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29 03:21:01

立足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摘要:中职商品经营专业是面向商业领域培养市场营销、推广、商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本文旨在针对中职商品经营专业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之“苗”入手,通过创业教学的专业渗透,为之提供攀附之“架”,并构建支撑之创业平“台”。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在学习与实践中学生拓宽学习路径,增强创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商品经营专业;创业教育;实践

【中国分类法】:G71

中职学生创业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被社会和中职学校关注后,很多学校以及教育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很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但这类研究大多集中于中职学生整体,即没有考虑职业中学专业多,学生专业差异等特点。中职商品经营专业是面向商业领域培养市场营销、推广、商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一、商品经营专业创业教育的适应性研究

以笔者所在杭州市余杭区为例,余杭区地理位置优越,商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商贸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从经营业态上看: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等,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向乡镇蔓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七格格”等淘宝知名网店也带动余杭商贸进入网络营销时代。

在经营策略上:从为人做嫁衣逐步转向创立自有品牌。如,乔司女装、崇贤纺织、径山茶叶、塘栖枇杷都开始走上自主品牌之路;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服务竞争。

在经营管理上:各种商业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如POS终端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以及条形码的运用、会员卡的推广、移动网络的发展都需要大量智能型、服务型、创业型的商品经营人才。也正因此,我们要转变课程体系、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修订人才培养的目标,使我们的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从学生需求角度:在知识经济时代,想要成为新时代的成功者,除了拥有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外,还需要拥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的个性和能力。职业教育就要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相关技能,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张扬他们的创业个性,促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成为事业的成功者和社会竞争的胜利者。

二、商品经营专业创业教育的“苗”“架”“台”

笔者认为任何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的改变,归根结底都在于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热情与潜能。随着创业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化,我越来越感受到,开展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相互配合协调。我们最初需要培育的是那棵“苗”―― 学生的创业意识;“苗”的成长需要我们为之提供攀附之“架”――创业教学的专业渗透,有效的教学方法、良好的实训环境、丰富的实践活动,使之进一步成长;最后为“苗”之开花结果构建支撑之“台”――学生创业平台。

(一)培育学生创业意识之“苗”

创业意识的萌发是整个创业教育的第一步,有了创业意识,才会产生创业动机,并主动地积累创业知识、自觉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1.定时定期的演讲活动

在课堂上开设十五分钟专题的主题演讲,主讲者可以是教师但更多的是学生。演讲内容主要是介绍企业家的创业之路,探究品牌营销的得失。如,专题《数字时代的王者――苹果》主讲人是1105班的马小丽同学,她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ppt的制作以及讲解的文字稿,和大家分享了她所了解的苹果公司企业文化、产品特色以及乔布斯的个人魅力。随后笔者又开了另一专题《曾经的王者――诺基亚》,引发了同学关于“创新”的广泛讨论。此外,还有专题墨香酥饼的传奇、水的故事――哇哈哈、蒙牛的兴衰、身边创业者系列等专题演讲活动。这十五分钟是非常充实而有效的,有精彩的演讲,有对企业得失的感慨,有个人意见的发表和辩论,有思维火花的碰撞。

2.开设企业家讲坛

我们邀请学生实习单位的企业家或优秀毕业生来校开设讲座与论坛。拉近学生与创业者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业之路或者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我们也得到了部分企业的支持,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企业经验管理状况。也与这些企业建立的长期的联系,这种与学生互动,为学生现身说法,开展面对面交流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实践中,为了使企业家论坛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更理想的作用,我们也努力使讲座专题规范化,内容系统化,时间连续化,通过校企资源的整合,形成一种稳定的、在校园里常设创业论坛的机制,使这种论坛活动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3. 扶持社团建设,营造创业氛围

氛围是人的一种感受,创业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同伴的带动、感染、鼓励比老师的说教更为有效。

商经专业的同学组织了几个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社团。如格格巫俱乐部――是由一些格子铺的经营者组成,社团成员都在校内或校外的格子铺拥有自己的格子。他们会定期举办沙龙,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收获,分享货源渠道,一起解决各种难题。此外,还有电商社团,这是在参加电商大赛的过程中大家聚集起来的。很多同学从一开始对电子商务一无所知,到成功拥有一家完善的淘宝店铺,在同伴的引领下,学得更快。

