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及备考建议

时间:2022-09-29 10:25:31

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及备考建议

除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等少数省市外,2016年高考大多数省市采用了全国卷。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在师生中的印象是:太难!近年来,使用全国卷的师生怨声载道,但命题者熟视无睹、一意孤行,给人“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新使用全国卷省市的师生,更是心中无底,可以说,不少师生在患得患失中迎来了今年高考。6月8号,她的神秘面纱被揭开,高三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表达了共同的感受:今年全国卷改变了过去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的面孔,变得和蔼可亲了,开始“接地气”了,与前几年相比真是判若两“卷”。我反复研究了今年的全国卷,发现命题人有意降低难度,试题没有生僻难懂的文字,也没有晦涩拗口的材料,这大概是因为新使用全国卷的省市较多,命题人希望实现平稳过渡,但富有个性、凸显学科特点及要求没有变,一些新的信息和命题思路也显露出来。因此,特撰写本文,供2017年使用全国卷的师生参考。

一、2016年全国卷的特点

1.着重考查对主干知识、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试题的切入角度虽具有多样性,但考查的落脚点都是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全国Ⅰ卷选择题考查了儒学、宋明中央集权、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马歇尔计划;全国Ⅱ卷考查了古代文字、科举制、列强侵略、“一五”计划、工业革命的影响;全国Ⅲ卷考查了汉代中央集权、明代江南经济、诗界革命、法国政体等,这些都是主干知识,且被反复考过。全国卷多从背景、影响、知识拓展等角度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度考查。材料解析题涉及的明清经济、启蒙思想、近代中国经济等,也都是学生熟知的主干知识。同时,注重考查学科知识体系,如全国Ⅰ卷第40题的清代和近代人口问题、全国Ⅱ卷第40题的世界人口迁移和中国历代移民问题、全国Ⅲ卷第40题的中外社会救济和福利制度问题等,突出考查了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试题注重考查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对中学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体现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一点四面”

教育部早就透露,今后高考命题要围绕“一点四面”展开。“一点”即立德树人,“四面”指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围绕“一点”命题属于对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紧紧抓住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和核心,三套全国卷基本围绕这一要求选择、组织材料和设计问题,传递正能量。关于“四面”的体现,下面举例说明:全国Ⅰ卷第34题通过对国际组织出现原因的分析,渗透了发展中国家对公平正义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全国Ⅰ卷第32题通过德国文学家歌德关于罗马法的比喻,渗透了近代法治观念;全国Ⅰ卷第1题通过对“五经”为何不包含《论语》的合理解释,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准确理解和掌握。至于对创新能力的考查,更是每套试卷的主旋律。不少老师认为今年全国卷不难,考生也有同感,可是一核对答案就“懵”了!的确,阅读面广、知识学得活、善于独立思考的考生觉得试题并不难;死读书、不能变通的考生就觉得“栽”了!

3.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科素养的考查

如果说前几年高考命题先后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的话,可以说近两年的高考命题已经发展为素养立意。什么是历史学科素养?通俗地说,就是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讲,历史学科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从上表可知,今年全国卷较全面地落实了对历史学科素B的考查,素养立意的命题思路渐趋成熟。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素养的是第41题,这道近乎考查史学研究能力的题目,全面考查了历史学科的学术素养。今年全国Ⅰ卷的“制度构想”题、全国Ⅱ卷的“玄奘和鉴真出游”题、全国Ⅲ卷的“自开商埠”题,沿袭了往年的开放特色,改变了设问形式和答题要求,调整了评分标准,要求考生根据已有信息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合适的角度,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进行阐释与论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鼓励考生有创见地答题,有利于考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得更加充分。

4.史学研究方法被引入高考试题的命制

十年前,史观被引入高考试题,拓宽了高考命题的思路,产生了不少经典试题,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但时间长了,命题人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人们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进一步拓宽命题思路,将史学研究方法引入高考试题的命制,也在意料之中。从今年的全国卷看,不管是在选择题,还是在材料解析题中,史学研究方法多次出现。例如,全国Ⅰ卷第27题通过明初与明中叶变化的比较得出结论,且变化与结论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故本题涉及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全国Ⅰ卷第31题通过具体数据变化的比较,推出当时的外交背景,涉及计量史学法和对比分析法;全国Ⅱ卷第33题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涉及定量史学法和对比分析法。

示例1 (全国Ⅱ卷文综第33题)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城市环境恶化,而当时的工业生产并不重视工人的工作环境,所以当时英国人口的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A项正确;化学工业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与题干的时间信息矛盾,B项错误;C、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均错误。

【答案】A

全国卷文综的第40题,如全国Ⅰ卷的人口压力题、全国Ⅱ卷的中外人口迁移题、全国Ⅲ卷的中外救济及福利制度题等,是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的统一与融合,从史观来讲,主要是社会史观的运用,从史学研究方法来讲,涉及对比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计量史学法、定量史学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为什么史学研究方法会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冯一下教授认为:“方法类试题大量涌现是由历史课程和历史高考的方法目标决定的。其次,这是史学界的‘方法热’在高考历史命题中的反映。再次,这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命题者‘反猜题’的战术需要。”(冯一下《略谈方法类题目的涌现及其影响》)

