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时间:2022-09-29 01:09:00

P2P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工业化开始步入中期阶段,即工农自养和平衡发展阶段。但事实上,城乡资金流动格局并未随着国家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改变而转变。农村资金依然短缺,农民增收依然困难,消费能力低下,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小康的建设,而解决农村融资难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点。本文研究的P2P小额信贷助农模式打破原有农村贷款的瓶颈,为农村融资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将很有可能成为新农村建设有力的推动剂。

【关键词】新农村;P2P小额信贷;农户;融资;农村金融

P2P小额信贷,全称Peer—to—peer Lending,作为联接个人资金借贷双方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其商业模式即通过利率竞价排名方式,为借贷双方提供议价的场所并通过抽取服务费来实现盈利。P2P小额信贷助农模式其运作模式是把城市中高收入、热心助农扶贫公益事业的人士和有信用贷款需求的低收入农户(主要是贫困妇女)对接,通过个人对个人的民间借贷方式实现信贷助农扶贫、信用普惠大众。P2P信贷助农平台与“农村草根金融”的理念异曲同工,同以面向农户打造“普惠金融”为目标。P2P信贷模式为中国的助农扶贫事业开创了一个新思路,值得借鉴和推广。

一、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始终是长久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我国的“三农“问题表现为占全国人口60%多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面貌如故,和城市的高速发展相比较,显得非常不协调。农户融资难是“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

农村农户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详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户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划分为三类:贫困型、温饱型以及小康型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000元的为贫困型农户,这类农户生活处在相对贫困状态,长期入不敷出;有小额借贷的资金需求。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3000元的为温饱型农户,这类农户的收入已完全能解决其温饱及日常生活开支,并略有结余,但离小康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资金开展小规模的种植、养殖生产。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的可界定为小康型农户,这类农户生活相对富裕,其收入除了日常生活开支,还有结余,可以进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传统的农民融资主要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借款,向商业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等方式。但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数量偏少,农户的偿债能力不被看好等各种因素,使得农户存在贷款难,银行收回贷款难,利率偏高等现象,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的进步。

造成农户融资难的原因很多,其中很直接,而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金融体系的衰败。我们知道,人才,技术,市场,都是跟着资本走的。农村缺少资本,发展就失去了机会。过去的二十多年国家的金融业不断地从农村抽走资金,把有限的农民储蓄调动到其他地方搞建设。可是其代价是农村经济的停滞不前,城乡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要加快建设新农村,解决农村融资难势在必行。

二、国外小额信贷案例

国外小额贷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尤努斯教授。他将信贷权提升到人权的高度,认为人人都有享受金融服务权利。以尤努斯教授创立的孟加拉乡村托拉斯为例,目前已向3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9个小额贷款项目,提供员工培训、现场技术支援、软件服务以及资金帮助。这些项目共向140万贫困户提供了总额超过5.422亿美元的小额信贷,这些资金经过投资、创业等途径,使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

P2P助农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利用网络,实现peer to peer,通过较低的利率来获得一笔较大的资金。

就目前来说我国还缺乏明晰的针对P2P模式的法律法规。依据我国《合同法》、《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件等法律法规,“P2P”民间借贷行为中出借人所拥有的债权文件、收回出借资金和利息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但是相对于其他融资模式,尤其是通过银行的融资模式来说,针对P2P的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对于这种新型借贷模式来说,长久下去,其发展就没有法律枷锁的限制,缺乏必要地规范规则,容易导致P2P行业的混乱。而且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征信模式,P2P模式下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机制不健全,P2P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待完善。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于农户

1、信用问题

农户小额信贷是基于农户信用发放的贷款,贷款本身从借款人方面就潜在着“信用风险”。一个人诚信度的高低与其道德修养是密切相关的,而道德标准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不能对其准确地实行量化,所以信贷员要准确地把握成千上万农户的诚信度就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其次,农户贷款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和家庭手工作坊产业的投入以及消费性贷款,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户个体业主及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相互间竞争无序,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将直接转化为信用风险。

2、农户认识偏差

有一些农民认为,农户小额信贷既是“支农”的,又是“扶贫”的,是国家或是企业无偿提供给农民发展生产的,还不还都无所谓。有的贷款后,不是用于发展生产,而是挪做他用,有的有偿还能力的农民也不主动还款。

3、农村文化传统习惯影响农户融资方式的选择

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调查,2006年的农户借款用途为私人借款,如下表所示:

(二)对于公司

1、监管困境

尽管一些P2P小额信贷机构声称其业务经营受法律保护,但许多学者仍认为这种业务是不合法的。目前的P2P小额信贷属于“转贷款”,在我国只有银行可以做。同时,委托理财也只能通过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专业的金融机构。事实上,针对自然人之间通过何种形式进行的借贷,法律上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在政策上,这类业务尚属空白,未来必定面临监管问题。

2、潜在竞争威胁

消费信贷方面,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信用卡业务的创新与扩张,以及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与发展。服务“三农”方面,银监会最近提出的发展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计划,无疑会挤压P2P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成长空间。

