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时间:2022-09-29 07:42:00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摘 要:产业结构事关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形成大量文献。本文将这些文献大致分为四类: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以及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基于上述分类,本文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述,并指出了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发展至今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

产业结构事关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形成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分析

就产业结构的演进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具体而言,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增加。Kuznets(1985)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并非与之同步,综合来看,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这些国家中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Chenery(1986)认为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品的发展又可分为以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和以加工型工业为重点的两个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度、技术集约度都明显提高。在这一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具有加速趋势。当经济发展在完成工业化任务而进入到发达经济以后,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提出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弗农提出立足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循环说”。该学说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新产品开发到国内市场形成到产品出口,再到资本和技术出口,再到产品进口,再到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停循环上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提出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揭示出工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比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霍夫曼比例。该比例等于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间的比值。霍夫曼定理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贺菊煌(1991)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姜彦福等(1998)认为,我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受需求结构变动影响,同时,货运邮电业和商、饮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由原先的技术结构影响占主导地位向消费结构占主导地位转变。俞肖云(2002)认为,“十五”期间影响中国工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九五”工业经济政策的滞后影响,“十五”规划的影响,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胡乃武、王春雨(2002)认为,国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时代特征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来论述不同,周冯琦(2003)认为,目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来提高一国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背景下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认识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配置、产业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体制转轨。陈晓涛(2006)在对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知识资源和国际因素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依然莫衷一是,如何探析公认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势在必行。

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综合评价是运用多个指标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总体评价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对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另一类是对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价方法与本课题的研究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仅就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概述。

学术界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专家会议法、Delphi 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法、技术评价法)、多属性和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筹学方法(如DEA)、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系统工程方法(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对话式评价方法(逐步法、序贯解法、Geoffrion法)、智能化评价方法(如BP神经网络)等。近年来,综合评价方法又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诸如系统模拟和仿真评价方法、信息论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与灰色综合评价、智能化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等)、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交互式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交合分析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同时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成为目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新热点。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dynamics)、大道模型(turnpike theorem)、数学规划(mathematics programming)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最优控制模型、经济计量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尽管学术界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些模型仅仅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相对比较与分析,最终得出相对数值,并根据相对数值的高低评判其结果的优劣,因此是一个相对的评价。我们认为,就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而言,如果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基准,仅仅对各个地区或多个年度产业结构进行相对评价是不完善的,据此所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也是有失偏颇的。基于此,我们创新性地引入动态最优化理论,计算出最优产业结构,并将实际产业结构与最优产业结构相结合,计算出产业结构偏离指数,最终提出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经济学逻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四、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产业结构评价是统计评价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则可以视为动态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评价。已有的产业结构评价研究多数基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长期评价,而在众多的统计评价指数中,目前还缺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综合评价指数的研究。齐建国(1987)认为,需求适应性指标、结构效果指标、产业协调发展指标、资源供给适应性指标、技术进步适应性指标、外贸适应性指标、反映产业结构对生态影响的指标等七个方面可以作为评价产业结构的指标。张放、卢跃(1987)和蔡希贤、王韬(1988)对产业结构的评价与调整的数量方法进行评析,并推荐采用投入产出法来评价产业结构。施发启(1998)利用1988-1992年国家统计局编制的5张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发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提出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适当放缓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思路。李宝瑜、高艳云(2005)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年度变化失衡指数,对所有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邬义钧(2006)分别从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两方面,具体分析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并提出附加价值溢出量、高加工化系数、结构效益指数等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现有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尚缺乏经过系统论证的产业结构基准――最优产业结构,因此,如何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是准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重中之重。

五、具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除了对整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之外,学者们还针对一些产业或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其中,张孟林、王庆石(2006)认为,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这就涉及产业结构的评价问题。因此,他们以黑龙江省农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系数和产业结构熵值三个量化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变化情况及结构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发现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比例关系不协调、种植业比重过高、其他产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虽然正确但调整速度较慢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师萍(1999)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3个层次,即宏观结构合理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动态结构的合理化,并建立旅游产业机构的评价准则,然后依据准则构建出产业机构合理化的三项指标。赵敏(1999)则以水利行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水利产业结构评价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江苏省某县的水利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除对一些产业的结构进行评价外,一些学者还对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评价。陆根尧(1991)根据宁波市1992年投入产出表,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化工、纺织、机械这三个主要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较大,表明这三个主要部门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陈立泰等(2009)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分析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六、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思路

现有文献从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产业结构调整的观点支持与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与建议。具体而言,谢伏瞻等(1990)在着重研究中国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就各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关联影响、劳动密集程度等各项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提出以农业、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钢铁、铝、化工原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与通信业等七大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产业。王岳平、葛岳静(1997)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种观点(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缓解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抑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的数量调节;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题,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国风(1999)认为,要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原材料工业类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产品,支柱产业产品要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支柱”,同时要注意理顺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调整的关系。胡春力(1999)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必须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对外开放、制造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关系。何德旭、姚战琪(2008)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种效应,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实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我国学者不仅从总体上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也针对具体产业和具体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刘立力(1997)对中国石油产业结构性矛盾与成因进行探析后,认为解决重复建设,加速产业和技术更迭与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将是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吕伟业(2002)从电力增长和投资结构比例的调整、电源结构调整、电源布局调整、电网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五个方面对电力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罗松山(1999)在借鉴美国、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全球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潘力剑(2001)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成因分析后,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李红卫(2009)对德国鲁尔区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安排。

国外学者及其政府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政策。西林(1999)对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主张美国政府应该重视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如对特定产业给予补贴,实行贸易政策等。Paul Romer(1993)和Tyson(1992)等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做了理论研究,提出政府应当对企业研发活动给予补贴的若干政策建议。克林顿(1993)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是美国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韩国政府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育市场,以及出台支持韩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多个政府部门分工合作给予生物技术产业支持、积极投入资金和培养人才,形成产业集群,建立技术支撑平台等政策措施,对韩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chesnais(1983)通过研究表明,法国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综观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于产业结构进行了近乎全面的探讨,但这些研究无一基于对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化内在机理的全面、准确认识,从而也就没有文献采用精确的数理分析方法研究解决这样一个高度依赖数理分析方法的问题。相对于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最合适的?这个问题的准确求解事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必将成为产业经济学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艾伯特・赫希曼,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陈晓涛.产业结构软化的演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6(1).

[3]贺菊煌.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1991(10).

[4]胡春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J].管理世界,1999(5).

[5]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

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6]胡乃武,王春雨.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7]姜彦福,林盛等.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清

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8]李宝瑜,高艳云.产业结构变化的评价方法探析[J].统

计研究,2005(12).

上一篇:我国连锁超市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挑战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