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生存中的生态意识

时间:2022-09-29 10:55:38

苗族生存中的生态意识

王卡有许多国家保护植物,当地苗族群众一直保留着崇拜枫香、榉木(鸡血榔)等树木的习俗,并形成了一套祭祀仪式,客观上对保护这些树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打造生态环境的经验传承

王卡村属福泉市仙桥乡,在福泉市西北部,距福泉城区约60公里,是一个山高路险、崎岖难行、树木葱郁的地方。全村面积68.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5亩,其中田654亩,土1951亩,森林覆盖率68%。

在王卡,村寨都分布于半山坡,耕地环绕,常绿阔叶林镶嵌其中,林木以枫香树、青树、香樟树等为主,也有梨子、桃子、李子、柿子、柑橘、葡萄等果木,另外还可见野生核桃、桑树等。在河谷和山林中有大片竹林,房屋周围也有零星分布。在各个自然寨之间除耕地外,广大地域被常绿的原始次生林或石灰岩灌木草丛覆盖。在半山坡或山顶台地,海拔1100―1200米的地方,通常是大片的草地,随处可见退耕还林栽种的杉树。

王卡村平均海拔1000米,山高水低,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耕地中水稻种植面积占25%,包谷占51%,生姜占20%,红薯、土豆等杂粮占4%。在包谷地中都套种有黄豆、蔬菜,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使作物之间的肥料互输,非常利于作物的生长。

过去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小米、高粱、红稗、荞麦、香麦(燕麦)等,现在已见不到。虽然山高坡陡土地瘠薄,但当地苗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利用不同的土地、栽种不同的庄稼、获得最好的收成的经验。如小米根浅,适合种在岩山土层薄而温度较高的地方;荞麦选择土层厚地方,而且它对阳光的要求较小,可以选在山坡的背阴地;高粱的栽种地土层可以较贫瘠,但需在土层厚、岩石少的地方,且高粱对光照要求高,需向阳颗粒才能饱满,二月种,五月、七月、九月可收三茬,其中,第二季的质量最好,第三季次之。王卡村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种植洋芋,70年代以后就有较多人家陆续种植,虽品种不多,但洋芋从冬月间开始到二月都可栽种,用农家肥。由于土地全在山上,土层较瘠薄,当地通常采用抛荒或轮作的方式来积累土壤肥力,针对不同的作物选择不同的抛荒时间,或轮作其他作物。如荞麦种植后第二年改种油菜,种植小米后的土地需要3到5年后才复种。

古歌记录了伴随苗族的生态文化

罗]等人收集整理的川黔滇方言洛北河次方言(即包括了王卡苗族)的《苗族古歌》,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保留了苗族的历史文化。其中“创世之处,万物生成史话”章节中唱道:

“……造太阳月亮,才制十二个雷神,……才造太阳月亮,才造碧蓝的天空,…… 才造河水滚滚……才造泥土石沙…… 造石岩石壁,石洞岩孔,来当山坡山岭……才造柏杨树,它来得早,它植根山冲两旁,青它来得晚,它扎根陡坡,才造峡谷杉木,陡坡的青,才制青藤茅藤……才造满山茅草……才造巴芒茅草,来做山坡山岭,它的皮和它的毛,造岭连着岭,造坡连着坡,才造浸水沼泽,才造饮用水源,洗浴的水,流水潺潺,…… 才造虾蟹鱼蛙……才造青山碧绿,森林茂密,才造青鸡血榔,枝桠想抱,根须相缠,树尖相绕……才造野兽野物,去坐深山森林,山坡山岗,才造小鸟画眉,小雀黄鹂,去站在树巅吟调,茂密处歌唱,造蟋蟀傍冲,蜜蜂成群,造完造全,造周造到。”

这首古歌叙述了当地苗族群众对自然界中的天、地、山、水、植物、动物的认识,通过这首古歌,我们可以了解王卡苗族的居住环境:在山岭相连的地方森林茂密,在山冲两旁最早有白杨树,在地势较陡峭的山坡则是青林,此外还有各种藤本植物如青藤、茅藤,还有大量的巴芒茅草,以及高大的青和榉木树(俗称“鸡血榔”);山谷中流水潺潺,有虾蟹鱼蛙;树枝上有画眉、黄鹂等歌唱;山林中有蜜蜂、蟋蟀等动物,与我们今天看到树木葱郁,潺潺小溪清澈见底的景象基本一致。这些口述的记忆,成为我们研究当地苗族群众生活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依据。而今天王卡的生态环境又佐证了这些通过口传的古歌的历史价值和真实性。

