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结构简述

时间:2022-09-29 06:16:07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结构简述

摘要:抽油机是油田有杆抽油系统的地面驱动设备,它是有杆抽油系统的地面动力传动设备,也是石油开采的主要设备, 抽油机的种类主要有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式抽油机两大类。其中游梁式抽油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各个产油国仍然在大量使用。游梁式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靠性高,操作维护方便,适应现场工况,使用寿命长并且一次性投资少等特点,在今后相当时间内仍然是油田首选的采油设备。本文通过对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进行剖析,使读者对抽油机结构更为了解。

关键词:有杆抽油系统 游梁式抽油机 减速器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1、悬绳器 2、吊绳 3、驴头 4、游梁 5、游梁支撑 6、支架总成 7、曲柄总成 8、尾轴承总成 9、横梁总成 10、连杆装置 11、减速器 12、底座总成 13、护栏 14、刹车装置

一、整机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动力由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到减速器,然后由减速器输出轴驱动曲柄、连杆、游梁、驴头,带动悬绳器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原油的抽汲。

整机主要由驴头总成、悬绳器总成、游梁总成、中轴总成、支架总成、横梁总成、连杆总成、曲柄总成、刹车总成、底座总成、电机装置等部件组成。

二、游梁总成

游梁总成由型钢和钢板组焊而成,游梁前端通过驴头连接销将游梁连接板与驴头连接板装配固定,后端与尾轴承座相连接,中间与游梁支座总成中的中央轴承座相连接。安装在支架顶面调位板上的4个调节螺栓,可以对游梁进行位置进行微调,以使驴头悬点对准井口中心,防止由于驴头的偏心引起抽油杆的磨损或其它损坏。

三、中轴总成

游梁支座总成由轴、轴承座、螺栓、轴承、油封、油杯等组成。中轴总成通过轴与支架支座装配连接,并与游梁通过螺栓连接。

四、支架总成

支架总成是由前架、后撑、护栏和支座等组成,前架和后撑是由型钢组焊并装配而成的塔型结构。前架上装有梯子。支架通过支架支座和游梁支座总成与游梁装配连接,底部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抽油机底座装配连接。

五、横梁、连杆总成

横梁由型钢、钢板焊成的Ⅰ形截面梁,通过其轴承座装于游梁尾部,其两端与连杆相连。

连杆由无缝钢管和上、下接头组焊而成。它与连杆销、曲柄销构成了横梁与曲柄的连接。

六、曲柄总成

曲柄总成由曲柄、平衡块、锁紧块等零件组成,用来平衡光杆负荷对减速器产生的扭矩。两曲柄通过锁紧螺栓对称固定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减速器输出轴通过楔键与曲柄相连接,传递扭矩。曲柄上有五个相同的孔,用来调整抽油机冲程,以适应不同的井况。

曲柄的上部和下部有导槽,并且曲柄上有齿条和平衡块重心半径刻度。如果要调整曲柄的位置,将曲柄置于垂直位置,用吊车吊住曲柄,松开固定平衡块的螺栓,卸掉锁紧块(注意不能将螺栓卸掉),移动平衡块到所需位置,安装锁紧块,拧紧松开的螺栓。

七、电机总成及电动机控制柜

电机总成主要由小皮带轮、电动机、T型螺栓、导轨、顶紧螺丝等零件组成。电动机导轨安装在抽油机底座的导轨上,电动机相对抽油机底座可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调整位置,用以调整皮带的松紧。电动机与小皮带轮连接,可以方便更换不同直径的电动机皮带轮,从而使抽油机得到不同的冲次。通过电机控制柜实现对电机工作状态的控制。

八、刹车总成

刹车总成为减速器总成中的制动器提供制动力矩。

九、底座总成

底座总成主要由型钢、钢板组焊而成,前端安装支架,中间台座安装减速器,后端安装电机装置、刹车装置。底座前端上表面有游梁中心线垂直投影的标记,用于底座对油井中心线的找正和支架、游梁对底座的找正。

十、悬绳器、光杆卡子、吊绳

吊绳是钢丝绳,挂在驴头上部绳架体上,下部挂上悬绳器。悬绳器上光杆卡子可分别卡住不同直径的光杆。

十一、驴头总成

驴头为侧翻式结构,由钢板组焊而成。游梁与驴头采用销轴连接,修井作业时,须将驴头一侧的两个销轴卸下,以便作业。

十二、减速器总成

减速器为两级分流式人字型双圆弧齿轮传动,减速器由电机通过皮带直接传动,从而使曲柄做旋转运动带动连杆、横梁、游梁、驴头运动,使悬绳器做上下往复运动。

主动轴一端安装大皮带轮,另一端安装制动器。从动轴两端均开有两个互成90度的键槽,其中一个装楔键与曲柄相连,另一个为备用键槽。当抽油机工作相当时期后,将曲柄拆卸再与备用键槽装配运转,以使最大负荷移到磨损较小的齿上,从而延长减速器齿轮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张连山.我国抽油机的发展趋势[M].钻采工艺,1996:41~44.

[2] 张晓玲,于海迎.抽油机节能技术概述[J/OL] .机械工程师,2006(8):137~139.

[3] 张晓玲,于海迎.抽油机的节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石油和化工能,2007(2):1~3.

[4] 王常斌,陈涛平,王江等.游梁式抽油机悬点运动参数的计算[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8,22(1):1~5.

[5] 杨海涛.新型节能抽油机的设计[J].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9.

[6] 傅则绍.机械原理(第二版)[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68~73.

[7]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六版)[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17~130.

上一篇:优化桁架式鹤管旋转编码器维护方式 下一篇: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