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时间:2022-08-24 04:03:00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他集中情感、艺术于一体。音乐教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与突出。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文字,二是数字,三是音符。”由此可见,音乐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

【中国分类法】:G633.71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享受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小学音乐在某些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对音乐教学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为了提高小升初的升学率,占用音乐课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部分学校在课程上安排音乐课,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被主要科目的教学占用,学生得不到切实的音乐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力,这种对音乐课的不重视,阻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学进行正确的管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与信心。

一、 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环境的管理

课堂环境,即课堂学习气氛、班级活动气氛,即班级的环境与氛围。课堂环境管理,教师指学生在自己班级内学习时候的感觉与知觉,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中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是课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课堂环境还包括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学生座位安排的合理与否、学生与教师的配合程度高不高。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的课堂环境,可以采取情境法进行教学。即创设一定的情境,将音乐教学寓于其中。例如,学生在初学一首歌的时候,觉得它非常难,如果采取直接的教学,学生产生厌学与反感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萎靡不正,与教师的互动少之又少,这直接影响课堂环境。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符合其生活实际的情境。如在学习《大鹿》这首歌的时候,歌曲多次出现“fa”音,且音调各有不同,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来再现情境,找出几个同学扮演每个角色,并且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边唱边演,随着音乐的响起,各个角色的表演者逐渐进入状态,课堂气氛转变为轻松活跃。其他同学在观看情境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到音乐中去,逐渐的掌握歌曲旋律,教师在进行深入的讲解与细节的纠正,学生觉得自己很轻松的学习到了一首歌曲,课堂环境非常轻松和谐。

二、 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纪律的管

课堂教学的顺利与否与课堂纪律有着极大的联系,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为了进行教学,必须做好纪律管理。教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在上课过程中会出现说话,睡觉,做小动作等现象。当小学音乐教师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时,需要做到冷静处理,理智对待。如音乐鉴赏课上,同学们在欣赏音乐时总有几个同学总是交头接耳,打打闹闹,还有的同学昏昏欲睡,精神涣散。这个时候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教师不可以随意发脾气,骂学生甚至打学生。对于睡觉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周围同学将他叫醒,并且给与眼神的示意。这也会给其他学生一个提醒。对于随意打闹的同学,教师可以直接点出他的名字,提醒他保持课堂纪律,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警告,其他学生看到这一幕,也会做到遵守课堂纪律。不过,教师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语言上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行动上要符合教师的素养,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当然,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控力,达到不需要教师的督促就自觉遵守课堂教学的境界。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沟通交流,相互的配合。例如肢体上的互动,眼神上的交流。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学的中心是教师,而新课改下,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将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会逐渐对学习音乐产生激情与热情,教师的教学也会走入渐渐良好状态,课堂氛围才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那么,如何做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呢?

1、 灵活转化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偏离主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师都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即使课堂教学的主题有偏差,也应该及时将学生拉回来,学生会觉得老师很厉害,久而久之,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也展现出极大的兴趣。课堂教学氛围自然和谐。

2、 游戏法。将游戏贯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乘电梯的游戏。即教师演奏一段音乐,学生随着教师的音乐进行自由的运动,并且要求学生注重声音有什么不同。在高亢的音乐中,学生会做出向上的动作,如举起胳膊,蹦跳向上,像电梯上升一般;在低沉的音乐中,学生会做出身体向下的动作,如电梯下降一样。这个游戏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辨别音乐的高低,如果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音乐高低分辨的原理,学生不会理解不会吸收,课堂教学也会进入沉闷的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几乎零交流、零沟通。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又怎么会学习好音乐呢?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适当引入游戏法,以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培养学会发现美、享受美的品质。小学教师需要对音乐教育给与高度的重视,做出良好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学周刊,2013,2

[2] 孙晓聪.《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东北师范大学,2012,6

[3] 黄自欢,《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与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4

上一篇:多种艺术设计形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阅读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