苗族古歌中的“祖先起源”唱道:”姑女姑妙,她坐在那边,她住在那边,她用几墩来编成房屋,铁蓝来编人,人上坡不弯腰杆,下坡不弯脚跟,做不够吃,做不够用,她编得不好 ,”于是,又“用几墩来编人,各狼来编房”,“用阿红来编龙”,后来就生活其乐融融了,其中,“几墩”、“铁蓝”、“各狼”、“阿红”都是植物名,可见多种植物对当地苗族群众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苗族古歌中的“祖先迁徙”记述,在某地“一直住到土壤贫瘠,水源枯竭,禾稻,没有水吃,坡没有柴烧,做来不够吃,做来不够用,才来纷纷协商……他们搬到了那边,他们迁到了那边……用阿沙阿桑,来做房子仓库的柱子。” 阿沙阿桑也是一种大树,而每到一处,“去栽枫香鸡血榔岩青等树,去建造宽敞高大的好房。”从这首古歌可以看到,由于在喀斯特石山中刀耕火种的粗放农耕方式,随着土地肥力的下降,人口的增加,水源枯竭,不得不进行迁徙,每到一处栽种枫香、鸡血榔、岩青等树,当地苗族认为枫香是苗家的标志。在王卡,今天仍能看到几百年的枫香古树树苍翠葱郁。据说上世纪80年代公路修通以前,青成林,在大量砍伐后,通过近年来的退耕还林,有所恢复,但树子都不大。

苗族神树崇拜中的生态观

王卡有许多国家保护植物,当地苗族群众一直保留着崇拜枫香、榉木(鸡血榔)等树木的习俗,并形成了一套祭祀仪式,客观上对保护这些树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花涯寨内至今保存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榉木树(俗称“鸡血榔”),树高大约50米,树径大约1米,树干发达,枝叶茂盛,树龄估计至少500年,福泉市政府已挂牌保护。

新寨组内至今保存着上百年的枫香树4棵,榉木2棵,香樟1棵,最大的榉木树树干发达,需3人方能合围,枝叶茂盛。这些树同样已被福泉市政府挂牌保护。在枫香树下还建有一个山王庙。

头寨组有一棵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树,树高约10米,树径约80厘米,树干不发达,枝叶稀少;银杏生长极慢且生命力顽强,这样古稀的银杏,树龄在千年以上。

村寨的枫香树、榉木、香樟等大树都是本寨的神树,当地人认为枫香是苗家的标志,有枫香的地方就有苗家。因此,每到一处,“去栽枫香鸡血榔岩青等树,去建造宽敞高大的好房。”对于枫香、榉木(鸡血榔)的认可和保护,每到一处,必栽种和保留,并视之为神树,对它进行祭拜。在王卡,香樟、榉木、柏树、枫香等神树不但不能砍,而且也不能修枝剪叶,即使落下的枯树枝也不能捡来当柴烧,如有违反,他们认为会对子孙不利,并对违反人进行钱物惩罚。

每年农历三月三,要到神树下和土地庙处杀鸡杀猪祭祀山神和土地神,祈祷山神保佑全村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祭祀活动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即寨老)主持,寨老带领村民对山神和土地神进行祭拜。

原先每到年三十,每户人家要准备香蜡、纸烛、酒肉、炮仗等到神树下进行拜祭,先拜神树,再拜祖宗,祭祀完放炮仗后才吃饭,这个习俗保留到上世纪80年代。现在虽然不兴了,但如家里有小孩哭闹不健康,也用香、纸、鸡等祭品到神树下进行拜祭,杀鸡后用鸡血鸡毛抹放在树杆上,请求神树作“保爷”。仪式后用饭喂小孩,祈求大树能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作者系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一篇:文化产业众筹模式发展和创新 下一篇:省直管县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