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

时间:2022-09-30 02:05:33

简议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

摘要:无论是合同欺诈还是合同诈骗罪都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件,在司法实践中,合同欺诈是非常常见的民事纠纷,而合同诈骗罪是很常见的刑事案件,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仍然有很多相异,这二者的区别决定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界定出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对于司法实践中的案件处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下文将重点分析二者的区别,以为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引导。

关键词:合同欺诈 合同诈骗罪 区别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在司法认定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许多合同诈骗的犯罪分子尽可能的用合同欺诈来规避刑事处罚,这根本就违背了惩治刑事犯罪的目的,不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本质上都是一种欺诈行为,只是二者在行为方式、危害程度以及主观故意内容不同等,因而分别触犯了《民法》和《刑法》,而分由民法和刑法来分别调整。对此,我们更有必要明确区分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为司法实践提供更明晰的指引。本文先从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字面涵义入手,再分析其法理方面的不同。

一、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相似之处

无论是合同欺诈还是合同诈骗罪都有欺骗的成分在里边。具体来说,主观上,行为人都是故意的,故意欺骗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客观上,通常都是发生在经济合同领域,并且存在相似的行为方式与手段,二者都发生了欺骗对方的行为;从法律规定来说,合同诈骗罪是更广义的欺诈行为,按照责任竞合的理论,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往往还要承担民事责任。

二、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分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尽管有着些许的相似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欺诈”与“诈骗”在字面意义上的区分

有学者理解欺诈和诈骗仅仅是在字面上的不同,二者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欺诈是对于行为结果的评价,而诈骗更倾向于描述行为的状态。还有学者认为,欺诈是在民事领域的,而诈骗是在刑事领域中惩罚犯罪的,笔者认为,学者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于欺诈和诈骗有些认识,但都没有从实质上进行分析。笔者将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是法理学层面的分析,欺诈更多的是在民事领域,是用来判断行为是否存在瑕疵,行为的效力如何的,而不强调行为人的主观目的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只是欲通过交易来实现经济目的;诈骗则更多的是体现在刑事领域,强调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其次,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法律领域有明显的区分。民事领域的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均使用了“欺诈”,没有使用“诈骗”;而在刑事领域中,虽然使用了“欺诈”、“诈骗”等词语,但是在对于非法占有类的罪名描述的过程中,适用的都是“诈骗”如票据诈骗罪、金融诈骗罪、诈骗罪等,而对于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罪名如,欺诈发行股票、债权罪等中用的就是“诈骗”。

(二)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在法理学层面的区分

关于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罪在法理学层面的区分:

1.主观目的不同

合同欺诈主要是在民事领域,虽然是故意而为之,与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处分财物,但是其不强调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在合同诈骗中,其主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最终是为了获得财物的价值。这才是区分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本质因素。总之在主观目的上就是“非法占有”的区别。但是究竟“非法占有”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呢,在学界意见也不统一。

但是目前的通说都引用了日本学者的观点,即“非法占有目的”是以排除权利人,将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并且遵循其经济用途进行利用的的目的。 在德国法律中也一样,把非法占有的目的总结为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排除意思,即通过自己的占有来排除他人占有或者破坏他人的占有关系。二是利用意思,即行为人欲替代权利人的地位,将财物作为自己的财务进行占有处分。这些解释对于我们理解非法占有的目的很有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非法占有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排除的意思,一个是利用的意思,二者缺一不可。

由此,笔者再来分析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在合同欺诈中,行为人仅是通过一定的欺骗行为方式,使对方履行合同从而获得合同利益,并没有直接获得对方的财物,不符合非法占有的两个要素。而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不是为了履行合同获利,而是通过虚假的合同或者虚假的担保等方式欺骗对方交付财物,直接是排除对方对财物的占有,并且自己进行利用处分,完全符合非法占有这一主关目的的解释。

2.故意的形态不同

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罪虽然在主观上都是故意的,但是故意的形态有不同之处。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排除他人对于财物的占有,最终对方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物是行为人积极追求的结果,不存在过失或者放任的心态,都是积极直接的故意。而对于合同欺诈,既包括直接的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直接故意例如故意告诉对方虚假的情况,欲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间接故意如在对方对于交易合同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有误解时,而不提示或说明,继续使对方存在错误的理解,最终实现合同的目的,这就是放任的表现。总而言之,也就是说在合同欺诈中既存在间接故意也存在直接故意,而在合同诈骗罪中只存在直接故意。

3.诈骗的对象不同

在合同诈骗罪中,诈骗的对象应该包括财物,但是对于包不包含财产性利益,在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有学者认为应该包括财产性利益,所谓财产性利益是指普通财产以外的无形的财产上的利益,既包括积极利益的增加(获得债权),也包括消极利益的减少(减少或者免除债务)。 有的学者就认为骗取财产性的利益也属于诈骗罪的对象,笔者不同意此观点,笔者认为合同诈骗罪的对象只能是普通的财物而不包含财产性利益,即便是认为财产性利益可以包含在财物之中,但是财产性利益中的消极利益(减少或者免除债务)不适合认定为合同诈骗罪的对象,因为合同诈骗罪要求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减少或者免除债务并不是非法占有所要求的排除他人的占有,而将财物据为己有的条件。

而在合同欺诈中,其对象既包含财物也包含财产性利益,如劳务或者服务等。例如,在货物运输合同中,行为人为了逃避运费,而“少报多运”,最终行为人应当支付的代价少于对方提供的运输服务,这就是典型的合同欺诈,并且其对象是服务。

4.客观的行为不同

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都是采取作为的方式,而合同欺诈除了作为之外还包括不作为,如故意不提示对方的认识错误,“将错就错”。除此之外,二者的履行能力也存在不同,在合同欺诈中,当事人是有履约能力的,只是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使对方履行合同,最终获得合同利益。而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会提供虚假担保或者很少部分的履行合同目的都是为了让对方履行合同,最终不是想获得合同利益,而是非法占有对方的财物,对于合同其根本没有履约能力或者没有履约的意思。但不是没有履约能力或者履约意思的都构成合同诈骗罪,只是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没有履约能力或者履约的意思,而骗取对方履行合同的,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履行能力或者不打算继续履行合同的,则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三、结语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存在着上述的众多不同,在司法实践中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认定:如行为人签约时的履约能力。如果行为人在签约时就不具有履约能力,而欲使对方履约,直接侵占对方财物的,当属于合同诈骗罪。行为人签订合同所采取的手段和欺诈的程度。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往往是通过虚构合同主体、虚构合同标的;提供虚假担保;少量的先行履行以骗取对方的履行等方式。还有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的实际履约表现等,都是可以作为判断二者需要考量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再兰.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辨析[J].法学之窗.2011(10):17.

[2] 韩璐.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2011(6):84.

[3] 梁啸.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界定[J].法制与社会.2011(10).

[4] 周祥.浅析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行为之认定[J].法制与经济.2011(3).

上一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辉南龙湾群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