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细节 享受绘本

时间:2022-09-29 09:36:27

摘 要: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它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良好载体。绘本教学既可以培养幼儿对图画与文学的审美情操,又可以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学习行为,还能促进其社会化情感的发展。当前,绘本阅读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走入幼儿园和家庭中,但绘本阅读真能像传统意义上的图画书一页一页翻看边讲边看吗?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绘本,达到最佳阅读效果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绘本阅读;细节;情感

什么是绘本?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日本儿童文学出版专家松居直作了非常形象的注解:“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文字×图画=图画书。”顾名思义,绘本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它具有贴近幼儿生活,兼具艺术性与文学性,文字与绘画美妙结合的特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儿童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和家长必须教会孩子学会阅读,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大班幼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即将升入小学学习,在阅读上表现为从以图为主的读物向以书面语言为主的读物发展,阅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而绘本是孩子喜欢阅读的最好媒介。

一、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在阅读绘本时,我们不急着翻页,而是让幼儿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幼儿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我们可以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上挖掘绘本的细节。

比如,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封面上是一只花格子的大象。“咦,大象不都是灰色的吗?世界上怎么有彩色的大象呢?”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多数图画书的封面都是取自正文里的一幅图画,但也有的不是。绘本《外公》封面上是一个小女孩紧紧依偎在外公身边,两个人驾着一辆车顺坡而下,后面还有只狗紧追不舍。这是书中并没有的场景,但读完这个泪水沾衣的故事后,谁都会想象得出这是外公生前与女孩游戏的一个场面。这样的封面,需要你读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遍。

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黏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因其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使用,所以叫“环衬”,也有人形象地称其为“蝴蝶页”。书前的一张叫前环衬,书后的一张叫后环衬。环衬是最容易被人漏看的一页了,只有孩子一般不会漏过环衬。如:《隧道》是英国超现实主义图画师安东尼・布朗最饱受争议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前后环衬画面的背景是相同的――左边是花卉图案的墙纸,右边是红色的砖墙,分别象征了书中的女孩和男孩。问题是,前环衬花卉图案墙纸下丢着一本童话书,而在后环衬,这本图画书跑到了红砖墙的下边,与一个足球靠到了一起。孩子一般不会漏过环衬。英国学者莫拉格・斯泰尔斯在她与维克托・沃森合著的《说说图画书:图画文本与小读者》中说,当她给一个小女孩读这本《隧道》时,小女孩一眼就发现在后环衬上,妹妹的书和哥哥的足球并排放到了一起。她问女孩:“为什么作家在前环衬没有画上一个足球呢?”女孩回答道:“最后两个人好了呀……开头两个人不好。”

绘本的环衬绝对不是多余的,它与正文故事息息相关。前后环衬遥相呼应,有时还会升华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外一个结尾。《我们去猎熊》说的是一家人又蹦又唱地去抓熊,结果熊没抓到,一家人倒被熊追得落荒而逃……它的前后环衬是同一个场景,都是一片看得见熊洞的海滩。但前环衬风和日丽,远处有帆影,天上还有海鸟在飞翔;而到了后环衬,不但天变黑了,帆影和海鸟也都看不见了,只有一头孤零零的熊失落地走在阴霾满天的海滩上。本来读者还在担心门外的熊会不会破门而入,这下放心了,熊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偶尔,画家还会在环衬上与孩子们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考考孩子们的眼力。弗吉尼亚・李・伯顿是美国图画书最伟大的先行者之一,她在传世名篇《小房子》的环衬上,就埋伏了一个小人――小房子伫立在山丘上,它面前不断掠过的是象征时代变迁的交通工具。先是骑马的人,然后是马车、独轮车、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注意看,第二行最右边有一辆汽车停在那里,一个人挥着帽子正在那里跺脚大叫呢!找到了吗?

