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道》中的路\道\人

时间:2022-09-29 02:01:24

红道

翻开《红道》这本书,看到里面有很多网友所写的文章。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红网用户,把十年来对红网的感情都倾注到文字里,读来令人感到非常温暖。

新闻网站的运作方式和思路历来不为外界所理解与熟知,在公众眼中始终有种神秘色彩。《红道》这本讲述湖南红网发展历程的企业传记可能是第本向外界揭开新闻网站神秘面纱的书籍。

红网之路

新闻网站在我国是

个新兴行业,发展到今天不过才15年的时间,而人们对这个概念有相当程度的认知,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要是放到十年前,也就是红网创办之初的时候,恐怕了解什么是新闻网站的人就更少了。

记得2001年的时候,一个我认识的小伙子兴冲冲从网上发来几个链接,字里行间充斥着得意与自豪之情。我打开看,是红网的几篇新闻,编辑栏署了他的名字。十年前网上很少有实名,混论坛留真名的人肯定会被认为不正常,就连搜狐、新浪等商业网站的新闻页面上,编辑留的一般也都是化名,新闻网站的编辑很可能是最早在网上留真名的网民。我这才知道,这小伙子当上网络编辑了。人都是渴望被认同的,我很理解他的兴奋,但我却不知道红网是个什么网,红网在哪里,我对红网无所知。

由于意识上和观念上的滞后,当时也没多少人会把网站当成正儿八经的媒体,但今时不同往日。网络媒体拼搏十几年,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固定资产和经营性收入,记者也大多有了正式身份,出去采访时再也不会面对茫然的目光。有些网站甚至还有了自己的直播车,比如红网。要知道,红网初创时只有借来的20万元,租了三间办公室,招了10个人,而如今资产已达5000万,员工300多人。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在那个年身个前途未知的新生行业,的确是需要些勇气和干劲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闻网站十几年来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创业之路。你不能打球,不能铤而走险,不能挑拨民智,不能策划低俗话题抓眼球,就连网站上放个广告都要琢磨再三,看广告的内容是否与自身形象相吻合。有些“市场人士”在谈到新闻网站的时候往往报以轻蔑的笑,可如果让他们在那种条件下去创业,恐怕不定能做得下来,不但要身负多重重担,还要能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压力,搞得出创新,最关键的是还要能发展得起来,打下属于自己的阵地。

红网挑起了那些重担,并发展起来了,这十年中发生的事情百转千回,实在值得书写番。红网,是中国地方新闻网站史上的重要章,也是代人奋斗历程的个缩影。

红网之道

红网所在的湖南省地处中部,在经济上无法同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发展环境并不是那么得天独厚。从地方上的经济总量和规模来看,如果红网同中西部的一些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样处于中下游,也属正常现象。事实上,红网在全国50多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中排名前五,新闻类内容的市场份额已可与商业网站比肩,居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之首。如果说红网取得此成绩有什么诀窍的话,我觉得那就是创新,创新才是红网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

地方新闻网站从无到有,自然是需要些投入的,政府能拿出的钱有限,多数时候维持生存尚可,靠这些钱实现大发展则不易。红网是国内第家与国有企业联姻,取得国企资金支持的地方新闻网站。红网与湖南华菱钢铁的合作,被业内称为“红网模式”,而这无疑是红网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个关键。

有了资金的红网,并没有得过且过,而是加快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率先实行企业化改造,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使其机制更符合商业化的规律。2002年正值互联网寒冬,红网几乎与商业网站在同一时间开拓了手机无线业务。无线业务是中国商业互联网在寒冬中的根救命稻草,成就了之后辉煌的未来。红网作为地方新闻网站,当时本无生存压力,却也选准时机切入了这个市场,成为唯连续六年盈利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

红网的“红辣椒评论”,是地方新闻网站中第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栏目。熟悉红网的人都知道,办这个栏目的不是什么高学历的大学生,而是个当时已46岁的普通农民,没有完整的学历,没受过系统教育。但正是这位农民把“红辣椒评论”做成了中国网络媒体的个品牌栏目,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奖等荣誉。

很难想象当时做这个决策的领导要承受多么大的风险,迈出多么大胆的步。这切,没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团队是做不来的。红网之道,正是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步步紧追不落人后的创新能力。

红网之人

2010年夏天在参加河北省网络行的时候,见到了红网总编辑舒斌,结伴走遍了大半个河北,一路相谈甚欢,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他身上,官员、媒体人、商人等气质形成了很奇妙的和谐共生状态。不管是谈到网络媒体的传播效能、红网的市场开拓,还是坚持主流媒体舆论导向等话题,舒斌都能谈得入情入理,客观实在,见识非凡。

从他的言谈中我感觉到,红网的成功之道除了勇于创新外,还有耐心坚持、善于修正、切合实际、紧跟潮流等。纯粹的官员、媒体人或商人,是难以做到这些的。网络媒体是发展迅速的新生行业,前无先例可循,需要有既能坚持原则,又具备市场意识,还熟悉传播规律的人来做,所幸的是,红网成功地聚集起这么群人,开创了番事业。

翻开《红道》这本书,看到里面有很多网友所写的文章。那些来自各行各业的红网用户,把十年来对红网的感情都倾注到文字里,读来令人感到非常温暖。最近几年我关注红网比较多些,发现这个网站坚持走的是草根路线,团结切普通网友,共同为红网发展添砖加瓦。近十年来互联网上刮起的那股“草根风”,红网一直都深深地扎根于其间,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一篇:打造优秀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 下一篇:中国数字农村网受邀参加农业部课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