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治疗

时间:2022-09-17 01:44:25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感染和局部组织的坏死是影响本病痊愈的不利因素,且病因较为复杂,既要注重原发病的全面治疗,又要及时局部治疗,对于恶化应采取手术等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19一(2010)05-23-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据统计有1/4的糖尿病病人会产生足部问题,糖尿病病人足坏疽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出85倍或以上。Macleod等对60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报告约有2%和2.5%患者有活动性足溃疡和截肢。在欧美国家,因糖尿病足坏疽所致截肢者,占非创伤截肢术32%一50%。以上资料提示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1病因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肢端缺血导致神经细胞变性,造成足部对痛觉、温度觉、振动觉和位置觉的减退或丧失,增加足部损伤机会,继而诱发或促发溃疡发生;植物神经病变使皮肤出汗减少,皮肤干燥易破裂和产生裂隙;动静脉短路增加,皮温升高,造成皮下充血反应减低等,增加糖尿病足危险性。血管因素也是糖尿病病因,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足坏疽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高19倍。糖尿病人往往伴有高血糖,高血糖使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导致动脉小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使足部血压下降到不及上肢血压的一半,长期高血糖使微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肢端缺血或糖尿病大疱病,局部溃烂、感染、坏疽或坏死。

2治疗

2.1全身治疗

糖尿病足往往由多种因素致病,治疗多采用全身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严格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稳定在8 9mmol/L以下,通常用胰岛素降血糖。加强支持疗法,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对全身应用抗感染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多采用“降序”法,即先应用较高级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扩散,并发骨髓炎者抗生素持续应用6周以上。改善微循环,提高血供,减少缺氧,促进组织修复,另外,还能提高受感染组织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强抗感染的力度。临床常用川芎嗪、丹参、莨菪类药物、阿魏酸钠、前列腺素E1。由于糖尿病过度消耗,机体各种平衡被打破,全身的营养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时的营养支持将有助于病人体质恢复,促进创面组织再生。饮食中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并间断静脉补充白蛋白、氨基酸及输血等。

2.2局部治疗

糖尿病足的局部创面、溃疡和坏疽处理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能否做好局部治疗是截肢与否的关键。因此,糖尿病足治疗在全面治疗的同时也要注重局部病变的处理,治已病防未病。大多采用中药外治法来治疗。用中药煎剂(桂枝、生附片、丹参、忍冬藤、黄芪、乳香、没药)浸泡,每晚1次,每次30min,共治疗20例,15―18d,全部愈合。对足肿痛无破损者用芙蓉膏外敷,每日1次,至肿胀消退;溃疡者用二黄汤煮沸后冷至20度左右,清洗溃疡面,共治疗12例,痊愈8例,有效4例。清创,脓液多者,先清其腐烂组织,但不要直接清到正常组织,以油纱条或根据药敏选择药物,每日换药2次或3次,以利脓液排出;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时,应注意既保护肉芽组织,又在清理伤口时以见到些许新鲜血液为佳。对局部组织也可采用针灸、中药温浴等方法结合治疗,促进血液循环,尽快使病变组织恢复正常。

2.3其它治疗

积极全面治疗和局部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但有些患者病情仍进一步恶化,对于这部分糖尿病足患者来说,外科干预可能是最后的治疗手段。在进行外科干预之前,往往需要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目前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Wagner分级法。Wagner O级和1级的患者在未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等症状前,通常不需要外科干预。但个别1级患者经长时间保守治疗后溃疡仍不愈合时可考虑植皮手术。2级以上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外科处理,包括局部坏死组织清创术、脓肿切开引流术和截肢(趾)术等;如果这些患者存在外周动脉狭窄和(或)闭塞时,还可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动脉的腔内治疗或旁路手术。对糖尿病足整形外科治疗也是近年来外科治疗的手段。如VAC技术,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在国内外临床应用已得到充分肯定。在Armstrong和Lavery的一项为期16周,由18个临床中心参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中,对16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开放性截肢后应用技术,结果表明,其实施安全,效果满意,可以加速创面愈合,降低糖尿病足的复发。

3小结

糖尿病患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做好日常足部护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上一篇: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 下一篇: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应用去甲斑蝥酸钠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