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大卫去上学》的扉页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一位穿着红色高跟鞋的女老师双手交叉地站在讲台面前,尽管她的脸没有出现,但我们看得出她是彻底生气了。淘气的大卫这回在学校里闯了什么祸呢?读者还没看故事,就已经为大卫担起心来了。扉页,给我们第二次阅读的乐趣。

在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通过细节的刻画隐藏线索,使主题更加鲜明,情节更有趣味。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上街买牛奶的经历:躲闪自行车、摔破膝盖……故事的结尾是小女孩妈妈等在巷口,然后和她一起朝家里走去的背影。那回到家里小女孩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封底上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小女孩和婴儿在喝她买回来的牛奶,她的一只脚搁在妈妈的腿上,两个膝盖都贴上了创可贴。

引导幼儿关注绘本时,要让幼儿自己翻书寻求答案。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个游戏过程,孩子是寻宝者或者发现者,而书中的细节就是宝藏。大班孩子的逻辑性思维逐渐发展完善,他们比我们成人更细致,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细节,引导大班幼儿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这样孩子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体验到了阅读的趣味。

二、情感体验,解读绘本

在开展绘本阅读前,首先我会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情感体验的能力来筛选绘本。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天才,他们用直观的方式,通过调动人的最原始的感觉系统――看、听、想,感同身受。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直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幼儿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孩子,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声情并茂地给孩子去演绎这个故事,使孩子们在听、看的过程中感受理解绘本。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感到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可以给人一种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大班幼儿自主意识变强了,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有自己对绘本人物的评价,从而产生移情现象,引起情感共鸣。我们可以设置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表演经验,而且绘本内容对话运用比较熟练,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这个过程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拓宽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让孩子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孩子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一次的阅读活动中。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孩子打开绘本阅读大门的钥匙,能促使孩子下一次更主动地进入阅读活动。

三、图画欣赏,感受艺术

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中的图画不仅传达出文意,还呈现着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具有一种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和谐、完整。所以对图画的欣赏和深入,尤为重要。绘本中的图画多数由大师级的画家进行诠释,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艺术表现技法和手法。有铅笔画、蘸水笔画、水彩画、油画、亚克力颜料画等,还有照片、拼图以及电脑制作等,这都是一幅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可以绘本为媒介,让孩子去接触艺术,激发他们的艺术细胞,触动孩子的审美情感。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就是一个让孩子直面死亡的故事,这本绘本的图画家就是用浓烈的油画、挂擦、单一的色彩,让读者体会到了小男孩失去亲人的悲痛,又从另一方面释放了人们压抑的情绪。《嘟嘟和豆豆》里面的水彩画面美丽得让人心颤,它充满了幻想、优雅,抒情如歌,让人无法不爱上它。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的绘本《夏日海湾》,用充满韵律感的散文和美丽的水彩画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悠闲又神秘的小岛生活,特别是它的画面着重放在了光影与色彩的变化上。还有绘本《钱鼠来了》,故事内容有趣,而且里面的图画就是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有很大的艺术欣赏价值。

我在组织这样的绘本时,并不是只用一次教学活动就把绘本内容结束了。在组织完绘本中的故事后,我分析绘本中的图画,进行艺术提炼,再组织第二次艺术活动。比如《钱鼠来了》,第一次教学侧重故事情节及角色的有趣性、表演性,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在边说边做动作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理解。用动作模仿阿强瘦弱时被摔倒在地,模仿阿强瘦弱时发出的声音和长得强壮后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仔细体会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在体验中既感受到这一动作所带来的乐趣,又充分发挥了想象,大胆地将故事表演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教学中,我着重从美术欣赏角度让孩子去欣赏、发现绘本中一幅幅剪纸作品,体验剪纸作品的艺术美,如对称、夸张、规律性等,以及表现手法的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镂空与留白等。让孩子们不仅享受到绘本故事的趣味性、教育性,更从视觉、审美角度享受了艺术大餐。所以我们在让孩子阅读绘本时,不仅应关注孩子的视觉审美,还要对孩子的艺术审美进行强化。充分利用同一本绘本挖掘不同的教育价值,不仅为幼儿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一定挑战,还发展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带来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孩子们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时,必定会感受其魅力,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让美轮美奂的绘本开启孩子的阅读之梦!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21世纪出版社,2008-06.

[2]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03.

上一篇:依托“双主”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