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导学案的编写

时间:2022-09-29 06:01:51

地理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注重的是导学,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旅客;要分清教师所从事的主要事项,分清学习活动的主次,把握学习角色的引领是编写导学案的前提。导学案是紧密结合大循环的授课要求编写的,根据导学案的编写原则,教师要将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堂巩固,课堂总结和课后导学的学生学习活动有效的循环起来。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基础。地理学科文理思维性兼备。因此课前预习主要将记忆性的东西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来,为了引导学生深入课本基本上以课本语言为主体语言。为此“将教学材料语言准确的转化为课本母语”,也是共同探讨的兴趣点。基本上课前预习可以将知识梳理一遍;课上可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列一个知识框架。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是关键所在,具有理科性质的问题和重难点部分,可以让学生先在课前预习环节中简单一接触,然后在课堂探究活动中通过分组或者同位相互帮助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分组活动大多以课下活动为主,课下探讨上节课布置的作业题,然后以纸条的方式传给教师,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但必须结合学情,学生无法解决或不感兴趣的问题就不能这么做;所以如何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和有趣化,教师要经常拖着脑袋交流和研究,有时拍案惊奇有时困惑不已。有时教师认为教师就是“思想者”。

课堂巩固练习:课堂巩固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在这一方面教师们分组协作,结合导学案的知识点到不同的教学材料中,分别去找最好最能扣课标的题,通过课堂巩固练习题落实本节所学的知识点,有时候新课堂上面的题和往年的高考题不错,教师就将它拿到课堂巩固练习题里去;课堂巩固练习题是多种教学材料的综合。也是教师辛苦的结晶。

课堂知识总结:让学生在自己所列的知识框架里指出或者画出重难点,教师加以鼓励和补充。

课后导学:根据课标将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要突出明显,导学中抓关键抓重点,导学定要落实到课本中去。所以下一步教师要将重难点在课本上的哪一段落,写到导学案一边,这样便于预习和下节课的提问,也便于以后的复习。其实要利用好导学案还必须定时的抽查和批改,这样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做出了肯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知识传授和迁移。

总之一个好的导学案应具备以下特点:

1.具体性―教师是为学生而写所以语言一定要明确具体。

2.明确性―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通俗,学生看后知道自己的任务。

3.可操作性―学生看后能够按照导学案的引导去完成学习任务。

4.可评价性―导学案各项的描述要具有可评价的特点,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己是否已经达到学习目标,以便于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上一篇:一曲深沉的母性颂歌 下一篇:如何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