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时间:2022-05-04 10:03:20

浅谈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信息知识的重担,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和教育体系改革要求的必然科目,然而很多学生在经历了最初的信息技术学习好奇心后,不再对该学科保持兴趣,反而认为这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学习的高质量。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是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通过电脑操作演示就可以的,它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需要进行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光,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偏好“对症下药”,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并随着教学的深入,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有助于高效率教学的进行。以Fla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为学生播放一些Flas,学生很容易被这些动画所吸引,教师在这时可以问学生:“这些动画我们也可以制作,同学们想学习吗?”对于这种提问,学生是不会拒绝的,此时的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这种情境的创设同样可以在幻灯片的学习上应用。而当学生看到了自己做出来的Flas或幻灯片后,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巩固了学生的这份兴趣。

二、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

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被列为小学教育阶段必修课程,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的小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内心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较重。加之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计算机列为了“易碎品”、“禁品”,导致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敢操作计算机。教师针对这类问题,需要相学生讲解计算机的普及和实用性,对计算机的学习使用没有太多的束缚,也不要担心会把计算机碰坏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基本操作步骤以及计算在生活中的使用案例,让学生从畏惧计算机转变为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适当运用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较多的操作和记忆,但是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较为好动,不能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对于练习很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教师面对这种学生,不应强制学生练习,而是适当放松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践行一些基础的打字小游戏练习,可以设定游戏达到一定分数,可以玩一些其他的游戏,如超级玛丽、波斯王子这类键盘操作类游戏,规定游戏时间,随后再进行课堂任务练习。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键盘操作,对空格键、回车键、退出键、方向箭头键有了初步认识,而且对于鼠标移动和软件切换都有会所了解。电脑游戏的魅力会让很多学生爱上计算机,但是要适当控制游戏,不能让学生本末倒置。除去游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计算机上网,通过网络的魅力和丰富的信息浏览,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高涨,让学生有自己以后也可以制作这些网页和游戏的冲动。

四、让学生当“小老师”的角色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操作上,不同的学生因为对计算机的熟悉度和兴趣度不同,接受计算机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会因为自己很难进入计算机操作状态而自暴自弃,而这时教师若还是讲解一些基础类知识的话,将很难开展随后的计算机操作训练步骤。同样的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有很好的基础,他们对于教师讲到的知识也许早就会应用了。这时教师完全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熟练计算机结构,在“不经意”中将一些基本操作知识进行讲述,同时,让一些操作出色的学生担任“小老师”的角色,指导其他还没有进入状态的同学,以此激励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被指导学生也会在刺激下努力学习,争取自己也当上“小老师”。这样要远比教师一个个指导纠正好得多,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是带动了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可通过很多途径实现,只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上,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小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刺激下,会进一步自我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保持这份兴趣,把兴趣落实到学习中的实用之处。

【参考文献】

[1]陈逸怀《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温州市机电技工学校,2006(02).

[2]陈振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课质量》[J].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中学,2009(01)

[3]安宝生《教师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J].中小学教师自修教程

上一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下一篇:新形式下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