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英语学习分化问题

时间:2022-08-15 11:26:43

浅析初中生英语学习分化问题

入学新生在刚接触英语时,出于对这一学科的好奇,开始热情很高。但随着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具体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以致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天长日久,便由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学科的学习,这是目前中学英语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心理障碍造成两极分化

心理障碍是分化的重要原因。造成学生分化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中学一年级学生对母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相当熟悉,当他们接触一门与母语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新语种时,由于两种语言的三要素相差甚远,在接受目的语教育时,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

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语言转换过程的不适应:汉语为方块字,英语为拼音文字;汉语的字有四声,英语每个词有重音,且有连读、失去爆破、辅音同化等方面的问题;汉语的词基本上是双音节,而英语每个词的音节不一。初学者没有掌握目的语的这些特点,一部分学生常常是用学习汉语的规律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初学者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克服这种旧的认知习惯,建立新的认知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扫除心理障碍的过程。这个过程过渡得越快,外语学习效果就越好;难以克服,则掉队。

2.教师对如何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研究不够,指导跟不上去

由于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障碍,单从技术(知识和技能)上指导,矢不中的,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方法的不力,使这些本来可以争取过来的“同盟军”,没有争取过来。掉队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使掉队生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他们觉得既然有这么多人都不学英语,我何必勉强跟着学,我倒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到数学、语文上,用到这些学科上还能有点效果,用到英语上是白费时间。这种情绪一旦在班里蔓延开来,甚至会影响到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中等学生。

3.现行中学英语教材每节课的份量很重,对听说技能要求较高

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一样,不能单靠听、说这两项能力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获得,还要其他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辅助才能培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既要讲,又要引导学生练,还要考虑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很多学校甚至完不成课时教学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加课时的办法,有的采取赶进度的办法。加课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赶进度造成学生消化不良。加之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贪玩,不大动脑筋研究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及时解决,成绩便出现下滑。

4.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落伍的学生更加不适应

有的学生既已掉队,这已说明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为这部分学生接受,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和跟上队的学生比拉了一大截,要让这部分学生赶上来,不能只给他们“吃大锅饭”,要给他们“开小灶”,他们需要个别帮助。

所以,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必须给他们以特殊的照顾,用特殊的方法,其中包括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内。

5.有的学生已抱定初中毕业后不继续升学的打算,他们觉得不值得在英语学习上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此部分学生不好争取。但毕竟是少数,他们的影响力在学生中不大。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后协同班主任去做这些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多给落伍生讲一些身边有远大志向的学生的事例来开导他们。有的落伍生就是在一念之差的驱使下索性和英语“告别”的。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做些个别工作,使他们回到学习英语的队伍里来。

二、贯彻大纲不够全面准确

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是防止大面积掉队的重要措施:全面、准确地贯彻教学大纲,对防止大面积掉队有重要意义。

大纲把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目的定为打好初步的基础。把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视为实现真实交际的准备阶段,而不是要求学了英语立即用英语去进行真实的交际。

中学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就是在初级阶段要重视听说训练,在高级阶段要重视阅读训练。在初级阶段如果不抓听说训练,学生把英语学成聋哑英语,在后两个阶段便无法学下去。初级阶段重视听说训练并不意味要放弃读写训练。一些学生在初级阶段往往练了嘴皮子,但在学的时侯没有入脑入心,一动笔,则“全线崩溃”,因而落伍。

现在不少中学的英语教学迫于升学的压力,不是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而是跟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安排教学,即考什么教什么,暂时不考的项目(如语音、会话等)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纲虽然提出考试应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但因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在一些学校,口试尚未纳入英语考试的轨道上来,因而使这些学校在教学上对听说训练在表面上重视,实际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够得力;加之中学班大,学生多,教师照顾不过来,造成了当前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大面积掉队。当然,还有一些学校教师教学质量不高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总之,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我在这里微言浅析只是为了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尽可能减少问题的出现,控制分化的程度,缩小差别,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健康顺利的完成学业,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愿!

(作者单位:725000陕西省安康市初级中学)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剂 下一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