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06:18:41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年龄小,无法认识到学习拼音的重要性,加上学生活泼好动,多数小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都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趣味教学法能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有益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本文从趣味教学法的概念入手,介绍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一、趣味教学法的概念

趣味教学法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趣味教学法提倡因材施教,让学生爱上拼音学习。

二、应用趣味教学法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小学生最开始接触汉语拼音的时候,可以展示一位阿姨领着小朋友在河边的图片,河边有鹅、公鸡,进一步引出“a o e”这一教学内容。同时,告诉学生,我们学习汉语拼音对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你们看教材上的小朋友在学习拼音,我们比一比谁学得更好。小学生年龄小,普遍比较贪玩,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很好。

2.通过游戏进行拼音教学

新课标要求:汉语拼音教学必须具有趣味性,以活动或游戏方式展开教学。小学生的自制力普遍较差,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就会觉得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佳。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通过游戏引入拼音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例如,摘果子读字词的游戏,老师事先准备一些拼音卡片,卡片上分别画有西瓜、菠萝、土豆等,图片标有相应的拼音。游戏规则如下:老师拿着卡片,让学生抽取卡片,抽到卡片的学生应读出卡片背后的拼音。如果小学生能够正确读出卡片背后的拼音,老师就可以把这张卡片奖励给读对的学生。

3.通过儿歌进行拼音教学

儿歌有较强的节奏感,便于学生记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因此,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儿歌联系起来,例如,讲解单韵母“i”的发声时,老师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儿歌:“寒冷多穿衣,问好叫阿姨,教室有桌椅,事事都如意”。老师可以让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让学生体会儿歌的韵律感,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让学生区分u和ü,可以联系课本中的插图,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小金鱼(“鱼”同“ü”)和小乌龟(“乌”同“u”)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有一条小尾巴,但小金鱼头上长着两只大眼睛,小乌龟有坚实的外壳。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

4.引入恰当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传统拼音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背,枯燥乏味,学生没兴趣,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进行语文拼音教学时,应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中,加深对拼音知识的理解。如,学习拼音“h”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与“h”相似?学生经过讨论发现,“h”与椅子这一拼音很像。老师随之将一把椅子放到讲台上,选一名学生坐在椅子上表演喝水,然后问台下的学生:“他在做什么?”很多学生回答:“他坐在椅子上喝水”。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h的形状与椅子相似,发音为“喝”,学生联系“小学生坐在椅子上喝水”这一生活场景,就记住了“h”的写法和读法。

总之,通过趣味教学法讲授小学拼音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小学生拼音运用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

上一篇:不妨让惩罚更为理性一些 下一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的实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