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被植物在绿化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9 01:42:52

浅谈地被植物在绿化中的作用

摘要:绿色是城市的生命,发展城市绿化既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环境绿化建设更显得日益重要,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创建森林城市是绿化工作者的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地被植物在河道绿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地被植物;绿化;作用

城市绿化中应用的地被植物,是指一些植株低矮、枝叶密集、具有较强扩展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且抗污染能力强、易于粗放管理、种植后不需经常更换的植物,它既用于大面积平地或坡地的覆盖,也可用于林下空地的填充。地被植物具有防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防止表土被冲刷等显著生态功能及绿化景观效应,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其中,木本地被树种特指那些低矮的灌木、藤木及竹类等不同类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河道绿化植物配置中作用非凡[1]。

1地被植物的种类

狭义的地被植物一般指低矮的植物群体,能覆盖地面,不仅有草本和蕨类,也包括一些小灌木和藤本。均具有植物低矮,枝叶繁密,枝蔓匍匐,根茎发达,繁殖容易等优点。地被植物一般分为草坪地被和特殊用途地被植物。文章主要讨论草坪地被。通常用作地被的是多年生植物,其中又以宿根种类为主,一、二年生植物存活时间短,很难与杂草竞争,所以只少量使用或种植在永久性的多年生植物之间,作为“填充物”。

2地被植物的作用

地被植物是河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提高绿化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增加植物层次,丰富河道景色,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由于叶面系数的增加,在减少尘埃与细菌的传播、净化空气、降低气温、改善空气湿度等保健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并能保持水土、护坡固堤,减少和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因选用的植物品种繁多,有不少种类如麦冬、万年青、留兰香、金针菜等都是药用、香料的天然原料,在不妨碍绿化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增加收益,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具体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和环境资源

城市绿地中设计组成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群落相比,它的地上和地下分层性更为明显。乔木和灌木下栽植地被植物后提高了绿视率,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指数,还可吸收上层乔木、灌木未能吸收的能量,尤其是太阳光能;地被植物根系浅而庞大,能疏松表层土壤,调节地温,增加腐殖质,对上层乔灌木生长有促进作用。所以,地被植物配置适当,空间和环境资源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2]。

2.2 丰富群落层次,提高景观效果

可作为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它们有不同的叶色、花色和果色,在不同季节会显出不同效果。植物美最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叶色,绝大多数植物叶的叶片是绿色的,但植物叶片的绿色在色度上有深浅不同,在色调上也有明暗、偏色之异。这种色度和色调的不同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不同。叶色深绿的常春藤、麦冬,黄绿色的鸢尾,开紫花的二月兰、开黄花的蟛蜞菊、开粉红色花的红花酢浆草、开白花的葱兰等等,成片栽植,在不同季节犹如为绿地铺上彩色的地毯,与上层的乔灌木不同季相配合,不仅使得群落层次丰富,也为景观效果增色不少。

3地被植物在河道绿化的应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3.1地域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比较大,气候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地理区域的不同,地被植物的生长类型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种植地被植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当地的各种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遵循地域性原则,就要把乡土植物作为主要的种植对象,这些乡土植物在长期的生长中,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植物的生长性状已经趋于稳定,另外,种植乡土植物,更加符合本地特色,地域风情更加明显。

3.2功能性原则

按照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绿地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绿地类型不同,需要的地被植物也是不同的。例如,适合小朋友游玩的绿地,往往都是一些低矮的植物,色彩非常鲜艳,无毒害无刺激,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工厂或者矿区附近的绿地在选择地被植物的时候,就应该选择那些生命力顽强,适合粗放型管理的植物,这些植物还要有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的作用。对于同一块绿地的不同位置,也要根据功能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如果是在林地附近,就要选择适合阴湿环境的地被植物;在道路的旁边,就要种植能够不怕污染,生长比较整齐的地被植物[3]。

3.3科学性原则

在城市的绿化过程当中,种植的地被植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生长规律,具有科学性。遵循科学性原则,就要把保护生态平衡作为绿化的前提,选择地被植物的种类时,要看其是否可以优化生态环境,另外,选择好的植物种类,还要适应河道绿地的自然环境。遵循科学性原则,要坚持生物的多样性,在符合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尽量种植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兼顾每一种地被植物的类型,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使河道绿地的生态系统丰富多彩、结构层次繁杂。

3.4美观性原则

河道的绿化建设是一项艺术工程,必须符合美观性的原则。在进行地被植物的层次安排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河道艺术的审美规律。可以根据植物色彩的不同,开花时间的先后进行科学地安排,确保我们看到的河道景观错落有致、动静结合。在贯彻美观性原则的时候,一定要使选择的植物符合不同季节的变化,利用这些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绿化景观,促进河道绿化的观赏效果。

4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绿化的主要目标就是进一步改善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设生态河道。在河道绿化工程的建设中,地被植物虽然得到广泛地推广和使用,但是在选择地被植物时,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不是随便哪一种地被植物都可以在河道中被种植。在地被植物的应用过程中,必须符合河道的布局要求

以及河道建设的艺术规律,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4]。

4.1地被植物在道路两边的应用

在道路的两边种植地被植物,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依据道路4周的环境和道路的横向距离,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生长整齐的地被植物,进行种植,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由于温度和季节更替的影响,地被植物的变化比较大,这样就会使单调乏味的道路,变得充满勃勃生机[5]。种植地被植物以后,还可以衬托出道路的宽度。

4.2地被植物在建筑物旁边的绿化应用

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绿化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建筑物一般都是棱角分明,规划整齐,色彩比较单一,需要植物进行衬托和软化,才能唤醒建筑物的生机和活力。在选择建筑物旁边的地被植物时,一定要和建筑物的大小以及建筑物的颜色协调好,产生一定的美观效果。例如:对于灰白颜色的墙体,一定要选择深绿色或者红色的植物与之相适应;在建筑物的南面,适合种植一些喜光的地被植物[6]。

4.3地被植物在坡地的应用

地被植物在坡地或河岸种植,其目的主要是保持水土,防止雨水对土地的冲刷,还起到了美化坡地环境的效果。在这种植的地被植物,一定要有发达的根系,枝叶茂密,有一定的观赏性。例如,爬山虎、鸢尾草等。

结论

目前,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所占比例极低。如果在城市绿化中综合开发和利用地被植物,因地制宜地把树木、花、草、地被合理搭配,可充分发挥地被植物对地面的装饰作用,有效提高绿地覆盖率,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合理选种地被植物,为构成欣欣向荣的城市田园风光,形成自然式城市绿化布局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宋丽仙.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北京农业,2013,15:62-63.

[2]孙宁宁. 城市河道绿化景观建设初探——以天津海河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3,07:132-133+81.

[3]庄彩云,王兴超,董莉莉. 地被植物在济南国际园博园中的应用[J]. 农学学报,2013,09:35-39+78.

[4]王慰娟. 节约型绿地建设中地被植物应用探索——以福州市为例[J]. 中国农业信息,2013,15:217-218.

[5]郭振明,孙晋梅,邬学清. 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中地被植物选择与应用形式[J]. 现代园艺,2013,02:143.

[6]杨连喜. 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配置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3,03:123.

上一篇: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应用论述 下一篇: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