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时间:2022-09-29 09:20:37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结晶。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求异的学习环境, 注重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我认为,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趣味和竞争带进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上,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开火车”、“数学诊所”、“自编儿歌”等,把各种趣味性活动融合在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学、玩中进行思维重组、信息重组、知识重组;课堂教学既要有密度,又要有梯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面对全体学生。因此,我经常把竞争机制带进课堂,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让整个课堂始终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比如,让学生做基本训练题时,对算得又快又对的同学奖励赞美一下;对有难度的题,“看谁最聪明,最能干”的话语激励学生;对作业质量较好的,就写上带有激励性的评语,如“你真棒”、“你真行”、“你真了不起”等。用这些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始终有竞争的意识,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挥。

二、创设探索情境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学生自主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新力,作为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指导练习,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要素。

三、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在观念上,教师要打破习惯势力的消极影响,在实践中要敢于打破定势,大胆放手,真正使课堂由过去教师唱主角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活动的“学堂”,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要善于把学习的主动权彻底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看、多动、多思、多说、多听,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创造者。

四、培养学生善于交流

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学信息运用多维传递方式进行,通过认知与情感的互动,人际交往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出现多维互动局面。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使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个别学习等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重视优化课堂教学交流组织方式,要求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师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求运用多向交流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小学生能提问题,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老师要提倡、鼓励学生质疑, 使学生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 智慧的碰撞,进而迸发创新的火花。质疑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动探究。通过质疑问答可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学生能质疑说明他对所学感兴趣,随着学生经常反问教师,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强烈,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在讲“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看书质疑这个环节中,一位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今天我们都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能不能用长方形、圆等其他图形呢?”老师首先肯定、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大胆想像,并通过引导学生知道“规定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六、丰富和激励想象力

创新需要想像,想像是利用表象,在头脑中加工成未见过的情景,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文字描述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认识活动,文学、艺术的创造需要想像,科学的创造活动也需要想像。富兰克林面对溪水中的流水,很快由流水联想到他日夜思考的电学原理,想像电也是一种流体,它充塞于一切导体之中,这个想像力为创立现代电子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丰富的想像是教学创新的必要条件,努力培养、激励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初步创新能力的法宝。

总之,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兴趣是基础,方法是关键,学生的创新体验是促进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就需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法的引导,让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上一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下一篇:快乐背诵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