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策略

时间:2022-09-29 02:26:54

浅谈物理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策略

摘要:探究学习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产物,指导着新形势下的各科教学。初中物理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到的有关自然科学学科,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迎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必须改进物理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探究式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学习物理的需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策略

一、探究学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模式使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学生素质难以提高。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改变这种状况的要求,明确提出物理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目标,辅之以物理教师的指导。近几年,探究教学在中学教学的发展速度较快,教师纷纷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但是,探究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比较被动,依赖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习,没布置就不主动探究学习。[1]二是物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尚未在思想上确立探究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受课时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

二、探究学习的具体策略

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也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采取探究教学模式。

(一)改进课前预习,做好探究学习的准备

许多教师在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时,因没有规定明确的目标,致使学生预习效果不明显,而且也浪费了学生学习时间。课前预习是进行探究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环节,要改变那种预习无目标的状态,将预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提纲,做到明确预习的时间、内容、方法、要求、教师检测的方法等,从而为探究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在讲《物体的沉与浮》这一节时,就要在课前规定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提前布置预习的目标,将书中的基础知识问题化,就以煮饺子为例,教师要让学生课前观察家里煮饺子的过程,设计学生探究的问题:“饺子为什么刚进锅时沉下去”、“为什么煮熟后的饺子会浮起来”、“怎样缩短饺子煮熟的时间”、“要节省煮饺子所使用的燃料,应怎样操作”等等,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自主探究学习,不但能提高他们对浮力知识的理解,同时能使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师创设情景及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问题情景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2]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个实验:如何让玩具小车运动,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结论。很多同学感到容易,很快得到结论,把学生的结论和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结论相比较,让学生去比较,判断谁的结论正确。这样,学生的兴趣很高,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氛围。另外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课堂教学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有利于突破本单元内容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从实验、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参与探究学习的问题思考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渠道,要使探究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更多地采用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3]如在学习《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可从让学生参与思考以下几个方面:1、凸透镜除作放大镜外,有无其他用途;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其他镜子是否有此作用;3、根据需要可否将凸透镜做成其他形状;4、凸透镜所成的像能否增大;5、凸透镜所成的像能否缩小;6、凸透镜一般用玻璃做成,能否用其他材料制作;7、凸透镜的焦距可否调整;8、凸透镜能否实像变成虚像;9、凸透镜可否与其他元件组合。

等等,并且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合作协调发展,在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学习机会的同时,也要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这样就能提高全组的学习思考水平。

(四)加强探究过程的体验,实现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构造、制成原理、使用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果进行思考,要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什么现象?”“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处理实验数据?”“条件改变了,结果会怎样?”等问题,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探究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我们通过展示美丽的“天鹅湖”创设情境,揭示舞台灯光强弱及声音大小的变化都是由电流的大小变化引起的,紧接着提出问题电流的变化又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学生联系实际讨论,电流的变化会受电压和电阻的影响,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要使用什么方法?是先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还是先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呢?要设计怎样的电路来研究呢?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保持电阻一定而电压改变,或保守电压不变而电阻改变?要记录哪些数据?表格设计如何?不同学生实验结果对比,等等,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进行猜相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等环节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教学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吴金贵.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2]魏廷发.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才智.2010(10)

[3]王翠卫.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J].今日科苑.2011(16)

上一篇:幼儿教育中的爱心培养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主办报刊的生存困境与发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