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时间:2022-09-29 03:59:57

浅谈大豆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摘 要】本文对大豆发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豆发育;环境条件;要求

1.大豆对环境的要求

1.1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大多数大豆品种对光照的反应很敏感。大豆出苗1周左右开始对日照长短起反映。光照时间延长就能延迟大豆开花期;反之,缩短每日光照时数,则促进提早开花和结荚。在大豆一生中,为了通过光照阶段,要求短日照的日数并不多,我国各地大豆品种一般为5~12d。满足大豆对短日照的要求后,日照长短对大豆发育不产生影响。

1.2温度

大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广,在广泛的温度条件下都能种植。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间对温度有严格要求,不满足它的最低要求,就不能正常生长(见表1)。

大豆种子发芽最高温度为40℃,但是在田间当气温超过33℃,而且土壤中温度过大时,常发生种子发霉腐烂,使田间发芽率显著降低,长出来的幼苗发育也不健壮。

1.3水分

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大豆在开花以前耗水量较少,自开花至鼓粒期耗水最多。我国大豆主产区很少灌溉,多以雨水作为供水来源,因此,年降水量及其分布情况与大豆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在大豆开花前,轻微干旱对产量影响不大,还兼有“蹲苗”作用。但是,如果雨水过多,反而影响根系生长,容易使大豆徒长和倒伏。从开花到鼓粒阶段,大豆植株生长迅速,要求供水充足。如果遇到干旱,叶面积不能扩展,植株矮小,并引起落花落荚,对产量影响很大。

1.4土壤

凡是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良好并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壤,最适合大豆生长。高产土壤还必须具备最适宜的pH值,通常以pH值低于6.5的土壤为宜。

1.5营养

1.5.1氮

大豆的氮素营养有2个来源:一是来自土壤中的氮,另一个是来自根瘤的共生固氮。两者互相制约,又互相联系。大豆一生迫切需要氮素营养有2个关键时期:一是在幼苗期,即当种子内含氮物耗尽后,而根瘤尚未开始固氮之前,大豆植株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氮素饥饿期”。因此,施用氮素15.0~22.5kg/hm2做种肥,能促进幼苗生长,对以后的根瘤固氮弊小利大。二是在开花期,大豆需氮量达到高峰。因此,在此之前追施氮肥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生产实践证明,在缺氮的土壤上,早期施氮和开花期追氮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特别是在土温较低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如此。然而在肥沃的土地上,当每100g土壤含水解氮5mg以上时,施氮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1.5.2磷

磷在生理功能上是传递能量的元素。大豆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及转运,都要有磷的参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越低,使用磷肥的增产效果越明显。生产上通过测土和根据产量期望指标合理施用磷肥,才能做到经济用肥。试验证明,当100g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于6mg时,施用磷肥有增产效果。磷肥能促进根瘤发育和增加固氮能力,从而达到“以磷固氮”的作用。

1.5.3钾

钾能促进幼苗生长,使茎杆强壮,防止倒伏。当土壤含钾(K2O)量每100g土壤中为8mg时,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但低于5mg时,施用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1.5.4钙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不仅可供给大豆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可校正pH值。石灰对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往往比营养作用还大,可使根层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瘤活动,并影响土壤中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

2.环境条件对大豆生育的影响

2.1花芽分化期

出苗后20—30天,一般就开始花芽分化,由于品种的不同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花芽分化的时期也不同。在花芽分化期,分枝也在生长,因此,这时期称为分枝期。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在形成花芽时,每天要求一定连续不断的黑暗条件。当每天连续黑暗缩短到一定程度后,因短光照遗传性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植株便终止进行花芽分化,将不能开花而只生长茎叶,反之,当每天连续黑暗延长到一定程度,便可以提早开花成熟。

花芽分化时期,大豆开始旺盛生长,植株生长量比苗期增加1—2倍,所需养分、水分较多,如果养分不足,会减少花数,降低产量。因此,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才能为多开花、多结荚打好基础。