5.呈现鲜明的时代气息,注重对现代公民素养的考查

突出时代主题,隐性呈现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形势、社会热点、国家大事,进而学以致用,一直是文科综合试题倡导的命题思路。今年全国卷体现的时代主题非常明显。例如,全国Ⅱ卷第27题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祖、血浓于水这一热点主题;全国Ⅰ卷第40题通过人口迁移,回应了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和人口红利这一热点问题;全国Ⅱ卷第41题的玄奘和鉴真出游题,回应了“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全国Ⅲ卷第40题关注社会救济和福利制度,直接体现了解决社会贫困的世界性问题;全国Ⅱ卷第45题的清政府军事改革题,回应了当前军事改革这一热点问题;全国Ⅰ卷第47题的关于越南战争题,折射了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这一热点。以上这些试题都突出了时代主题,引领考生把握时代脉搏,彰显了人文学科的特点,让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特有的“史鉴”功能。

在彰显时代气息的同时,全国卷还有一大特点,即注重对现代公民素养的考查。什么是现代公民素养?就是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等。

示例2 (全国Ⅰ卷文综第34题)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表中国际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发展中国家,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末快速发展起来的,C项错误;材料中各个组织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D项错误。

【答案】B

发展中国家建立这些国际组织的目的在于打破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国际视野。

此外,全国Ⅱ卷第25题通过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的比较,凸显了公平与进步这一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全国Ⅰ卷第46题考查英国议会的咨询制度,突出了社会责任感;全国Ⅱ卷第47题通过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突出了和平意识等。

二、2017年高考备考建议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平时的备考犹如练兵,练兵得当才会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今年全国卷的特点及高考的要求,建议如下:

第一,把历史学科素养培养作为核心推进策略

素养立意是全国卷命题的基本思路。因此,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知识教学与能力、素养培养的关系。在过去的备考中,很多学校特别强调教学进度,要求尽快结束新课,强调多轮复习。这种备考策略在知识立意时代是有效的,但在素养立意的高考模式下基本无效,因为素养立意是考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及技能,并运用学科知识及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优先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不要一味赶进度,不要一讲到底,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充分表达。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在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分析问题时的师生互动、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宁可牺牲进度,也不要牺牲“效度”。不要让学生死记现存的结论,而应提供相应的史料,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享受得出结论的过程。当然,史料应少而精,一堂课2~3条足矣,关键是阅读到位、理解到位、解释到位、分析到位。

第二,将教材当“学材”,史料教学“就地取材”

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时兴“用教材教”。可是据我所知,教师虽在思想上能认识到教材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但在行动上仍然摆脱不了“教教材”的传统做法,也就是说,中学教学现状远远落后于高考命题的改革。要真正适应新高考,只有改革自己的课堂,加强史料教学。这既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是由历史学科特点决定的。史料何来?我赞成江西九江一中周明学老师的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实物图片、地图、引文资料、表格等现有素材,根据这些“教材史料”,创设新情境,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回答。“教材史料”经过专家们的精心选择,有一定的代表性,“就地取材”一则使教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材真正变成了“学材”;二则可节省教师的精力;三则可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对教材创造性地利用。可谓“一举三得”!对高考试题的解读流行一句话――“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意思是说,高考试题不会来自教材(特别是全国卷),但只要搞通了教材,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我在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时发现,全国Ⅰ卷第25题中的图片来自人民版必修二第10页“山东滕州宏道院出土的汉画像石”一图,其答案也来自教材的叙述。

(图2是今年全国Ⅰ卷第25题图,该题参考答案是D项,即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惊人地相似,高考命题人不可能不知道教材上有这一内容,其中命题人之一朱汉国,就是这个教材的主编,这或许是一种暗示:高考试题也可能来自教材内,我们反对“以本为本”,但忽视教材的做法同样不可取。

第三,注重阅读,突破思维定式

“老师教的基本没考,高考考的老师基本没教。”这是很多考生走出考龊蟮南汾屎臀弈巍K淙蝗国卷命题依托的是主干知识,但是考查的落脚点往往出乎师生的意料。例如,全国Ⅰ卷第24题对《论语》不在“五经”之中的合理解释等题,在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考查学生思维的层次及变通能力,若遵循“背景、过程、结果、影响”这样僵化的思维模式,是无法解决这类试题的。解决的途径是:多阅读、多思考、多总结。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多读一些经典著作,多探索一些历史的真相,少一些盲从。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史料,少一些泛泛而谈,少一些僵化的灌输。做题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术。

第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英国学者卡尔讲过:“历史是过去和现实永无休止的对话。”意大利学者克罗齐也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们都强调历史对现实的功能。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都告诉我们:历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全国卷的历史试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启示我们:要适应今天的高考,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多观察、多思考,努力完成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五,渗透通史体例,形成知识体系

今年高考全国卷出现大量考查阶段特征的试题,如全国Ⅰ卷第28题19世纪中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第31题1965年贸易变化的外交背景、第33题18世纪初英国的政党政治,全国Ⅱ卷第30题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第32题雅典民主政治、第34题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等。第40题全国Ⅰ卷的人口膨胀压力题、全国Ⅱ卷的人口迁移题、全国Ⅲ卷的社会福利题等,考查的都是知识体系。而我们的教材是按专题呈现的,将完整的历史概念搞得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完整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渗透通史体例,尽量让学生形成完整准确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这样,学生才会成为高考的胜利者!

此外,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史观特别是历史研究方法,也是2016年高考全国卷给我们的启示。

上一篇: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解题攻略 下一篇:Sandwich教学法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