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30 12:53:18

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摘 要: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流动性过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发现: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源头是由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内部源头是国内消费,储蓄投资失衡,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内外失衡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018-03

1 流动性过剩的含义及表现

狭义的流动性过剩,是指商业银行存款等负债持续增长,超过了维持必要流动性所需的资金,并因此承担了较高的资金成本,出现资金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实体经济过多、过量,积聚通货膨胀压力。用来衡量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指标有M2/GDP、银行存贷比、存差、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从以上指标看,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确实比较突出。

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是严重的。长期以来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GDP增长速度,经过长期积累,M2/GDP从2000年的1.36上涨到2006年的1.65,这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M2与GDP的比值上升表明大量货币注入到整个社会中。

存差方面,从1995年开始商业银行贷款转为存差厚,2000-2006年,商业银行贷款年均增速15.8%,比存款年均增速低3.6个百分点,与此相应,存差又2000年末的2.4万亿远扩大到2005年的9.2万亿元,2007年月末进一步扩大到11.8亿元。存差占款的比例由2000年末的20%到2007年7月末的32%。

此外,保持在高位的存款准备金率与低位的货币市场利率都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多,然而,流动性过剩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货币的供求的关系,以上指标大多反应的是货币供给方面,那货币需求方面又如何呢,有关学者通过建立货币需求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从2005年起我国流动性已经明显过剩。

2 流动性过剩的不利影响

2.1 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流动性过剩反映在银行层面就是存贷差的持续扩大。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315万亿元之多,超出贷款余额11万亿元,巨大的存贷差加大了银行的放贷压力,导致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的冲动加剧,进而增加了银行潜在坏账风险,影响中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2.2 加剧了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

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主体,其行为具有显著的信贷配给倾向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所带来的较高资本充足率的硬约束和市场竞争压力下,流动性过剩使得重视利润追求的银行体系的信贷配给特征更为明显。一方面,一些热门行业的大型企业面对相对廉价而又源源不断的信贷供给,盲目延伸产业链条,开展许多粗放式。多元化经营的重复建设导致了诸如汽车、房地产、建材、能源等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几乎被逐出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弱化了其“消费”和“传导消费”大型企业“中间产品”的能力。加之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过剩的产能必然要从国际市场寻求出路,这就促使外贸顺差扩大。外汇储备增长,从而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由流动性过剩、信贷配给、过度投资及产能过剩等因素促成的恶性循环。

2.3 促成并扩大股市资产泡沫,积聚通货膨胀压力

一般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充裕、流动性过剩将直接表现在价格水平的变化上。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财富分配不均还很严重,因此流动性过剩很难迅速通过高通胀的形式完全消化。加之资本天然逐利的本性,过剩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股票等资本市场,股指不断创出新高。在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股民容易依据炒作出来的高点位预测盲目跟风,从而推动资产泡沫的不断积累。而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将进一步加快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我国的速度,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股市的投机性风险。进入2007年,CPI涨幅明显,2007年1-7月CPI分别上涨3.3、3、3.4、4.4和5.6、6.5个百分点,通胀趋势值得关注。

3 流动性过剩的来源

流动性过剩表面上是银行资金来源超过其有效需求的一种金融现象,但究其来源,则是我国经济内外失衡在金融上的必然反映:外部失衡即国际收支长期巨额“双顺差”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造成基础货币投放和银行资金来源过多;内部失衡则是由于制度变迁导致的投资、消费、储蓄结构不协调。

3.1 外部失衡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造成了外汇储备的不断攀高,而由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导致的外汇占款增加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

在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下,我国给予出口企业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再加上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便形成了目前“中国制造”的局面,这就意味着持续的贸易顺差。此外,在全球普遍出现流动性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强烈升值预期的作用下,由资本逐利性推动的国际资本流入也是导致国内出现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小幅升值的趋势,这一改革在打通人民币继续升值通道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升值预期,而国家对外汇流动的实质控制在逐渐减弱,资金进出较以前更加便利,因此,国际市场上以实现套利为目的流动性资本便通过在华投资、股权收购等方式大量涌入,由此加大了我国的资本项目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而按我国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央行为收购外汇就不得不被动地发行大量基础货币。

3.2 内部失衡

主要是我国内部实体经济的不平衡、国内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资本与劳动分配结构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经济高储蓄、高投资、产能过剩和低消费并存的特点,这就导致了高放贷、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也就形成了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而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又转化为不断投放的基础货币,最终演化成实体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