(二)提供攀附之“架”――创业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在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占较大的比例,所以脱离专业的创业教育只是空中楼阁。我们还是要从本专业的课程入手,渗透创业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1.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的争论结果是无容置疑的,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接受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同时,我们是否可以把创业所需要的知识与素质全部写进一本书,然后以它为教材开设一门创业课程,向学生传授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知识不是传授的,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境之一。职业技能训练也是一样,如果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生就会主动控制学习的全过程,自己可以控制学习步骤和进度,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与目标差距,并控制自己学习与训练的方法。这时,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可以想办法克服。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我们必须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改变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案例教学。在营销课堂上,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创业意识冲动,锻炼学生具有创业的敏锐眼力,提高中职学校营销专业学生的创业实际能力,可以借助案例教学,通过精心选择和合理设计社会生活中成功或失败的创业案例,在教学中分析与讨论,使学生从中领悟“创造”与“创业”的真谛。例如,在教授学生《目标市场的选择》这一课时,我例举06届毕业的一位学生,在兰州开人乐超市由于选址上的不慎重,而给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学生从中感同深受。

其次,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模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兴起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在许多课程中被应用。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改变现状,本人认为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地运用创业教育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法。 如:情景模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内建立各个“公司”,在校园内进行物品零售,教师通过对学生在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测评其素质潜能以及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方法。通过创业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亲历实景,通过亲身的感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掌握知识,有助于让学生对创业知识、创业理论的实际内涵的领悟。

3.开发面向创业的实训课程

实训演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并获得职业技能、从业能力、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原有的《营业员实训》、《推销员实训》、《市场营销知识》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开设《市场营销实训》课程,作为《市场营销知识》的配套课程。实训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即营销技能训练、营销案例分析、营销岗位主要能力的培养。营销技能训练主要分为单项技能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操作训练,目的在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案例来源部分来自教研组老师平时收集的经典案例或热点案例,并设置问题。职业能力开发训练主要通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训练职业能力。

4. 创建多元化学生评价模式

对学生的评估和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占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措施,也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方法。有效的考核,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尝试实施“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法多样化”的考核制度改革创建具有职高特色的评价体系。

(1)考核评价原则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自我评价。体现科学性、全面性、激励性、动态性、操作性原则。

(2)改革传统评价方式在评价方法上,改变原来只通过卷面考试来评定学生的方法,更注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与动态性。如,除了笔试以外,评价内容还包括课堂行为评定、实践活动评定、阶段性的成果与作品的评定、实习单位的反馈评定等。

(3)制定激发学生创业实践的业绩考核针对开展的一些创业实践活动如:校园跳蚤市场、格子铺等采用盈利情况对个人或团队进行评价。在电子商务淘宝课程中,借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的契机,鼓励学生开设店铺,在业绩考核中可按真实的淘宝店铺的LOGO、好评数、商品上架情况、商品分类及厨窗推荐、站内营销工具使用等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三)构建支撑之“台”――学生创业平台

1. 临欣阁校内实践基地的创设

创业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团队的支持以及成员间各种专业技能的相互补充。各种形式的创业指导,总是会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材上再生鲜的案例也会让学生有陌生和距离感,很难产生共鸣。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创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因此,在2009年9月,我校商品经营专业成立了“临欣阁” 学生实践基地。“临欣阁”中的每个格子,每个货架都是学生实践的平台,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类商品的销售,以及其他项目学习实践活动如寻找货源、成本核算、销售定价、促销方案、清理库存等,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一个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临欣阁”不仅方便了广大的师生,而且可以让学生人生中一次大胆的设想成功地变成了现实,同学们都喜欢在这样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获取体验。“临欣阁”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活动室虽小,但承载着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梦想。

2.以各级各类竞赛为平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性、创新性活动,如每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一方面对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或能力水平做出评价,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总结

对学生而言,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要学得东西很多,如需要懂得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成本核算、成功营销等市场营销知识。学生在设计图片的时候,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制作技术(PS图片设计与处理),还要懂点美术色彩,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审美能力。社团组织者要懂点会计与财务,规范社团创业财务管理,学点企业管理学,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而这些并不是完全能在课堂上学会的,而这也促进了新的学习方式的产生。学生们可以跟同伴学,利用互联网学,实现了学习能力的提升。

对教师而言,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是一个复合型的教学流程设计,使创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教学成为一体。因此,每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研究主题的确立、案例的选择、问题的提炼与分析都要引导学生反复讨论并及时进行评价与指正。在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主导。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参与更全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创业、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 张玉利 《南开学报》2004,01:12.

2.《论创业教育的“三驾马车”――以**学校为例谈中职创业教育的教学•环

境•实践》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黄珍.

3. 叶高炎.周祖德.创新•实践―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M].浙江大学出版2000.8.

4.杭州市教育局.创业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7.

5.徐小洲,夏晓军.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6.刘合群.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新理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案例教学在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