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书法课程开放性实施策略

时间:2022-09-29 02:04:54

浅析中职书法课程开放性实施策略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书法教育中存在的不适应素质教育并影响书法教育效能的一些问题,基于多年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经验,就书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生的训练与评价等方面阐述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职;书法;开放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39-02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中等专业人才。高素质包括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还包括人文素养。而能够书写一手规范、整齐、美观的汉字,便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因此,近些年来书法课程已成为中职学校公共素质教育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在现代教育观念和立场之下,审视中职学校书法课程的实施不难发现,当下中职书法教育存在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比如,由于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和中职学生的总体素质较低,导致书法教学方法失当和学生学习效果欠佳;教学中普遍存在偏重讲解理论和强化练字,学生难以把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自己的练习有机结合,练了很长时间却进步不大,从而对学习书法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厌恶感;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忽视了书法教学的美育功能、忽视了书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职学校书法教育的效能。基于笔者多年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经验,现就书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生的训练与评价等谈几点浅见。

针对职教专业的性质,

开放性地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书法教育都是依靠口传手授进行的,而现代教学主要依据教材。目前,中职书法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数书法教师都借助于各种字帖授课。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思想和目标还是站在“写字”的立场上,要求学生临摹一本字帖或一种字体,以临摹的“像”为宗旨,学生的模仿力虽然得到了训练,但个性和创造力却受到了禁锢,同时,也没有体现出书法的美育特点、实用性质和时代特征。因此,中职书法课程内容应关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关注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使之针对性、实效性更强,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书法教育要求。

面对中职学生,书法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和专业要求来整合,应力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时,就可以将“一二三……”、“壹贰叁……”、“123……”、“元角分……”、“合计、现金、支票……”等各类数字的规范书写和会计专业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整合到日常教学内容中,并且设置情境教学,着重指导与练习,要求学生人人过关;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时,就可以将书法的字体演变和风格特点、书法的审美、各种书法形式的赏评等内容整合到教学内容中,渗透该专业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能迁移的相关书法知识;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可增加求职应聘应用文书写的内容介绍,并进行求职简历书写的模块指导与练习,令学生在制作简历时体会到练字的重要性;对教育专业的学生可增加小学课本的课题与教学内容的书写指导内容……这样,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书写需求,增加相关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在书法课中学习目的明确,充分感受到书法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书法教育提高实效性。

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开放性地进行实践训练

中职学生多是因初中毕业后未能升入普通高中而选择中职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中下等水平,普遍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文化底子较薄,领悟能力偏弱,缺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容易灰心和自暴自弃。但是他们又具有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等特点。所以,要想保证书法课程的课堂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枯燥而艰苦的书法练习变得不令学生反感甚至对之产生兴趣。

(一)因材施教,分组要求,分层训练

书法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心态、书法功底等进行分组,一般可以3~4人一组,选择有责任心、学习积极、书写水平在中上等的学生作组长,这样易于形成“互助式小组”,有利于发挥学生之间的良性影响,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训练、分组考核、布置不同作业等方式,进行隐性或显性的分层次教学。比如,对有的小组节节课都检查其练习作业,对有的小组的练习量适度加大,对有的小组侧重于书写结构的训练,对有的小组侧重于书写态度的关注……同时,在检查和指导的过程中,偏重于小组群体互助情况与共同进步结果的评价,积极肯定小组长的“小老师”工作和组员的点滴进步,充分发挥“互助小组”的作用。如此一来,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有了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练习中就少了畏难情绪,容易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体验,从而大大增强学习和练习书法的信心。

(二)结合生活,注重应用,多样练习

书法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练习很重要。但师生都很容易走入“字是靠练出来的”误区,过分强调“多临帖”、“反复练”,同时,学用脱节,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不到书法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久而久之就对书法学习和练习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练习中要加强学以致用的指导和引导。比如,在阶段学习后的创作练习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让学生以“我喜欢的歌”为创作内容进行练习。学生书写自己喜欢的歌词内容,不仅兴致勃勃,而且自觉地提高了练字要求,感到练字有意思,有收获。还可以在训练中不局限于传统的章法训练,让学生通过制作书签、书写贺年卡和邀请函进行创作训练,增加练字兴趣;可以结合校园的文化活动,通过辅导学生书写宣传标语和通知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还可以在春节前指导学生学习春联的书写……如此的多元化训练,能使学生在学以致用中获取成就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产生更大的学习书法的动力和热情,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基于教育改革的要求,

开放性地实现多元评价

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书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评价的结果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馈,也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和期望。目前,学校书法考核与评价的方式多为“期末一张纸,一分定乾坤”的状况,不利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评价,也不利于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作用。因此,书法课考评机制要进一步科学化、多元化,要注重日常考查和隐性考查,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

在考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不囿于书法作业或书法作品的完成质量,而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多元评价。一是采取“考查+考试”形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期末进行传统的结业考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灵活多样的考查,按照百分比给出书法课程的综合成绩。二是改革考试的试卷形式,通过书法书写活动对学生的书写素养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硬笔书法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出一本手写的“硬笔书法作品集”,根据学生“作品集”的质量对“合作”和“分工”进行评分。这种形式在多次实践中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他们兴致盎然,合作编出了一本令人惊喜的“作品集”。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他们给“作品集”起了时尚而又主题鲜明的名称,如《字也疯狂——某某组合硬笔书法》、《面子?面子!——字如其人》等等。学生们还颇有创意地在“作品集”中展现了他们自己查找的书法理论常识,一笔一画地抄录其中,增加了“作品集”内容的丰富性。他们有的参照市面的出版格式,所出“作品集”不仅设计美观,还绘制了条形码且订出了价格;有的是创新设计,做出了书卷等形式各异的“作品集”。在完成“作品集”的过程中,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有的负责左右结构范字的书写,有的负责上下结构范字的书写,有的负责书写硬笔书法作品,有的负责整个作品的装帧设计等等,每个人都各尽其责,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优势,在组内达到了资源和优势的互补……这样的评价为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某个字书写是否合格,更体现出学生综合书法素养与团队合作意识,比传统的考试更有意义。三是要加强学生的互评和自我评价。多年的教育改革一直在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不仅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对同学和对自身的评价中来,通过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来认识自我,这既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标志,也是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督导、自我评价的主动学习潜能,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以上仅是笔者通过实践的一管之见,希望与同仁共同探讨,得到指正。

参考文献:

[1]沈鹏.书法的“教”与“学”[J].中国书法,200l,(1).

[2]陈元龙.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许建新.从写字到书法,与时俱进的“全人教育”[J].中国钢笔书法,2003,(7).

[4]俞芳.教师效能与书法教学的有效性[J].艺术百家,2005,(2).

[5]胡宇晴.书法分层教学的原则和措施[J].青少年书法,2004,(23).

[6]郭东兵.书法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分析与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7]何晓云.书法课型模式郗视[J].绥化学院学报,2007,(2).

作者简介:

曾轶(1979年—),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书法教学。

上一篇: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下一篇: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