(1)生产、积累与消费的不平衡。

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环节。要保证社会生产体系的健康运行,就必须保证生产与消费,积累与消费,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分配环节的平衡。

目前我国经济特点之一:低消费和高储蓄并存。高储蓄直接引发了银行的高放贷和企业的高投资,而高投资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了社会积累和社会再生产能力的过剩。过剩的生产能力和不足的国内消费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过剩产品的出口换汇,由此实体经济不平衡被顺其自然地货币化了,而流动性过剩正是其产物。

(2)分配结构的不平衡。

流动性过剩表现为储蓄率过高,消费率低下。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是导致消费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第一,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之间的分配失衡,从居民储蓄看,我国具有高储蓄传统,加之近几年为应付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变迁,居民储蓄倾向进一步提高,但是居民储蓄比重正在下降,居民总储蓄占国民总储蓄比重也在快速下降。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储蓄占比例正在快速上升。政府储蓄率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政府对生产和流通活动征收的税费增加;其二,政府对企业和居民征收的所得税增加。也就是说,政府收入占比在初次分配环节和再分配环节都是上升的,而政府的福利支出却没有相应增加。企业储蓄率上升反映企业利润率较高的事实,我国企业的高利润率并非来自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因其支付劳动报酬和利息费用的减少。政府部门的高储蓄是总储蓄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政府部门储蓄率不断走高的背后,是政府财政职能的错位。财政的经济建设职能仍然偏重,导致政府投资性资金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居高不下,而财政支出实际上应更多用在保证政府履职的合理经费、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公益视野等消费性公共财政指出上。因此政府部门储蓄率提高带来的储蓄率增长,实际上是政府财政支出职能错位造成的。

第二,储蓄存款在国民中的分配失衡。目前我国基尼系数接近0.5,而且贫富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分配的不平衡决定了低收入人群只能以基本消费为主,而中高收入群体更追求“钱生钱”的利润,因此每个收入群体的消费都难以提升。

4 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1)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央行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回收商业银行过多的流动性。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根据外汇占款增长和投资、信贷增速的变化情况,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加强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二是适时适度调整利率。一方面,防止更多套汇热钱的流入,需要提高人民币市场利率,与美元利率保持一定的利差空间;另一方面,抑制投资需求也需要提高人民币利率。还可以考虑实行结构性的利率政策,实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三是适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是加强窗口指导。促进金融机构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强化资本约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贷款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对贷款长期风险及时提出警示。

(2)调整对外政策,改善国际收支。针对巨额“双顺差”格局,要对出口导向,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以外汇管制的政策予以调整。由出口导向转向内需主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努力扩大内需;实行内外资统一政策,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国外直接投资可能获得的额外利润,对外资投资房地产严加控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由强制结汇向自愿结汇转变,进一步放宽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合法外汇帐户的限制;加大进口和“走出去”力度,将外汇储备转换成战略物资和技术储备;在目前人民币汇率稳定,以打破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消除投机空间。通过改革国内外汇交易市场、增加外汇交易主体、建立做市商制度、创新交易品种、探索做空机制等,鼓励商业银行等买卖外汇,鼓励藏汇于民,将流入的外汇分流到各个交易主体,减缓央行购入外汇增加基础货币供应的压力。

(3)促进消费、储蓄、投资平衡发展。从降低储蓄率、扩大消费的角度治理流动性过剩,关键在于扩大政府的消费,降低企业储蓄,提高居民收入。要积极推进政府由建设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转型,改变政府的支出结构,促使其将更多储蓄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用于全民医疗、全民教育、全民低保等社会公共产品的投放,将资本金变成消费资金,从而减少居民的预防性消费动机,提高居民消费信心。要继续改革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企业的利润分红机制,减少利润留成,加大分红比例,提高全体职工的最低收入水平,逐步治理资本与劳动分配比例失衡,从而增加居民的消费。

(4) 扩大金融市场对流动性的吸纳能力。应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多样化金融工具的供应,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融资机构和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推动居民资产结构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化解过剩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J].国际经济评论,2007,(07).

[2]胡国文,何明生.从宏观资金运动现状析流动性过剩[J].金融研究,2007,(12).

[3]孔艳丽,徐红芬,王桓.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时间,2007,(12).

[4]胡海鸥,张耿.对我国目前解决流动性过剩几种调控方式的反思[J].上海金融,2007,(03).

[5]李扬,殷剑峰.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J].中国金融,2007,(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对我国OTC市场建立的思考 下一篇:论企业财务战略与发展战略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