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大班幼儿跳跃能力的发展

时间:2022-09-29 09:25:23

浅谈如何促进大班幼儿跳跃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钻、爬、攀登、平衡、跑、跳等基本动作,并能灵活运用,他们喜欢活动,兴趣浓厚,比较喜欢新鲜的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而且还会创造性地使用玩具,丰富游戏内容。根据大班幼儿的这些特点,在园内设置一个跳跃区(分为跳绳区、跳球区),并制定好整个活动计划,将体育活动与户外游戏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学习双脚并拢跳、跟节奏跳、双臂双脚模仿跳绳动作、双脚夹物跳、在梅花桩上行走等一系列的训练,促进幼儿跳跃能力的发展,使幼儿达到学会跳绳和跳乐乐球并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目的。教师要为每位幼儿做好活动记录及活动情况分析,将目标化整为零。

一、前期准备

制定好一学期的每周计划,集中各类跳跃用的器材,如跳绳、乐乐球、梅花桩、沙包、皮球等让幼儿能人手一份,并开放园内的场地,如操场、走廊、教室、平台等一切可以活动的场所。

每项活动都向幼儿讲解活动方法,提出竞赛要求,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对跳跃活动的兴趣,并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调整作息时间,有利于幼儿充分开展活动。如天气偏热时活动安排在晨间,天气凉爽时活动安排在上午集体活动后及午睡起床后。活动的强度和密度也要随季节、天气的变化而相应增减。例如:夏天天气较热,我就每周开放三个晨间活动时间,让幼儿每天活动1.5小时左右;春、秋、冬季天气凉爽,引导幼儿利用课间休息、集体活动后和午睡起床后进行活动,每天的活动时间不少于2.5个小时,并加强冬季锻炼。

二、活动指导

(一)明确目标,分层次达到目标

我将区域的目标分为6个层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再根据目标和计划选择合适的活动器具。例如:在跳球区,为了让幼儿能在乐乐球上跳跃,先要利用梅花桩和沙包让幼儿练习双脚夹物跳,还启发幼儿不断变化梅花桩摆放的形状和高度,以增加跳跃难度。在学会了夹沙包跳后,让幼儿学习夹皮球跳过梅花桩。基本上是一周一轮,提供器材。这两项活动都指向一个目标,幼儿不仅不会对活动失去兴趣,而且都达到了锻炼的目标,每位小朋友都学会了跳乐乐球。

(二)合理安排

天气较热的时候,我利用晨间活动让幼儿自由自在地选择活动器具,自由组合进行活动;天气较凉爽的日子我利用课间游戏活动及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进行体育活动。课间活动是调节幼儿大脑活动的有效方法,能使每个幼儿都有事做,还促进了体能发展,又克服了幼儿课间无所事事、乱打乱闹、爱打小报告的现象。

三、活动原则

(一)分层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指导和个别指导。一个班的幼儿都存在年龄、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目标意识,既注意观察了解全体幼儿的活动情况,又要根据不同层次给予指导。由于存在着差异性,就可以较好地开展个别指导,对动作发展慢、胆小的幼儿,我就经常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害怕心理,先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例如:陶章伟小朋友,因为年龄小一岁,所以在能力上、动作发展上都要差一点。在学习跳绳时我注意对他的个别指导,降低对他的要求,经常鼓励他。当他学会一个动作,我就马上表扬他,鼓励他继续学下一个跳绳动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陶章伟小朋友已能连续跳3—5个。对于那几个体弱或身体不适的幼儿,注意减少活动量。例如:曹蕾小朋友一向身体较弱,一运动就马上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而她的个性又十分好强,每天一下课就去学跳绳,我就经常叫她跳一会儿,休息一下,把头上和身上的汗用干毛巾檫干。这样适当地减少她的活动量,不至于因运动过量而使身体不适。有一些小朋友相对的体质较好,动作发展好,我就鼓励他们试着向高一层次的目标努力,

(二)物尽其用,一物多玩

只有一物多玩,才能使幼儿不断有新的发现,百玩不厌,才能达到活动目的。例如:小朋友想到利用跳绳不断改变花样玩:双人跳、交叉跳、单脚跳、长绳集体跳等;把梅花桩摆成不同高度、不同形态、不同距离,用乐乐球跳过、绕过梅花桩等,而且跳绳、乐乐球、梅花桩、沙包、皮球等这些玩具还可以充分利用,不断变换玩法,使幼儿觉得其乐无穷。

(三)主动交往,自由结伴的原则

大班幼儿能在自由活动中尝试与同伴合作,情绪愉快地参加活动。所以在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主动交往,自由结伴,表扬幼儿“帮带”的友善行为。

因为孩子之间存在着体质、动作发展的好坏,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孩子之间拉开了距离。就以跳绳来说,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学会了跳绳,而且还会花样跳绳,一些能力弱的幼儿还不能连续跳3个以上,能力强的幼儿就主动去帮助那几位还没学会的小朋友,示范动作给他们看,鼓励他们加油,这几位小朋友在同伴的“帮带”下进步很快。例如:薛佳怡小朋友是大班里学跳绳能力较强的一个,她在多次活动中主动帮助几位能力弱的同伴,教他们跳绳的技巧,使这几位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跳绳。我发现活动区成了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场所。孩子们在活动区的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竞争意识,而且变得开朗、大方、活泼和爱交朋友。

四、效果检验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对大班幼儿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测查:

身高体重达标率:大班(6—7)岁幼儿标准身高为男114.3CM,女113CM;标准体重为;男18.3KG,女17.5KG。大班共有40名幼儿参加测查,男孩13人,女孩27人。

我还对每位幼儿的跳跃能力进行了册查,方法是举行一场跳绳竞赛。通过跳绳比赛发现幼儿的跳跃能力比以前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在一分钟内跳绳次数超过100个的有3名幼儿;次数在80—90之间的有4名幼儿;次数在30—80之间的有33名幼儿。可见,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学会了跳绳。

实践初步证明:发展幼儿跳跃能力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区完成,体育活动与二小时户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既改变了以往户外体育活动目标随意、指导松散的局面,又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完成了发展跳跃能力的目的。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采用结果特点测查法(跳绳竞赛)和过程特点测查法综合地对幼儿进行评价,发现幼儿跳跃能力提高较快,达到分层目标的幼儿占90%以上,还有一部分幼儿在短时间内达到高一层目标。

体育活动区的设置和开放,营造了在园如在家的环境氛围,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在活动中,你帮我,我帮你,互相谦让的情景时时可见,小伙伴之间非常融洽。可见体育活动区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并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律能力。

(责编 张敬亚)

上一篇:对教育体制改革若干现实问题的初步探索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