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

时间:2022-09-29 08:45:25

浅谈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教学,它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论,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即: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本节课的成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询问、讨论、沟通、交流、解释、表达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使用语言的目的。

一、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基本观点

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是以学会为中心,以任务为依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任务型阅读教学注重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语言教学的最高目的。它将阅读教学过程任务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过程,使用正在学习的英语语言,进行听、说、读、写各项交际活动,以完成贴近生活实际的任务,在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任务型阅读,学生掌握相关的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

二、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笔者在学习和研究相关任务型阅读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了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基本思路如下。

Pre-task激情导入

利用激情导入(Leading in with passion)的形式进行阅读前的话题开启,介绍阅读文章的背景和相关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背景材料,目的在于借助背景材料的引导感受内容,理解语言,体会感情,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学生具备了阅读的心理倾向后,进入执行任务阶段。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分步骤进行学习。首先通过限时的略读、寻读、粗读理解文章大意,跳过生词和难句,找出每段的主题词和中心句Topic sentence,基本把握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Scann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精读找细节

了解文章大意后,通过深读、细读、精读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对文章把握不准之处进行再推敲,或对于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获取信息,提高素养。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分段,可以全篇;或判断正误,或回答问题,或补全填词。要层层递进,梯度适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任务,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Dealing with difficult language items研读找难点

对整篇文章整体准确理解之后,还要对文章进行三次研读,针对文章中语音、语法、重点词汇、固定结构等语言难点,采取跳读、查读等形式,以个人挑战、连锁操练、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释疑解难,而教师只起引导和点拨作用。

Reading deeply for deduction 熟读做引申

经过以上深层次的理解,最后进行熟读,让学生对篇章结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整体把握,再理论联系实际,分组讨论一些评价性和探索性的问题。通过讨论,教育学生查找学习生活中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形成共识,学会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思考人生。

Post-task 展示成果

经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学习后,要把完成任务的成果向全班展示,加以扩展,展示的过程,就可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可以体裁改写,可以用重点句型造句,可以利用key words 和图片复述课文,可以采访、辩论,可以把各种事故的情形以校园剧的形式进行角色表演,模拟包扎演习等等,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文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使阅读教学的宗旨得以升华,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的最好诠释。

三、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任务型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学生因学习程度不同,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也不同,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小组的进展,让学生养成互帮互学的好习惯。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后,要积极加入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以激发学生高涨的阅读热情。

四、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学习策略

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最适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具有信息差的交流,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教师设计一项任务,要求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讨论,综合一系列活动,最终制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包括猜词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课后朗读和复述形式进行复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都有助于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新形式下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职业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