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导课九法

时间:2022-09-29 03:24:42

中学英语教学导课九法

摘要:本文从九个方面对教学导课进行了探讨,旨在说明如何在新课伊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导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10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学如同阅读小说一样,如果开篇新颖有趣、引人入胜,就会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成功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课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成功的导入能在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心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英语教学导课艺术谈一些看法。

一、直观教具导入法

一堂英语课若只有教师单调地讲解和学生机械地训练,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很快就会觉得疲劳。教师若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实物、挂图、模型、卡片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挂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达。如在练习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幅含有天气标志的图画,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学生要绘图,就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这样才能将脑海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例如,在教学boy, girl, dog, cat等单词时可使用简笔画和卡片进行教学。简笔画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以上单词的基本意思,然后可以用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具,指着一个女孩问: “Is this a boy?”学生回答: “No, she isn’t.”又指着狗问: “Is this a cat?”学生回答: “No, it isn’t.”这样,既创设了情境,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又如,教字母,26个字母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的。“有巧思,无难事”。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又快又好。

事实证明,大量实物、图片、卡片的使用能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增加语言信息输入量。

二、音乐导入法

课堂开始之前,唱一首英语歌曲,制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是非常必要又切实可行的,而且歌曲本身就是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如I can say my ABC,可使学生在轻松的乐曲感召下牢固掌握26个字母顺序及其读音。

课前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经典歌曲或音乐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渲染气氛。如大家熟悉的《拍手歌》: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可换成其他动作,如:close your eyes, touch your ears, tap your shoulder, touch your nose, shake your head等,这样边唱边说、动静结合、气氛热烈、趣味横生,并且全班同学都能参与。

再如,在教学Module12 Unit1 It’s so beautiful!一课前,可以放一段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在缓缓的、美妙的音乐声中引出本课的主题。

三、创设情景导入法

初中学生情感丰富,并且具有高度的易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某种情境,使所授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其注意力。一堂课,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应创设适当的情景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如在教学“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时,当天笔者恰好感冒了,一走进教室,笔者就打了个喷嚏,学生都笑了,这时笔者抓住时机用英语说: “I’m sorry, I had a cold today.”等学生坐回座位后,笔者在黑板上板书了have a cold 这个短语,并趁势问: “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phrase?”趁同学们猜测时,笔者又板书了下列短语:have a headache, have a fever, have a sore throat, have a stomachache, have a cough.”接着,笔者一边读这些词组,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并让学生跟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活了。然后,笔者要求两人一组展开练习,待训练成熟后上台表演,并比赛哪一组表演得好,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该活动中来。

四、动画flash导入法

小孩子都对动画片感兴趣,因为它形象、生动、有趣,中学生也一样对它饶有兴致。在讲授句型:“It’s time for sth.”和“It’s time to do ...”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卡通人物,将其早上去上学和下午放学到家两种情景做成flas;他早上背起书包从家里朝学校走去,太阳升起来了,学校班里的时钟指向八点,动画片上出现句型It’s time for class,学生看着flas,便明白It’s time for class是“到上学的时间了”;下午,学校的时钟指向六点,他背着书包从学校向家里走去,天空逐渐变黑,动画上出现句型It’s time to go home,学生明白了It’s time to go home 是“该回家的时间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课堂导入方法。

五、演示、表演导入法

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交际顺利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姿势、表情导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Module11 Unit1 They touch noses!时,教师用打篮球、OK、读书、害羞、竖起大拇指、听、喊、跑、跳等动作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这些动作并理解体会“Body language”的含义,从而引入对本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直观的表情动作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眼、耳等器官,从而引起大脑神经兴奋,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巧设疑问导课法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设问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因而教师根据本节所讲知识的疑点设计导入,能启迪思维,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例如在教学Module10 Unit1 What did you do?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疑导入的:如果上个寒假你去了银川,你是什么时候去的?怎么去的?和谁一起去的?在那儿都干了什么?最后感觉如何?一系列的疑问将学生带入情景,此时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听课注意力高度集中。

七、挖掘教材趣味点导入法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者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时,课前笔者问学生: “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 有个学生边找边说: “Ma Hong hao is.”这下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因为这个学生长得个高体健、浓眉大眼,头发还带自然卷曲,确实很打眼。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情绪高涨,都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八、巧编顺口溜导入法

顺口溜在汉语教学中因其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深受学生欢迎,在英语教学中,它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教学基数词变序数词时,可给学生编这样一个顺口溜: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一二三要特记,结尾字母t、d、d;八减t,久去e,f要把ve替;ty变y为i,记住th前要加e。这样领着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学生很快能写出1~20的序数词了,而且精力集中、乐学,教师非常顺利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如,巧记英语形容词的比较级歌诀:“前有A、后有B,中间有个比较级,比较级前有个be,比较级后有个比(than),单数复数要一致,比较对象要相同。”通过这个歌诀,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句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巧设悬念导入法

教师巧设悬念,利用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牵着学生的思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七年级讲授不定冠词 “a、an”的用法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几幅画,让学生猜测何时用 “a”何时用 “an”。学生顿时来了精神,当时根据图画,有的学生说圆的物体前用 “an”,非圆的用 “a”;有的猜测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用 “an”,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用 “a”。然后进行分析、讨论、归纳,这样就引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总之,灵活多样的导课方法,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所不可缺少的。只要教师认真探索和实践,面对不同问题采取灵活的方法,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要想做到得心应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探索,提高业务素质和自己良好的情感品质等。其次,还必须以教学目的、要求为原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灵活运用,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而脱离教学要求。

上一篇:读文模写,量体裁衣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