抓住教学关键点 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时间:2022-09-30 04:03:01

抓住教学关键点 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摘 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领会教学要义、教学理念,紧扣课堂教学关键节点,设置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理念得以彰显教学目标得以实施,主体特性得以展示,教学效能得以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教学效能;策略运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新知、培养能力、展现风采的重要平台。教师教学效能、教学技能的高低,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有效途径进行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效能的衡量标准往往侧重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而忽视学生主体性和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当前,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纲要则将学生“主体特性彰显”“学习能力培养”等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追求目标。近年来,本人围绕有效性教学的目标,采用“化整为零,紧扣关键节点”的方法,对当前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活动进行了尝试和探索,现将教研心得进行如下阐述:

一、抓住新知导入环节,激发高中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

情感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学习新知、解决问题,需要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和坚定的学习信念作为“保障”,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是有效性教学活动的思想基础.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新知导入环节伊始,就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平等、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内在学习潜能能够得到激发,主动探知的欲望得到显著“释放”,从而带着“积极情感”开展新知学习或问题解答活动。

如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知,不妨创设如下教学情境:电视娱乐节目中,有一种有趣的猜数游戏:竞猜者如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某种商品的价格(或重量等),就可获得该件商品,现有一商品,价格在0元~8000元之间,老师问学生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猜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先猜4000元,如果老师说高了,学生则猜2000元,若老师说低了,学生就猜6000元,以此类推,最终总能猜出商品价格。这样,学生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原理就得到初步体验,内在探知的“渴望”得到“释然”,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新知教学活动中,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

二、抓住巩固练习环节,培养高中生有效问题解答的探究

能力

巩固练习是学生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以及方法要义,结合已有解题经验,进行问题分析、探索、解答的过程,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深层次、全面性掌握和理解。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显著地提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新知巩固与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把巩固练习问题解答的过程变为学习能力锻炼提升的过程,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行之有效、循序渐进的问题分析、小组探究,指导学生实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解答问题活动,逐步让学生领悟同类问题解答的方法、步骤和要领。

问题:已知函数f(x)=Asin(x+φ)(A>0,0

这是教师在“三角函数的性质”内容教学中,在巩固练习环节时所设置的一道典型数学问题。教师在讲解此问题时,可以采用“学生解题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小组交流等具体解答活动。学生在观察、分析条件的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解答时要运用 “三角函数的性质”内容,此时,教师适时向学生提出“通过学习,大家说说三角函数的性质有哪些?在该问题解答时,需要用到哪些性质?解答该问题时可以采用什么解题方法?”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活动,同学们明白:可以将函数能取得最大值看做是振幅,再把点M的坐标代入求φ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解题过程略)。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新知巩固与能力培养进行了有效结合,实现了学生既对新知内容及方法要义的有效掌握,又达到了学生探究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抓住反馈总结环节,培育高中生高效学习知识的严谨

意识

反馈总结环节,是学生暴露思路分析缺陷,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树立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反馈总结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能够对教学效能的深入推进和学习效能的显著提升起到助推和“优化”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反馈总结环节,设置具有矛盾性、探讨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问题解答过程多“思”、多“辩”、多“评”,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展示自身思维活动“轨迹”。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研讨,形成更加高效、更为便捷的解题思想和策略,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

如在教学“平面向量”一节课反馈总结环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解题实践的基础上,设置了“和a = (3,-4)平行的单位向量是什么?和a = (3,-4)垂直的单位向量是什么?”的问题,并展示出了学生解题答案为“(,-);(,)”。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辨析,学生在分析问题条件过程中,认为该问题解答过程中存在“漏解”的现象,其正确答案为“(,-)或(-,);(,)或(- ,- )”。这时,教师向学生指出,解答问题时,应该对符合问题条件的答案进行甄别,避免出现“漏解”或“多解”的现象。这样,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真审题缜密思考的习惯得到有效培养。

以上对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应用所作的阐述,是本人教学实践的点滴体会,如有不足,恳请同仁斧正。在此,期望广大同仁能够积极投身有效性教学实践活动中,为高中数学教学效能“质”的飞跃,贡献力量。

(江苏省如皋中学)

上一篇:联系生活,创意环保 下一篇: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