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

时间:2022-09-29 01:41:28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均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首先,阅读有助于积累语汇。要使学习者的交流用语丰富,作文精彩、流畅,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地阅读,广泛地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对于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他们易接受新事物,广泛地阅读就可能见到许多“新鲜词”,久而久之,就记住了。

其次,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心,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剖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则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增进者、引导者”。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还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头脑,经常比较、琢磨,养成习惯。在必要时教师给予点拨。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剖析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绪的共识。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遇,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盛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理,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词汇丰富了,语感增强了,并具有一定语言审美感,那么说话、做文章就容易通顺,就有可能写出精彩美文。正如前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语文教学中,知识来源于实践,阅读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 吉林省乾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巧投学生所“好” 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