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抢金战”能赢吗

时间:2022-09-29 11:19:36

中国大妈“抢金战”能赢吗

2013年伊始,已经闪耀了12年之久的金光逐渐暗淡,金价从每盎司1600美元连续上演了“三级跳”,最低探至6月份的每盎司1178美元,跌幅高达25%。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国人捡“便宜货”的行动。“中国大妈”集体出手,大批赴境外抢购黄金制品,成为了“五一”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人民网援引的数据称,自金价4月下跌的10天内,内地投资人鲸吞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但出现在“中国大妈”对面的对手是以高盛为代表的华尔街资本大鳄,其“将黄金做空到底”的行动与“中国大妈”上演了一场“多空对决”,“中国大妈”在这场黄金战役中会赢吗?

要判断这场战役最终的赢家,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黄金价格的驱动是否主要由通胀决定?

规避通胀一直是中国投资者购买黄金的重要理由之一,在投资渠道相对匮乏、股市低迷、房地产限购的环境下,黄金成为了大家抗通胀的投资首选。

不可否认,黄金自古便有货币属性和保值的功能。根据西方《旧约》中记载,古代一盎司黄金能买到大约350块面包,而当今一盎司黄金大约还是能买到这个数量的面包。从几千年的历史来看,黄金的保值性毋庸置?疑。

但从长期来看,其投资增值属性很弱,这点经过数千年历史已经被证明。不过黄金长期的保值属性也伴随着短期的投资属性,于是出现了黄金牛市与熊市的交替变换。

从最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来看,国际黄金交易史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两伊战争,黄金价格第一次达到800美元/盎司上方之后,黄金市场曾经历了20多年的熊市,直到2005年前后,黄金价格才从400美元/盎司上下再次起步,到达最高点1923美元/盎司,掀起了一波牛市行情。

从全球性通胀严重的2006?2011年的5年间,按照年均通胀8%的复合比例来计算,对应物价上涨比例为60%左右,而此期间黄金价格从500美元/盎司上涨到1700美元/盎司上下,涨幅2倍以上,远超物价上涨幅度。黄金的保值属性被投资属性所替代,投资人购买黄金的驱动因素已经不仅仅是规避通?胀。

如果说在2006?2007年严重通胀的环境下,投资人购买黄金是以保值为主要目的,那么,在2008年以后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经济长期低迷,投资环境及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恶劣,世界经济体纷纷启动印钞机,从而造成投资人对未来通胀及投资收益悲观的预期才是催化黄金牛市的真正要?素。

所谓“乱世买黄金”,投资人的大肆购金,其实是他们对经济预期悲观和其他投资品种回报率低下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

在巴顿比格斯的经典著作《对冲基金风云录》中引用了一家权威贵金属研究公司的数据,黄金价格长期的上涨与资本市场收益率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其负关联度高达88%以上。

目前,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及美联储QE(量化宽松)政策将于明年年中退出的事实,美元指数将呈现出中短期走强的趋?势。

与此同时,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企业业绩的不断好转,伴随着美国股市再创历史新高,使得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在显著增强。

可以说,即便短期再出现通胀,黄金价格也很难再度呈现之前的辉煌,或许经历了一轮黄金牛市,金价重回理性的周期将正式到来,接下来可能又是一轮熊市。

从2012年开始,索罗斯大肆做空黄金,高盛也随即加入了做空队伍,资本市场的大鳄又一次集体行动。

“中国大妈”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加入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结果或许早已注定。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私人银行如何应对财富传承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