2.2开花期

大豆开花期,即从始花到终花的日期。开花时期的长短因品种和气候条件而不同,不同品种的开花期为18—40天不等。一般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开花期较长。大豆开花时期相当于一生的1/4时间,要求充足的光照和肥水条件。开花期大致形成植株总高度、总叶面积、总干物质的1/2以上,为满足大豆这个时期合成大量营养物质和新器官的需要,没有足够的光照和良好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是不行的。如连日阴雨,田间密度过大,因光线不足,中下部叶片容易脱落,将出现开花数减少,花、荚脱落增多。

开花时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无论是灰分或氮素积累速度都达到了高峰,如果土壤养分贫乏或释放养分速度跟不上植株的需要,首先要影响生殖生长,表现开花数急剧减少和花的大量脱落,也同样影响营养生长,表现生长不繁茂,失去高产植株应有的特征,导致减产。

开花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一方面是由于这个时期叶面积大,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迅速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也由于大豆正处于全年气温最高,日照最长的季节、蒸腾作用十分强烈,如果这时恰逢土壤干旱或水分供应不足,必将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开花时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2—29摄氏度,低于18摄氏度,开花不良,增加花、荚脱落。

2.3结荚鼓粒期

结荚鼓粒时期,植株的每个叶层都要求充足的光照,这主要是由于叶片的光合产物几乎供给本叶腋的生殖器官需要,极少供给相邻叶腋的生殖器官。因此,某个叶片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少,这个叶片叶腋的生殖器官,必然遭到饥饿,造成秕荚、秕粒。

从结荚到鼓粒期间,要求土壤水分充足,以保证籽粒发育,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就会造成结荚脱落和秕荚、秕粒。

这一时期对矿物质的要求虽已经下降,但根系吸收能力还较强,而根瘤菌固氮作用已开始衰退,因此,防止脱肥,满足生育对营养的需要,对籽粒形成和产量提高仍然是很重要的。

2.4种子成熟期

大豆成熟期间15-20摄氏度的温度及晴朗的天气为宜。干旱、高温显著提早成熟;反之,低温、多湿延迟成熟。在成熟期间,如果天气干燥,温度较低,则大豆成熟一致、品质优良。

2.5大豆花、荚脱落原因及防止脱落措施

大豆落花落荚是大豆在生长发育中调节自身代谢平衡的一种生理现象。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交替进行的。在开花结荚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引起水分和营养的需求与分配的矛盾,使代谢紊乱和失调,造成花荚脱落。在生产中,大豆花荚脱落是非常普遍的,花荚脱落率在40%-70%左右,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掌握大豆落花落荚的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其增加开花数,降低脱落率,以提高大豆单位面积的产量。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机械损伤、病虫害及暴风雨影响之外,主要是由于株间光照不足,温度、湿度不适宜,水分、养分供应不足或不当,植株体内新陈代谢不协调,各层叶片光合产物合成与供应不平衡以及某一时期运输系统受到阻碍,花、荚所必须的养分种类、数量不足或比例失调所致。

防止结荚脱落的技术措施:①选用抗倒伏、高产优良品种;②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③合理增施肥料、注意养分之间的配合比例;④在前期,既要防止干旱,又要蹲苗,开花以后供水要充足,防止干旱,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调节土壤温、湿度及通气状况,促进植株健壮生长;⑥及时防治病虫害。

【参考文献】

[1]李小红.气候条件与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作物研究.1998,(04).

[2]尚慧,高敏,蒋喜伟,刘洋,段永生,于晓红,严一字.吉林地区大豆产量性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J].农业科技通讯.2012,(02).

[3]杨显峰,杨德光,汤彦辉,于竞.东北春大豆气候适宜性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初步[J].种子世界.2009,(11).

上一篇:早稻软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及大田管理 下一篇:大豆重迎茬减产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