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设计理念浅析

时间:2022-09-29 04:28:10

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设计理念浅析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 A

中交集团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以大型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及装备制造为主业,在世界500强排名第341位。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计划分两期开发,其中首期投资额约25亿元,二期投资额约13亿元。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的建设,旨在进一步整合中交集团在粤企业资源,发展总部经济、海洋工程设计与研发和高技术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广州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该区域的改造进程,营造现代科技与自然生态江景相结合的新形象。

一、项目背景

项目用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沥振兴大街12号,原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船厂历史用地。地处重点功能区新城市中轴线南段低区的南端,南邻珠江后航道,北接环城高速,洛溪大桥东侧。本地块位于海珠区南部,是广州“中调”核心区,“南拓”的桥头堡。项目所在地南面是珠江后航道自西向东长达数公里的滨江公园的西端,滨江公园内规划有体育活动设施、游艇码头、滨水广场、钓鱼区、海鸟栖息地、界碑公园及新客港码头等旅游休憩设施,具有很好的景观优势面。

二、用地情况

项目规划用地为不规则多边形,东西向长约585米,南北向短边长约248米,斜边长约480米,总用地面积为63335.6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商业用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可建设用地面积为27212平方米。场地北高南低,总体较为平整,场地标高在7.85~8.5之间。

三、周边资源

地块北面:临近长江百货批发市场、其余地块多属城中村;西面:多为平房仓库用地,往东可接驳广州大道南与洛溪桥,缺乏配套设施;东面:与中交四航局地块仅一墙之隔,其符合三旧改造要求,亦将改造成为写字楼、商业及科研楼等物业;南面:紧邻珠江,与番禺隔江相望,可结合新中轴线南段规划,营造滨江水文化氛围。

四、工程规模

4.1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192960 平方米,计算容积率面积 :130617 平方米;地下室面积:53798平方米; 建筑基底面积8081平方米。其中:A栋商务写字楼,地上36层,建筑高度149.95米;B栋办公楼,地上34层,建筑高度128.85 米;商业裙楼,地上三层,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三层。

4.2 建筑功能

项目定位为集超高层高级写字楼、高级服务式办公楼、休闲商业裙楼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并结合滨水绿化带及部分保留建筑配套滨水休闲创意景区。

裙楼是集商业、餐饮、水疗会所为一体的商业中心。一层主要以商业为主,西南面沿江部分设有咖啡厅;二层主要为水疗会所和餐饮;三层为水疗会所及餐饮,四层天面设置有室外泳池。

北面A栋塔楼主要为超高层商务办公楼,主要层高为4.05米,在第四层及二十一层分别设有两个避难层;南面B栋塔楼同样为办公楼,主要层高3.6米。

五、规划设计

5.1场地交通设计

地块设四个出入口,北面面向环岛路为A栋商务办公楼的主入口,南面面向珠江为B栋办公楼的主入口,西北面为裙楼商业的主入口;餐饮主入口设在南面;后勤出入口设在建筑的西面,工作人员通过专用梯去到各层服务区。停车主要考虑设置在地下,设置三个汽车出入口,其中东面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考虑兼作货车进出,运货和卸货考虑设置在地下一层;西面车道主要为小汽车出入口。

5.2场地环境设计

规划从景观的系统性和生态性入手,考虑商务办公区和滨江休闲区的功能差异,结合整体布局,构建统一的绿化景观系统。

规划绿地景观系统与步行系统规划相结合,有机联系各节点,形成贯通的绿化景观廊道,增强绿化空间连续性。形成了 “一带、两廊、三节点”绿化景观结构。

一带:滨江休闲绿化景观带,沿珠江后航道北岸的景观休闲绿化带,东西贯穿各绿化景观节点,景观带宽度60-100米,公共开放,供广大市民游玩休憩。

两廊:两条景观视线廊道,沿东西两条车行道形成的两条与珠江岸线垂直的景观视线廊道,视线可直达江边。

三节点:三个绿化景观节点,绿化景观节点以绿化、小品景观等构筑的节点,让建筑与绿化景观浑然一体,让人舒适自然。包括有北侧的入口广场节点、西南角的庭园绿化节点、南侧的休闲绿带节点。

