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教育

时间:2022-09-29 01:15:29

浅谈和谐教育

【摘要】和谐教学法是一种愉快而高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是指运用一些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愉快、高效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之中的愉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何谓和谐? 在词典中,"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在当今社会,"和谐"就是指协调、团结、合作等意义。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从这句话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怎样做到这些--用和谐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是真正实施上述问题的关键。

所谓和谐教学法,是指运用一些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之中的愉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运用和谐教学法能融洽师生关系 ,开发学生的右脑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它一改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他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都有较强的教学作用。和谐教学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博采古今众家之长,吸纳中外先哲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不但能优化育人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大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素质。

就课堂教学来讲,所谓教学法,就是是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丰富新颖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谐教学法能较好的达到上述要求。本人认为实施和谐教学法,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自主、创新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教学观

改变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把师生放在平等参与、学习、竞争中。在课堂上,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课堂气氛则得以愉悦和谐。

2、 教师要树立"多重角色"的观念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咨询者、鼓励者、甚至是参与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管理者。教师的位置摆正了,教学才会取得成效。

3、 教师始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主教育。教师的主导教学与学生的自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学生自己的因材施学结合起来,达到"师生--生生--师、生、教材、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融洽的、能产生强烈共鸣的和谐课堂氛围。

4、教师要始终充满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面向全体,不放弃一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是付出更多的关爱,给予宽容、耐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去衡量他们的学习,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错误,并从错误中得到反馈,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A、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获得新知,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学生自己确定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兴趣、具备思考价值而且符合认识水平,这样的任务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便能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

B、引人入胜的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题教学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实施和谐教学,可采用"借助音像手段导入新课","用故事、谜语导入新课","从前后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鲜明生动的课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实施和谐教学法的基础。

C、在"自学讨论"这一环节上,教师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各种感官去参与活动,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去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循循善诱的民主气氛,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从"不敢问"、"懒得问"到"敢问"、"乐问",再到"善问"。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首先不轻易作评价,而是在多次启发诱导下,再耐心给予解答,鼓励学生大胆提有新意、新奇感的问题。让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的主动性,并促使其向高层次发展。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D、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逐渐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品质也会不断加强。在"和谐"理念下,科学地促进教与学的"合一"关系。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教师旨在"激励——唤醒——鼓舞",重点放在"引导——诱导——指导——辅导"上,学生旨在"乐学--会学--学会",重点放在"好学多思——发现探索——吸收消化——迁移创造"上。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教学相长。在"交流——反馈——再交流——创造——发展"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习与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E、以"愉悦"为切入口,借助"活动"来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尝试学"、"尝试说"、"尝试做"、"合作议"、"教师导、学生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以能力为中心的质量观,以活动为中心的发展观。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是平等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自由讨论,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与此同时,教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送给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帮助他们学会学习,让他们能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判断、去考虑,用语言去表达,用心去感悟。

使用和谐教学法一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和品质全面发展,同时创造和谐的学习交流环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树立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机会。我们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勇于创新,寻求和谐、愉快、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具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上一篇:追求政治课教学中例证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如何树立学生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