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Ⅰ

时间:2022-08-20 03:41:37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等党政军领导人迅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

十多万、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迅速进入灾区,港台救援队和国际救援队飞抵灾区。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灾区。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一位中学教师趴在讲台上用生命保护了下面的四个学生。一位失去15个亲人的县民政局局长连续指挥救灾五天只睡了七个小时。幸存者的生还奇迹在不断突破,100小时、150小时、196小时……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播报。19日14时28分举国哀悼。

一样的爱心,不一样的表达,捐款、献血、义演、关注……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静静的岷江

“昨天是母亲节,孩子买的康乃馨还在桌子上开着,但今天,孩子却不在了……”

我躺在床上,回想起那位来自灾区的母亲的话,泣不成声。在这个微凉的五月的夜里,我的眼前和心中都是一片黑暗。

8.0级的强烈地震,我在地图上找到了震源的确切位置,就在都江堰的附近,岷江的江畔。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却仿佛听见了那里传来的哭声、呼救声、声,看见了岷江在静静地流泪。

地震裂度如此之大,波及范围如此之广。房屋倒塌、山体滑坡、交通堵塞,成千上万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一串悲伤的数字。我第一次如此真切且强烈地感受到灾难来临时的恐惧。我不知道灾区的人们是否也像我一样,惊慌,恐惧,甚至绝望。所以,我想做点什么,随便什么,只要能给他们送去哪怕一丝一毫的安慰。可是,我能做什么?或许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们无法挽回那些逝去的生命,也不能抵达灾区参与救援,但努力地学习,也是对灾区的支持。

生命原来是那么轻,倏忽逝去,了然无声。可是,生命又是那么重,久久地停留在我心里,重重地下坠,逼出我的眼泪。我流着泪祈祷,为那些逝去的生命,愿他们在天堂中能够安息。

“生命诚可贵”。我们面对灾难时的恐惧,面对挫折时的奋起,应该都是因为我们热爱生命吧。因为热爱,便不舍得放弃;因为热爱,更要努力经营。人的生死,或许由不得自己支配,就如那静静的岷江,此刻不得不含泪流淌。但这,本也是自然的规律。灾难突如其来地降临,幸福措手不及地坠落,生命如流星划过,了无痕迹。但生命总在继续,生活永无尽头,就像那岷江的水,流不尽……他们走了,带着我们的悲痛和眼泪;而幸运的我们,应更好地珍惜自己。

漆黑的夜色慢慢渗入静静的岷江。明天,当朝露凝在月季花新生的花瓣上时,我希望看见,岷江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七彩的光芒。明天的明天,我们已经从大地的颤抖中站起,向那在地震中消失的几万个生命长长鞠上一躬,再沿着撒满阳光的路继续前行……

点评:

开篇新颖,由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的话,自然引发自己的感悟。

交待震源的位置,回扣题目。

语言颇具感染力。

由灾难引发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心。

感情真挚自然。

感悟深刻而富有哲理。

巧用对比,点明题旨。

语言优美而形象。

紧扣题目,总结全文。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抒情散文。文章关注了地震中逝去的生命,表达了悲痛之情,抒发了独特感悟――“幸运的我们,应更好地珍惜自己”。考生巧妙地以题目“静静的岷江”为线索,将文章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句式整散错落,显示出考生较强的写作能力。

(曹保顺评析)

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每当这雄健的旋律响起,我的内心就会满满地 〔删去“满满地〕 洋溢 〔“洋溢”改为“充溢”〕 着激情与希望,全身就充满力量,似乎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我一直以为自己听懂了这首歌,然而,面对灾区的人民,我迷茫了,原来我一直不懂他 〔它〕 的内涵。汶川地震发生后我才明白,他 〔它〕 承载了多少沉重与无奈,包含了多少勇气与信念。

放眼望去,满目的残塬〔垣〕断壁,这真的是自己的家园吗?难道一切就这样结束了吗?痛苦、悲伤、彷徨,但是阳光总会在风雨后,坚强的四川人民决定从头再来,正如32年前的唐山人民一样。

然而,从头再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做起来谈何容易。几世几代,苦心经营,其中凝聚的血和泪岂是几句话就能说清道明的。房屋的崩 〔坍〕 塌,亲人的离逝……活下来的人要经受精神、物质的双重打击,还要承受最艰巨的灾后重建任务。这是何等 (艰巨) 的挑战啊!我想,若推人至己,恐怕我早已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最近,从广播中收听了记者对一位来石家庄就医的四川同胞的采访。他是个中年男人,声音中透露着自信与刚强。十年前,洪水吞噬了他的家园;七年前,疾病带走了他的父母;五年前,(他) 唯一的女儿患上了白血病;两年前,他自己出了车祸……他历数着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却平淡地像在讲述别人的事。当记者问他下一步打算怎么办,他依然平静地说:“养好病,回家,从头再来。”

我静静地听着,表情是平静的,眼神却如冻结了一般,久久地沉浸在惊诧之中 〔 “表情是平静的,眼神却如冻结了一般,久久地沉浸在惊诧之中”改为“内心非常惊诧,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人竟然可以如此坚强,人的极限究竟在哪里?我不得不敬佩那位叔叔,他值得我敬佩,值得让我仰望。也许 〔“也许”改为“曾经我以为”〕 云的确 〔删去“的确”〕 是最高的山峰,只能用眼睛去攀登,然而现在我知道,人的信念才是最高的山峰,因为他 〔它〕 不是人人都能看的 〔得〕 见的,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

从头再来,四川人民需要的不是同情,是援助;不是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语,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是彷徨迷茫,而是坚定的信念、冲天的豪气。

至此我想我还是不理解那首歌的含意,除非我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当中,付出我的汗水与泪水,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否则,一切为空。

点评:

歌词开篇,紧扣题目。

语言不够通顺。

对歌曲的理解不准确。

抒发感悟,回扣题目。

写出了“从头再来”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但心态不够积极健康。

事例比较典型。

用词不当,且语意前后矛盾。

论述坚强与信念,偏离了题意。

语言富有气势。

结尾表意不明。

2008年

全国卷Ⅰ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给材料作文题。题目所给的材料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信息,这就决定了作文立意的多角度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由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展开联想,可以就如何面对灾难展开论述。二、由“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这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突发灾难时的重要指导思想,可以引出“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论题。三、由积极有效的救援,媒体的热切关注,举国哀悼可以联想到民族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心”等话题。四、对于灾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可以从歌颂和赞美崇高的职业道德,舍生忘死、先人后己的崇高品德等方面立意。虽然立意的角度比较多,但要写出个人独特的感悟,还需找到小的切入点,融入真情实感,避免说空话、套话。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都可以。

整体评价:

文章写出了考生在地震灾难发生后的真实感受,基本符合题意。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一、中心不太明确。题目是《从头再来》,主体内容却并没有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而是论述了坚强和信念的重要性。二、情感不够健康。面对巨大的灾难,考生表现出的是畏惧与无法承受的悲观情绪。三、认识不够客观。对于歌曲的理解不够准确,且前后矛盾;结尾处,意思表达不明确。

(曹保顺评析)

上一篇:结构清晰理自明 下一篇:高考作文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