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面临困境

时间:2022-09-30 12:17:19

江苏省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面临困境

Difficulties i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Private Technology Enterprises

of Jiangsu Province

Lu Xiaomin;Xu Kairui;Zhu Tingting;Lv X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89,China)

摘要:江苏省民营企业经济取得了重大进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竞争实力持续增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大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有力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增长,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困境。

Abstract: Private enterprise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the profitability is growing fast,competitiveness is continued to improve. A number of large-scale, strength private enterprises rise rapidly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vince's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 创新 困境

Key words: private technology enterprises;innovation;dilemm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20-02

0引言

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国家自主创新最具活力的重要生力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力量。江苏省是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最活跃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江苏省技术创新中的一最具创新活力和实力的重要力量。

江苏省民营经济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增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和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为主要目标,全省民营企业已参与大部分国民经济产业,由原来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的第三产业和加工配套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型产业迅猛发展,经济结构渐趋合理;而且民营资本投资已从单纯的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的粗放型投资方式向以提高技术含量、跨行业投资为特点的集约型投资方式转变,促进民营企业自身的产业转型、产品更新、技术升级;民营企业在其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与闲难,再加上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问题甚至严重制约了江苏民营企业的发展。

1区域发展不平衡,苏南苏北差距仍较大

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苏州、南京、无锡。2009年,苏南五市私营企业达47.6万户,占全省私营企业总数的52.5%。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全省民营经济的注册资本金分布的非均衡性,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苏南地区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铁路等交通建设不够完善,中心城市优势不明显,经济网络没能有效建立,苏北地区还存在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支柱产业不够突出等产业结构方面。

2投资准入仍受到抑制,资金有限且融资困难

由于创新的风险性、复杂性、长期性与广泛性,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有大量的、稳定的、长期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根据创新过程的资金收益图(图1)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期是创新资金的投入期,收益几乎为零,而且断地增加资金投入。因而企业的资金实力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基础,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的成败。

2.1 融资渠道少、难度大江苏省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小规模、产品附加值低,资金十分有限的企业,因此银行就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我国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要靠银行贷款,但是我国的大多数银行一般不大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企业要求贷款的数额大,给中小企业贷款会大大增加银行的业务量和经营成本,往往得不偿失;第二,中小企业难以向银行提供贷款的担保,银行对他们缺乏信任,特别是那些国有大银行不愿意找这种麻烦。加之我国目前其他的融资渠道又较少,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就非常困难。

2.2 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投资路径不完善根据技术创新的特点,国外解决高技术企业创新资金来源的最好办法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依靠资本市场投资。但我国由于政策环境、退出机制等多方面影响,目前风险投资尚未很好发育与建立起来。虽在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广东深圳等地有少数的风险资金,但在这些地区也尚未真正挥风险资金作用。至于从资本市场直接上市融资,目前虽然口子已开,但民营科技企业能直接上市融资者机会很小,比例很低。目前到商业银行贷款,虽少数企业在解决“双担保”的前提下,能获得少量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但无法获得银行长期的稳定的中长期贷款;而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普遍要求的却是长期、稳定的资金流。

2.3 直接融资门槛高、竞争激烈在直接融资方面,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主板市场门槛太高,审批时间较长,创业板刚刚建立,竞争较为激烈。除了进入香港创业板市场,具有成长性的民营科技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在企业与风险投资公司的关系上,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偏好投资于规模较大、相对成熟并有赢利保障的企业。严重背离了其高风险、高网报,并投资于初创期企业的同有特征。

2.4 不平等的所有制待遇抑制民营经济发展不平等的所有制待遇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比较难。民营科技食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身积累和借贷,甚至有不少来自地下钱庄。据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满足率的调查,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民营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仪为6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属于最难获得贷款的氽业群体。随着银行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在银行采取“授信授权”的措施后,大部分县市银行没有太大的贷款权力,进一步增加了民营中小企的借款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3以外加工为主,技术创新后劲不足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少,发明专利不多,原始创新成果极少,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科技民营企业还缺乏更新换代的主导技术产品以及长期发展自有核心技术储备。如从专利技术看,近几年来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的专利数量虽然增长很快,但仍有70%以上企业没有发明专利,只有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他们所拥有的技术主要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二次”开发技术,其中绝大部分是模仿型技术,自主创新的程度较低。

3.1 发明专利少,创新性不足由于发明专利少,以及由发明专利所形成的产业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外国跨国公司手中,所以形成民营高科技企业其效益比较低,多数企业的平均利税率只为10%左右,其增加值率只有20%左右,甚至有段时间的利税率与增加值率还低于传统工业产业,其原因就是大部分利润被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赚走了,我国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只赚了点加工费。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老总们也曾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打工仔”,“主要是跨国公司(因技术从跨国公司来)和银行(贷款从银行来)打工的”。这种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不应该长期下去,关系到我国提高竞争能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2 金融危机下,民营企业生存更加困难在国际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紧缩的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中小企业生存陷入困境的呼声不绝于耳。“中小企业大量倒闭”、“出口订单锐减”类的报道屡见报端。

2005年开始,纺织品被动配额取消进入后配额时代。5年来江苏省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逾927亿美元,年均增长21.7%,稳居全国第三,出口价格稳步攀升,主要出口产品价格普遍有所提高。市场集中度调整一体化后,全省纺织服装出口呈现向欧美市场集中趋势,欧美市场份额接近40%。2007年,江苏省纺织服装经营主体达8000多家,出口250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超过国有、集体企业,占据内资企业半壁江山。然而,随着经融危机的到来,我国的外贸纺织业也受到了重创,很多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民营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牵连。

3.3 由制造转为创造仍旧很遥远目前民营企业仍主要集聚在传统的制造业、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一般性竞争领域,且规模性企业少,产业集聚度不够。不少民营企业仍从事附加值低、能耗高的行业,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企业发展能力不强,且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4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

科教优势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产学研各方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流不够,给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带来了障碍。二是产学研各方的合作观念存在差异。民营科技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属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项目和利益导向上往往差异较大。学校的研究人员往往偏向于有一定学术水平、有和J于评奖评职称的项目进行研究,但企业主要瞄准有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开发。这导致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市场需求难以推广,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洽谈会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企业的科技需求又难以得到满足。三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尽合理完善。由于产学研各方对技术价值的看法不同,各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调配,从而影响了合作的进程,有些甚至呙此终止了合作。

5企业孵化器功能不够完善

经过近2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尽管目前江苏省各类企业孵化器在数量上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5.1 在孵企业所需软服务有待提高目前,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在硬件上,如提供较为廉价的活动场地、物业管理和企业注册等一些较低层次的服务,而在孵企业所需要的软服务,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税收、法律咨询、人员培训以及知识产权等服务尚未引起重视。人才是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江苏省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问题,在企业兴起时,创业者大都是农民出身,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而且各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欠缺,企业发展靠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企业的管理完全是一种经验管理,谈不上科学的经营管理,更谈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且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因此企业留不住科技和专业人才。

5.2 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位不明确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也是制约其自身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在孵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速度的重要因索。与此同时,江苏省绝大多数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停留在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拨款或财政资助下维持运营的阶段。如何突破单一的产权模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尚在探索。在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为企业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同时为围外科技企业进入创造条件等方面更是尚未起步。另外为在孵企业提供的融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在孵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困扰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的瓶颈――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探求解决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与孵化器结合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章莉莉.江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7.

[2]闫煜.江苏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特色和建议[J].才智,2011,07.

上一篇:体院学生对于排球理论CAI教学中媒体形式的 下一篇:“以学生为中心”的高师数学专业学业导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