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时间:2022-09-29 09:16:28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的、难点、重点及学生实际,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并能准确解答出的一种教学手段。有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的展现自己。

二、提问次数要适度

1.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

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研究学情,把握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若一味的问“好不好”、“是不是”等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索然无味。提问难度过大过深也不行,问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回答不上来不说,反而增大学生的压力,致使课堂氛围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2.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量”

课堂提问要问得适时,问得巧,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

1. 提问要有梯度

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在提问时教师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逐段深入,做到有“梯度”。如在教学《变色龙》时笔者是这样设置问题的:(1)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怎样?(2)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3)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4)是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5)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

2.提问要有连续性

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如教《谈骨气》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连续性问题:⑴什么是骨气?怎样才算真有骨气?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⑵作者运用了那些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这些论据有什么共同点?⑶在今天,怎样做才算真有骨气?请举事例说明。通过这些连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提问要选准角度

1.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如在讲《山中访友》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直接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想象:“作者到山中访一个怎样的朋友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后一个个举起了小手:“作者到山中去访一个世外高人,他的武功天下第一”,“去访一位得道的高僧,听他讲论佛经”……学生的兴趣高涨,我不动声色,让他们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求证。学生们急于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于是一个个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读了起来……。

2.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抓住突破口,有意设置问题的“障碍”。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障碍”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作者单位:725300陕西省紫阳县瓦庙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下一篇:也谈初中语文中的诗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