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气,没人在乎我

时间:2022-09-29 10:12:04

【摘要】

我是空气,没人在乎我

如约,一位母亲领着儿子来到我的工作室。母亲是个中年妇女,穿着简朴,黑黝黝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尽管她面带笑容,但双眼却流露出焦虑。瘦长的儿子约摸1.70米高,稚嫩的脸蛋有几分孩子气,眼神游移不定,或低头,或侧脸看妈妈,少言寡语――又是一个内向型的男生。“你把心里事讲给老师听听,让老师开导开导你。”妈妈看着儿子,用手抚摸着儿子的肩膀,急切地说。男孩静静地坐着,没有反应。“小伙子,读几年级啊?”或许面对陌生人,男孩缺少交流的勇气和习惯,我主动发问。他依旧无语。于是,我改变交流的方法。“来,第一次认识你们,很高兴,握个手吧。”我先与妈妈握手,再把手伸向男孩。他感到意外,迟疑了一下,伸出右手,慢慢握住。他的手有点凉,我特地多握了几秒钟,还稍微用了一点力。这是一种肢体语言的交流,能让对方感到温暖和力度。当我们松开手时,他正面看了我一眼,又低下了头。我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变化。“你与我交谈,妈妈可以在这儿旁听吗?”我征求他的意见。青春期的孩子有心事,常常不想让爸爸妈妈知道。他又看了我一眼,点点头,表示不希望妈妈走开,这表明他与母亲有良好的信任关系。或者,他害怕与我单独交谈,让妈妈做伴,有安全感。“今天,你来我这儿,自己愿意吗?”他点点头。“你知道来这里干什么吗?”他还是点头。这孩子用的全是肢体语言,就是不出声。急有用吗?与陌生人交流得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吧。“妈妈知道你的心事吗?”依旧是点头。“那请妈妈说一说你的事,好吗?”他看看我,又看看妈妈,终于蹦出一个字来:“好。”脸上也露出一丝轻松的神情。“他前天在家里喝农药。幸好被我及时发现送医院,‘捡’回了一条命!”妈妈话音有点颤抖,他却显得很平静。“初中生自杀?”我心里咯噔一下,“为什么?”一边想,一边焦虑地望着他。而他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让我平静了下来。“来,小伙子,咱们再握个手吧。”他看着我,有点惊讶,慢慢握住了我的手。“孩子,你命大,死里逃生。应该庆贺。”听了这话,他的嘴角动了一下。“你真的不怕死吗?真死了,就没你了,就回不来了。死前想到这些吗?”我问道。“没。”又是一个字的回答。“一时冲动,喝下农药。妈妈发现,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和洗胃治疗的时候,你怕不怕自己真死了?”“真的好怕。”他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看来,这个孩子并不懂得“死”意味着什么,也不想真死。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为什么要寻死呢?我与母子俩讨论起这个问题。妈妈开始讲述孩子的成长环境:“我家住在鄱阳湖边,世代务农。父母生了三个女儿,我是老小。因为没有儿子,父母帮我找了个入赘的老公。孩子他爸是个外乡人,没文化,人挺本分,也很勤劳。一年后,生了这个儿子。一家五口,平平淡淡地过着日子,我很满足。可是,孩子他爸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总觉得自己‘嫁’给了女方,心里别扭,经常吵着要外出打工。吵烦了,我就同意他外出打工,去了宁波。夫妻长期分居也不是个事儿,孩子两岁时,我也去了浙江。儿子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他小学快毕业时,外公生病去世了,从此与外婆相依为伴。或许孩子从小孤单惯了,话少,不喜欢与人交谈。初中住校后,虽然同伴多了,但谈得来的朋友很少,整天闷闷不乐的,学习成绩也一般。今年春节回家,我与他爸商量,为了照顾孩子和我母亲,我留在家里,让他爸一人外出打工。可能是多年离开儿子,他见了我也不亲,心里话不告诉我。着急。”妈妈说着说着,眼睛开始湿润了。儿子很规矩地坐在一旁,头微微低着,偶尔抬头看一下妈妈。其实他一直在仔细地听妈妈述说。“你希望爸爸、妈妈、外婆都关爱你,是吗?”我问男孩。他看着我,点点头。“你希望老师经常关心你,是吗?”我又问他。他的眼睛放亮了,频频点头。“你希望同学主动关照你,跟你说话,找你玩,是吗?”我继续问道。“是的。”他重重地回答。孩子内心渴望与人交流,只是不懂得交流的途径,不懂得寻找交流的对象,不懂得体验交流的乐趣。“你想知道此时此刻,陈老师与你交流的心理感受吗?”他好奇地睁大两只眼睛,望着我,点头:“想。”“孩子,两个人谈话,交流,不光是靠声音,还得用眼神。记不记得‘眼明心亮’这个成语?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这既是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也是为了用眼传神,敞开心扉。”说着,我站起来,走向他,拉着他的手,一同来到窗前。我问他:“窗外,你看见了什么?”他说:“外面有树,有人,有太阳。”“很好。”我一边应答一边立即拉上窗帘,再问:“能看见窗外的景色吗?”他摇头说:“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了。”“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俩交流时,你低着头,不看我,把心灵的窗户紧闭着。陈老师很着急,很难受。心里总在想,我怎么才能取得你的信任,让你乐意把心事讲出来?