六、建筑设计

6.1 建筑平面功能设计

本工程地上主要功能分为三大部分:其中三层裙楼主要功能为商业、餐饮以及水疗;北面A栋塔楼主要功能为高级商务写字楼,包含办公和会议等功能,避难层设在十二层和二十一层,建筑总高度为149.95米;南面B栋塔楼为高级办公楼,主要功能为办公,避难层设在四层和十八层,建筑总高度为128.85米。

其中A栋塔楼平面为比较规整的正方形,采用大空间办公设计,塔楼核心筒交通既满足用户上落的要求,消防规范的要求,同时非常有利于办公单元的划分,可以获得较高办公的实用率。核心筒主要分布垂直交通和其他配套用房,根据实际需要电梯分高低区设置,低区设置了五部客用电梯,高区设置了六部客用电梯,另外设有两部消防电梯和两部防烟楼梯,楼梯数量及位置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所有电梯都能从首层直达各区。设备用房、卫生间均布置在核心筒内,功能组织合理、顺畅,水平及垂直交通组织严谨周密,充分满足甲方的各项要求。建筑防火类别一类,耐火等级一级,采用框架―筒体结构。

B栋塔楼平面为比较规整的矩形,办公间隔采取小房间划分,主要为满足中小型办公布置,塔楼核心筒交通既满足用户上落的要求,消防规范的要求,可以获得较高办公的实用率。核心筒主要分布垂直交通和其他配套用房,根据实际需要,本大楼布置了八台客用电梯,另外设有两部消防电梯和两部防烟楼梯,楼梯数量及位置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所有电梯都能从首层直达各区。设备用房、卫生间均布置在核心筒内,功能组织合理、顺畅,水平及垂直交通组织严谨周密,充分满足甲方的各项要求。建筑防火类别一类,耐火等级一级,采用框架―筒体结构。

裙楼裙楼是集商业、餐饮、水疗会所为一体的商业中心。一层主要以商业为主,西南面沿江部分设有咖啡厅;二层北面主要为水疗会所,南面沿江景观较好的位置布置为餐饮;三层北面主要为水疗会所,南面沿江景观较好的位置同样布置为餐饮,四层天面靠近南面沿江位置设置有室外恒温泳池以及配套休息区,北面天面主要考虑为室外设备的摆放。

本工程地下部分主要为地下停车库,包括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其中非机动车库设置在地下一层,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出入口;电气相关设备房设置在地下二层;消防水池、水泵房、生活水池等设置在地下三层。满足使用功能和消防要求。

6.2 建筑交通组织

6.2.1 建筑水平交通组织

各大功能均有独立出入口,其中首层商业主入口设置在西北面,次入口布置在南面东侧,面向珠江边绿化广场;A栋商务办公楼主入口设在北面,前设集散广场,面向北面环岛路;B栋办公楼主入口设置在南面西侧,面向珠江边绿化广场;餐饮主入口设在南面中间位置;水疗会所主入口设置在西面,前设庭园绿化广场。

地下车库出入口一共设置三处,其中东面设置两处出入口坡道,西面设置一处出入口坡道。各楼层走道通达性良好,走道宽度满足疏散要求。

6.2.2 建筑竖向交通组织

商业裙楼:裙楼部分一共设置十一部防烟楼梯间,分别可到达裙楼各层各功能区。餐饮部分独立设置两部客用电梯,另设两部载货专用电梯,可从地下一层卸货平台到达餐饮厨房区;水疗部分独立设置两部客用电梯,同样另设两部载货专用电梯,可从地下一层卸货平台到达餐水疗后勤服务区。

A栋办公塔楼:本大楼设置两部防烟楼梯,楼梯数量及位置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电梯分高低区设置,低区设置了五部客用电梯,高区设置了六部客用电梯,另外设有两部消防电梯。所有电梯都能从首层直达各区。

B栋办公塔楼:本大楼布置了八台客用电梯,另外设有两部消防电梯和两部防烟楼梯,楼梯数量及位置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各疏散梯均有便捷的路线通往室外。

6.3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方案以“船”为主题,将船帆和桅杆的意向抽象结合在塔楼上,力图在视线上观水,空间上亲水,造型上寓水。体型上简洁大气典雅,雕塑感极强,高层立面上采用垂直线条,既能充分体现水的寓意,同时使整个建筑显得高大挺拔。立面材质选用竖向构件结合玻璃幕墙,在强调整体的同时赋予细部设计,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实与虚的对比强烈,体现了现代化的风格。竖线条又能起到遮阳作用,环保节能。

上一篇:小城镇水处理的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