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实践环节 培养应用型人才

时间:2022-09-29 02:49:02

夯实实践环节 培养应用型人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黄勇先生在2008年《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颁布仪式暨中国电视五十周年高峰论坛上总结道:“中国广播电视正处在转型的整体阶段,主要标志是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整体转换,从传统的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从行政事业型向事业产业型转轨。其中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包含着传统广电媒体的改造升级,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联动传播,以老带新、相互促进,直至走向整体的融合。最终成为更高层次的、更加先进的多媒体大综合的现代传播新体系。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面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传媒人不但要在价值观方面有自己的文化自觉,更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作为传媒人接受专业训练摇篮时期的高校阶段,固有的教育方式会束缚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造成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脱节的现象。只有通过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来夯实高校的实践教育环节,才能应对新形势下传媒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我们传媒艺术学院通过多年的摸索和业界的帮助,在应用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上作了一定的努力。

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环节

深入实验教学改革。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和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必须结合传媒业与时俱进的特点,对每一届学生的培养计划都作出优化调整。与之呼应的是教师队伍的不断优化,实验指导教师通过科研立项、行业调研、理论学习以及专业技术培训等途径,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悉传媒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实验内容,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具有前瞻性的硬件配置,提升学生应对新技术的信心。传媒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技术日新月异,行业标准不断提高,因此,在实验设备的配置上必须有长远的打算。比如在摄像机的配置上,我们就从家用级到广播级、标清至高清一共配置了近50台的数字摄像机,为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今年还购置了Red One摄像机以及与其相应的摇臂、轨道等附件,正是这种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培养了我们学生融会贯通专业知识、感知新设备、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在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环境下,提升了毕业生的应聘自信心。

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创造宽松的课外实践条件。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开放多媒体、平面设计、动画、电视非编、网络、电声以及演播室等专业实验室,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学校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开放形成一个自由、宽松的实验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时间,通过给学生时间,他们能从事自己感兴趣课题的研究,从而启发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为其将来从事的新媒体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大力发展实践实习基地

据调查,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可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于一个在校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问题的根源不是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是缺乏获得积累工作经验的培训机会,实习基地可以提供这种机会。用人单位和高校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个子系统,双方都期望通过建立实践实习基地来进行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利益最大化。其中,用人单位希望在同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而高校也希望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完成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利用实习的机会,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岗位锻炼,学生可以获得切实的实践锻炼,了解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途。

为了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相结合的优势,使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密切结合,促进我院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巩固所学理论,获得本专业初步的实际工作知识。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精神,近年我院与周边的新闻机构、广告公司以及动画公司等多家用人单位合作,探索出了双方联合进行的一种实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习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实习内容由学校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根据学生课程学习规划和企业开发项目的经历共同商讨、研究而决定;实习组织由学院教师在统一计划指导下有序进行;实习指导以实习单位高级技术人员为主、以学校专业课教师为辅共同承担。

苏州报业集团是国内地市级报业做得极为成功的一家,其麾下的新闻网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新媒体实习基地”,部分同学参加新闻网每天的视频新闻栏目工作,还有同学参与了新闻网网站的开发和维护,而最有意义的是,每年在新闻网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院的学生要通过新闻网向社会完成一次大型活动的网络视频直播。通过这样的实习,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艰辛和责任,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创捷公司是一家走在国内多媒体行业前列的单位,业务涵盖媒体、多媒体开发、影视制作等多个领域,我院的各个专业,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该公司与我院建立了实习与就业基地,配备了娴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我们的学生,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发现公司需要的人才,学生也了解了商业产品对制作人员的苛刻要求及其运作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斗志,是一种很好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机制。

实行项目管理机制,引导学生参与备类课题和竞赛活动

实行项目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课外兴趣。这是一种任务驱使学习的行为,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以学生完成某一项目为最终目的。如在大学生去汶川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求我们的学生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完成一部汶川灾后重建的纪录片。在实际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交通、语言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圆满完成了任务。事后,大家重新审视了各自的不足,找到努力的重点并得以尽快弥补,更加激发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加课题攻关,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需要综合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期间,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立项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来提升这方面的修养。完成课题需要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扩展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在不断克服的困难背后,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实验内容也可以课题化。围绕某一课题设计实验内容。既包含基础内容又包含设计性内容,让学生有自由思考、设计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产生一种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满足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丰富实验选题,增强实验的整体性、灵活性。

积极参加各项专业竞赛,推动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摄影、DV、多媒体以及动漫等专业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展示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通过竞赛,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职前的学科兴趣和实践能力。在前两年沪苏两地新闻机构和共青团共同举办的“薪火长征路”大型竞赛活动中,我院大学生通过努力,最后一举夺得特别奖,此事影响了一大批同学投入到各类专业竞赛中,极好地推动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兴趣。

团队的组建

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存在、发展和繁荣昌盛,到地方、单位和家庭的兴衰。都是和个体所组成的集体、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团队是由知识技能相互补充的人组成、以集体目标为导向的整体,是群体意识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它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高效的团队具备一致的目标、明确的责任、融洽的关系、和谐的领导以及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等特点。

团队精神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话题,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团队观念和团队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在实际的和模拟实战的团队活动中锻炼。所谓团队实践教育法,就是以团队的形式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团队作战的魅力,同时以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下一篇:英语新闻的文本结构和词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