“孩子,刚才你妈妈讲家里的事情,讲你的成长,特别讲了她多年在外打工造成的母子长期分离,如今为了你,妈妈回家了,你却不亲妈妈,没话跟妈妈讲。你发现了吗?妈妈内疚,妈妈难过,妈妈流眼泪伤心了。”儿子惊愕了,立马盯着妈妈的眼睛,似乎想看个明白。“刚才你妈妈讲话,你一直没看妈妈的眼睛。所以,不知道妈妈伤心流泪了。”孩子的眼神,传递出一丝感动的信息。顺着他的态度与情感变化,我试着探求他的“心结”所在。“我理解你的孤单、孤寂和孤苦。你喝农药,一定有理由。或许理由还很充分。是吗?愿意把这个理由讲给陈老师听听吗?”或许缘于一种亲近,或许缘于一种理解,或许缘于一种宣泄,他终于打破了沉默,慢慢地向我倾诉压抑在心头的故事:“在家里,由于爸爸妈妈远走他乡多年,从小我就缺少父爱和母爱。而春节那几天的团聚也没能加深亲情,彼此像个陌生人。说什么呢?有什么话好说呢?人很近,心很远。天天上学,老师表扬好生,批评差生。好生差生,老师都放在心上。我是一个中等生,得不到表扬,挨不上批评,连课堂提问都没我的份。我是空气,是一个被遗忘的人,没人在乎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让我吃惊的理由。“好生”在老师心里,“差生”在老师眼里,大量的“中间生”因为“不会出事,管不过来”而被老师忽视了,淡忘了。一个不被他人尊重、关心的边缘人,活着的价值何在?十几岁的孩子,想不明白,看不到未来,于是,稀里糊涂走向了歧途。“我是空气,没人在乎我。”这是孩子的一种心理体验、情感体验。“你感觉到我这儿的空气怎么样?”我问他。他左望右看,似乎没发现异常。“你再多深呼吸几下。”他真的深深吸气,缓缓吐气好几次,然后说:“有点凉的感觉。”我笑笑说:“其实空气无时不在。只是我们平日熟视无睹,没有关注它罢了。在乎也好,不在乎也好,空气都默默地存在着,不声不响地奉献着自身的价值。没有空气,人能活着吗?树木花草能生长吗?猪鸡牛羊能繁殖吗?”不必讲大道理,只需摆清事实。“老师,我错了。”他用一双真诚的眼睛望着我。“孩子,不怪你。”我说道。真的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大人对这些留守儿童关爱太少,引导太少。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当他们遇到成长烦恼时,我们没有及时、主动、热情地与他们交流、安慰、帮助啊!我又伸出了手去握他的手。这次,他主动配合。“他人在乎不在乎我们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是否在乎自己。来,你把左手伸出来。看过手相吗?”我对男孩说。妈妈一直在看着听着我俩的交谈,没有插话。而当听到要给她儿子看手相时,她很感兴趣,催促儿子把左手掌赶快打开。她知道,看手相,就是通过看手的形状和手掌的纹理,去推测人的命运好坏。“你知道手上有哪些线吗?”男孩问我。我愕然,摇头,无言语。妈妈却抢着说:“有生命线、事业线和爱情线。”我笑了笑,说:“来,孩子,把左手握成拳头。”他照着做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你的生命,你的事业,你的爱情,全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还用得着别人看吗?别人能看得清楚吗?”这番话让母子俩恍然大悟。他俩都轻松地笑了。“那天,你怎么会想到喝农药呢?”话锋转回男生的心结。经过一段相互交流,我们相互取得了信任,男孩也变活跃了,消除了陌生感畏惧感。他想了想,讲出了事情的缘由:“有一天,闲着无事看电视,电视里正播放着一条关于一个初中生喝农药未死的新闻。那个初中生很调皮,成绩不好,总挨爸爸的打、妈妈的骂。他受不了,赌气喝了农药。被发现送到医院,医生说,那农药是假的。父母害怕儿子自杀,从此不敢打骂儿子了。电视里的初中生开心了。”天哪!孩子从电视里接收什么样的能量?农药是假的,喝了不会死。喝假农药,成了改变父母态度的法宝,会引起关注,带来快乐?这就是这个孤独苦闷且内向的“留守少年”彼时彼地的真实想法!于是,他模仿那个初中生,也喝农药,期盼大家关注他,在乎他。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懵懵懂懂做出这种事来,我们能责备他吗?我问妈妈:“你家的农药会是假的吗?”“不是假的。那是夏天买来打棉虫用的。因为用过,农药只剩下一点点。孩子喝得少,发现早,抢救快。要不,他就没命了。”儿子看着妈妈,听了这番话,显得很害怕,脸有点变白了。“孩子呀,不是所有的农药都是假的。喝真农药会死人的。”男孩连连点头。“这件事发生了,就让他过去了,不必翻来覆去再想它。不就是摔个跤吗?爬起来,再往前走就是了。”他认真地听着。妈妈也连连点头。“老师,我记住了你的话。”男孩第一次主动回话了。看来,“心结”初步打开了。分别前,我握着他的手,送给他三条心理调节建议:一是与人交流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想得到别人的在乎和尊重,你首先要“在乎”别人,尊重别人;二是与人交流时,你要学会发现、感受他人其实是“在乎”你的,关爱你的;三是与人交流时,你别老等着别人来“在乎”你,你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在乎”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交流也好,“在乎”也好,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

上一篇:地方高校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当前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