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略读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29 11:43:29

浅谈语文略读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识略读教学的地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力求改变传统的略读课文教学,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气氛,学会自读、感受阅读。

一、依托提示,凸显重点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我们可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二、突出主体,放手合作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这一点显得犹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是指导者,应在教学中发挥引导的作用,调动课堂中的多种因素,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前提下进入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巩固已解决的教学问题,进一步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让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组织,简化教学

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简化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加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组织学生自学。在组织学生自学时,又可分几个步骤:自学--小组合作交流--组织全班交流--提出疑难,全班解决。

进行这样的自主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而且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略中有精,领悟方法

略读是一种与精读和浏览并列的阅读方法。略读课文中并不排斥精读,因此我认为略读课文中可以略中有精,培养学生掌握一系列学习课文的方法:质疑问难法、合作交流法、情感对比法、知识迁移法。

五、读法训练,紧扣目标

略读课文因为教学中不做细致的咬文嚼字,而更多的是强调省时与速读,强调理解上的“粗略感知”与“抓住重点” 。根据教材特点,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训练:

1.浏览式阅读。

只求了解大体内容而不顾细枝末节,不阅读全文就能掌握材料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重在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2.寻找式阅读。

寻找式阅读是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所提示的问题寻找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整体性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寻找信息。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

3.速读式阅读。

速度式阅读是对于课文从整体上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速读的主要程序是了解文章题目、人物(景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景物特点)、自己的感受体会等。要让学生把握略读课文的大意。

4.摘录批注式阅读。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文本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

六、课后延伸,承前启后

从学习内容上来看,略读课文承接了精读课文的学习主题,同时又连接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或习作练习的相关内容;从学习方法上来看,略读课文承担着从精读到自读的过渡任务,应逐渐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自读。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整合相关内容的其他文章来进行广泛阅读,拓展视野。

2.许多略读课文都是名家名作的一个节选,在教学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结合教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4.引导学生在品析课文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和文章写法,并读写结合,运用到习作中去。

多种形式的延伸,不仅发挥略读课文单元延伸功能,而且发挥它课外、校外延伸功能。课外拓展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上一篇:训练观和传授观的差别 下一篇:把作文教学贯穿到古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