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29 06:27:1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探讨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指向了人的全面发展,然后从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方法的指导、科学思维的养成四个角度思考在语文学科中科学类文章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通过师生对话与互动,来上出语文味,渗透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正在逐步回归,科学主义亦是语文教育所极力避免的。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科学题材的文章,就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来说吧,五篇文章,体裁各异、纵贯古今、横穿中外,既有《化石吟》这样的现代诗,又有《看云识天气》这类严谨的说明文;既有《月亮上的足迹》这样的时文,又有蒲松龄的《山市》这样的文言散文;更不乏来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科学美文——《绿色蝈蝈》。不论文体、国度、年代,这些课文都指向“科学”二字,单元说明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面对这类课文,在语文教育大举人文旗帜的时候,我们的立场怎样,我们要怎样设置教学目的、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又该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呢?

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向

我觉得要弄清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第一,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其一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二是指“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第二,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由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知识是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注重对人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张扬科学精神,在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是大写的人文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语文教育只会陷入狭隘的语言文字教育中,只会让我们的语文教育重新走上古代私塾教育的老路。

培养科学精神,不是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那只是科学精神的浅层含义,培养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敬畏之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格物这功只能在身心做”

我们不应因为张扬人文精神就反对理性剖解和抽象,更不应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相反我们更提倡持有科学态度、理性态度。在教授科学类课文时,我们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使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另外语言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滨田正秀《文艺学概念》)。所以在处理这类文章同时也不应忘记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不要将这类课文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等,而应上成张扬科学精神而满含语文味的语文课。

1.科学态度——寓于语言细节和故事中。科学态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从事科技活动的强有力的保障。它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肃认真、意志顽强、勇于创新等品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就必须好好利用好课程资源,注意挖掘细节,挖掘作家资源。科学类作品的语言自有它严谨的特性,而且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能为科学态度现身说法。于是利用好语言资源、作者资源,科学态度的培养便能在语言细节的赏析和背景故事的呈现中实现。

比如领会《看云识天气》中大量的限定性词语“往往”、“常常”等 ,《月亮上的足迹》中作者不胜其烦地出示各种数字,这些鲜明的特点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特点,同时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细节正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资源,要让学生在细心揣摩的基础上感知严谨的科学态度。

2.科学知识——再现在教学情境中。科学类的课文中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我讨论的这一单元中的海市蜃楼、蝈蝈的习性、探月过程等,很多知识应该说是比较深奥的,而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是语文教学中附带产生的,但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必然会了解到的。因此李吉林提倡的“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是较有帮助的理论。所以作为语文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学习应更多的成为一种情境,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情境,如《化石吟》对化石的了解,教师一般通过出示图片,展示示意图来向学生展示化石的形成过程,但这一切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的含义。

3.科学方法——形成于多元对话中。科学的方法能迅速帮助人们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用于观察,则全面而系统;用于记忆,能高效而持久;用于推理,严密而迅速;用于想象,丰富而合理。科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旧方法,发现新方法。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创造发明也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语文课堂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途径就在于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中。课文本身就包含着作者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而学生想要获取科学知识,必然要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文本中的作者交流才能得以实现。在对话中了解作者的研究路数、了解该如何去研究文章,而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离不开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及时评点。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过程,要教出语文味,学出语文味,重点还是在于“身心做”。

上一篇: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布莱恩·克比尔卡... 下一篇:爱尔兰高等教育战略规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