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9-29 11:40:4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

(安徽新华学院教务处 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所努力的方向,对于基础会计教学来说也同样需要对传统教学予以改革创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己任,培养出符合时展的新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与探索,希望可以为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础会计教学 教学改革探索

一、高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同样具备强大的会计实务以及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以及良好的个人素养和职业操守灵活面对各种专业问题以及突发问题。但是,根据研究显示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虽有变革,不过依旧遵循原有的教育制度,以教师教授课程为中心,缺乏学生实践操作的锻炼,将会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实际掌握的专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更甚者部分毕业生难以胜任财经岗位,教需脱节的问题显得尤为严重,高校内会计专业学生仅仅重视学习会计理论,而轻实务,阻碍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基础会计教学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对高校内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规划管理,根据当前社会以及财经行业发展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真假钞的识别、点钞技能的培养、票据填写、珠算等基本的会计职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整体的课程内容设置应该紧扣社会的发展脉搏,同时应该时刻把握国家政策以及有关会计专业法律的制定和改革,并据此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修改,增强高校内会计课程的时效性,保障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财经行业就业,并能够将所学的会计专业理论进行合理的运用,避免高校内教学出现任务化的现象,将教学作为一种敷衍,没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是一种缺乏教师职业素养的典型表现,应严重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通过教师的专业教授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行承接。

(二)课程标准方面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内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将教学重点由传统的理论转移到社会岗位较看重的实际操作上,重点突出岗位群的培养,将出纳与会计岗位进行了有效的结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重新规划,将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高校内培养应用技术性会计人才的进度,合理分配会计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各大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方面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加强校内外的教学实践,增强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学生课程外的实务操作训练的目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带领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进行现场实地教学,通过对课堂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合理利用,让学生能够对会计专业的实际操作进行了解熟悉,并通过教师将理论与眼前的实际财务工作进行结合讲授,使学生能够对财经岗位有直观的认识,教师现场的指导讲解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另外,还可以在期末特别设置两周的实践周,让学生通过将学习的理论实践在工作过程中,满足当今社会对当代毕业生的需求,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断优化完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其次,能够使学生对会计出纳工作的实际操作有直观感性的认知,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实际工作岗位中,通过对会计岗位的亲身体验,能够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熟悉一些会计业务技能,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实现零培训就业的目标。充分发挥和企业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课堂理解率,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授课规划,能够将会计实际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四)教材编撰方面

目前国内高校在基础会计教学课程中重会计,轻出纳,甚至大部分会计教材中极少涉及有关出纳岗位的专业知识,因此,应该要求教材撰方将社会中真实的工作岗位任务和行业业务资料数据编入教材,为教学内容提供真实有效的岗位数据,同合作企业共同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材料,并通过科学的设计将出纳和会计行业进行合理的内容分配,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规划,通过新教材的编写将会计专业的教、学、练进行有机的结合,科学分配,使会计专业理论与实际岗位实践进行融合。

(五)教学方法方面

在培养应用技术性会计专业人才过程中,要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改良和优化,在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充分理解学习内容为主,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和毕业竞争能力。合理规划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可以包括教学课件演示、课堂现场操作、同学之间讨论、教师解答学生疑惑等环节。可以通过分组角色扮演方法,真实模拟实际岗位分工,通过这种岗位分配让学生体验相关角色的实际工作内容,独立完成分配的岗位实训内容。情景教学法也是一个提高学生认知度不错选择,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工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模拟企业工作式的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统一。课堂讨论法是采用以学生为主而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在阐述观点时,独立分析问题,并且找出问题答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借助实物进行演示教学,能够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舒缓的自然过渡,实现教、学、练一体化,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可以采用科技手段作为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视频演示教学,通过课件、音频、视频等方式对抽象性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直观的接触了解所学专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开展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教师从外部环境的现实需要出发,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力争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知识,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重要人才。

参考文献:

[1]姜英华. 以会计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的金融会计课程教学改革[J]. 商业会计,2016,(24).

[2]李天霞,谭晖,易亮. 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会计分岗进阶式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交际,2016,(13).

上一篇:PLC、电子尺在扣压机上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数学统计观念的培养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