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相处时的三种角色

时间:2022-09-29 10:16:13

我们常常以成人的是非观来审视孩子的行为,并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孩子制定自认为合理的规定,却不知这样做早已给孩子和自己之间形成了无形的屏障,也致使孩子变得叛逆、变得孤僻。其实孩子是有想法、有困惑的,或许有时不合常理,或许有时异想天开,但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世界才显得那么多彩多姿!他们有权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成人是平等的。我们为何一定要做压制者呢?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经常思考应该以怎样的角色和孩子相处。现在上大班的女儿既是我的孩子也是我的教育对象之一,通过对女儿的一些成长观察和教育实践之后,我体会到关注、理解、包容帮助我明确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做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一、关注孩子,做倾听者

女儿爱生气,刚开始我不当回事,有时干脆就呵斥几句罢了,总觉得小孩子发点脾气无所谓。但后来我发现女儿生气的频率高了,一天好几回,我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休息日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拿了一本图书给女儿看,然后我看电视,先生上网看电子书。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扔下书撅起了嘴哼哼着,这次我没有不理会而是把女儿拉到身边轻声询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吃饭没吃饱啊?”女儿见我态度和往常不一样马上说到:“你和爸爸总是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看电脑,都不陪我!”听了女儿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早就注意到到了我们的行为而且心生不满了,但又不说出来,就通过生气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平时我们都不以为然。因为这次我关注了她,所以她说出了心中的想法,我顿时对女儿心生愧疚,拿过图书对她说:“妈妈和你一起看图书吧。”女儿听了高兴地点点头,边翻书边滔滔不绝地讲着上面的图画情节。我才发现原来女儿已经能看懂很多儿童故事了,而且讲得是那么生动。后来我和先生总是轮流陪她,陪她画画,听她说:“我画的是全家福。”陪她做运动,听她说:“和爸爸学青蛙跳真好玩。”女儿生气的次数少了,笑的次数多了,说的话多了,因为我们学会关注她,做她的倾听者了。关注孩子,才能了解孩子;倾听孩子,才能走近孩子。

二、理解孩子,做支持者

女儿外表柔弱,内心强悍,很多时候爱做主。选衣服自己做主,她说因为那样配起来才好看;选图书自己做主,她说上面的图画真搞笑;交朋友自己做主,她说晨晨是个听话孩子,在班上还叫她姐姐。我很支持她,因为我知道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观、情感观和是非观。

有一次幼儿园开例会我回来晚了一点,家人已经吃过晚饭。我刚到家女儿跑过来附在耳边说:“妈妈,今天爸爸边吃饭边看手机,这样做是不对的。我把他的手机藏起来了,我要惩罚他。”看着女儿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立即表态:“对,要惩罚!”平时我经常教育她吃饭要专心,对身体才好,没想到现在把爸爸作为教育对象了。一会儿便听见先生叫起来:“谁看见我的手机了?”我心中暗自偷笑,走过去若有其事地对他说:“你的手机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快想想你今晚有没有犯什么错误啊?”先生立刻领悟了我的意思,低着头说:“我吃饭时边吃边拿手机看书了。”我接着说:“这样做对吗?”先生说:“不对不对,以后不了。”我回头看看一脸严肃的女儿说:“爸爸承认错误了,你看能不能原谅一次呢?”女儿点点头说:“好吧,就一次啊!”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对爸爸说:“爸爸边吃边看手机不行啊,吃下去的饭没营养!”先生接过手机直点头:“爸爸知道了。”女儿哼着小曲儿走开了,我和先生相视而笑,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以后教育孩子之前我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举止了。”这件事对女儿来说她是有成就感的,她的举动得到了妈妈的支持,她的举措让爸爸改掉了坏习惯。女儿变得更加自主、更加自信,而且自我行为评价能力也增强了不少。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让他们更自由一些、更勇敢一些吧!

三、宽容孩子,做引导者

女儿对自己在幼儿园所学的大多数内容都很感兴趣,就是对语言活动中的古诗阅读兴趣不浓,好几次同事对我说:“你家宝贝其他都好,就是不愿念古诗。”我听了心里很焦急,但从没责怪女儿,只是在等待着机会。有一次陪她选图书,女儿看中了一本故事书,旁边正好有一本古诗图书,我看了一下画面很是形象生动,就给她买了回家。回到家后女儿看了一会儿自己选的图书之后拿起了那本古诗书,翻了一会儿停住了,拿过来跟我说:“妈妈,这个我们学过,这上面画的花真好看。”我一看是《春晓》,就试着跟她说:“你读给我听一下吧。”她说:“我有点不会。”我说:“没关系。”女儿看着书小声读了起来,我发现她能基本念完,但有好几个字音不对。于是我指着那几个字跟她讲了正确的读音,她突然大声地说:“原来这个字是雨啊,我还认识风呢。”我发现女儿对汉字感兴趣,就抓住机会多教她认了几个汉字,之后我让她再把古诗读一遍给我听,没想到她读得流畅多了。我表扬了她,她很高兴。后来女儿在学校学了古诗后就回来到图书上找,还让我教她上面的汉字,教完了自己就在那儿大声地读古诗。有一天同事跟我说:“你家宝贝现在爱读古诗了呢,今天还举手到前面读给小朋友听,声音真响亮。”我听了同事的话笑了,把这段时间的事告诉了她,同事说:“原来如此啊,看来早期阅读不仅仅要教孩子读,认也是很重要的,应该考虑孩子的认知需要啊。”我宽容了女儿的“不愿读”才发现了她“识字快”的闪光点,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他们都同样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得到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宽容孩子,引导孩子,期待孩子,去发现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之处并指引他们走向成功。

和孩子相处是一门学问,需要用心、用智慧、更要用情感。你走近他他就会靠近你,你疏忽他他就会远离你。让我们少一些冷落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引导!

上一篇:农用拖拉机故障检测与解决方法 下一篇:王健林:房地产无需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