3、资本规模小、融资困难

国内P2P小额信贷模式才刚起步,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规模效益暂时无法发挥,融资成本仍然偏高,信贷供给能力有限。并且,国内P2P信息平台技术发展尚不成熟,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发展滞后,这严重制约了P2P小额信贷模式的快速发展。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组织的《2008小额信贷行业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小额信贷市场需求巨大,但是供给方面,尤其是对农村的小额信贷供给十分不足。而P2P小额信贷作为刚起步的新型模式,了解它的人还很少,参与其中更少,加之它的风险较高,尽管有高利率做支撑,很多人仍然不愿提供资金,造成融资困难。

4、信用问题

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在美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保号码,只要查询即可见其信用记录。而我国身份证无此功能,全国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虽然国内小额信贷普遍对贷入者进行信用评级,同时为避免非法集资,设定了借款最高额度,但是仍然无法避免个人开立多个账户或盗用他人信息开户(复印件、扫描件并非原件,易盗用),进而多次集资,扰乱国家金融市场。

5、缺少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

P2P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作为一项国家信贷支农的政策措施普遍推行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如一定的利息贴补、大面积推行后可能产生的贷款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贷款呆帐核销由谁承担或分担等,致使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模式运行出现问题。

6、盈利周期长

小额信贷公司运行初期,由于先期投入资金较大,本身资金规模小,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再加之农村业务成本费用较高,在资金无风险的前提下,三年内将处于微盈利状态。如果剔除资金成本,将处于亏损状态。由于盈利周期长,小额信贷公司很有可能不能顺利通过暂时的亏损状态,导致公司无法继续正常运营,甚至破产。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于农户

1、增强自身信用风险意识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小生产者都是分散的,其身上最大的特点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在这种自私自利的小农心理的指使下,贷款农民可能会拖欠还款,或将款项挪做它用,因此小额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极高。农户要有信用风险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确保自身信用状况良好。

2、纠正认识偏差,防止短期行为

有些农民误以为P2P小额信贷属于救济行为,因此还不还款都无所谓。更有甚者,为了眼前利益将贷款移做它用,到期还不上款。农户应在贷款前对自己选择的服务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防止偏差的形成,在短期诱惑面前看清事实,兼顾长远利益,三思而后行。

3、合理规划资金,按期还款

农户在借得资金后要对资金的运用事先做一个合理的规划,确保本金到期后能按时还款,以免加重自身债务负担。

(二)对于公司

1、与其他小额信贷机构合作

P2P小额信贷平台可以与同样的小额信贷机构合作,某些借款人已经在向多个P2P平台申请资金。这就需要P2P平台提供充分公开透明的信息,不仅让借贷双方信息对称,也要让整个P2P行业的信息可以分享,才能避免因信息不畅产生的风险。如果P2P平合起来建立一个征信系统,则可成为官方金融机构征信系统的补充。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P2P平台网络,便于业务的处理。

2、加强风险防范

农村金融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要求严格控制风险。所以,公司应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全面记录服务区农户从事经营活动的情况、收入状况、家庭实有资产状况、还款历史记录、所在村委会组织意见等等,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

3、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公司及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公司应大力在国内各相关区域宣传公司业务,让更多的人了解P2P小额信贷,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优惠。公司可以通过新闻、公益活动、公开出版物、企业广告等形式宣传业务,达到树立企业形象、建立和维持客户兴趣的目的。公司应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招聘有能力、有素质的员工,加强员工培训,这是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对于政府

1、做好监管工作,加强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对P2P小额信贷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以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和公司参与其中,创造一个完善的政策扶持环境。同时,政府应引导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和用人机制,帮助企业加大创新开发力度,促进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升其自身融资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

一是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同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加大农业领域的业务拓展力度,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通过农业保险与信贷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防范风险的作用,降低银行贷款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二是组建农村经济担保组织,可采取由政府财政拨一点、农户入一点的办法组建农村担保组织,向入股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并公开贷款担保条件,实行市场化运行,同时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涉足农业信贷领域,建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贷款担保中介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从而解决农户因缺乏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无法取得大额贷款的问题。

五、总结

P2P小额信贷以“普惠金融”为目标,它能极为有效地调动社会上闲散的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创业缺乏启动资金,而商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太苛刻,农民很难成功申请到贷款,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国外小额贷款最具代表性的专家 尤努斯教授提出了该种模式,并且在孟加拉乡村托拉斯进行试点,并取得了成功,P2P小额信贷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提出来的。

P2P创新之处在其风险防控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首先是风险分散,其次是建立一套“追讨机制”,最后是设立专门的还款风险金,用以补偿出借人本金及利息损失。除此之外,还在于其激励机制创新——“重复性分期还款安排”。它不像传统贷款那样规定一个固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还本付息,而是要求客户借款后就开始分期偿还。其好处主要在于:第一,可以在早期甄别那些可能出现还款问题的借款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第二,有助于小额信贷平台更有效地控制贷款的现金流,使贷款资金不至于完全被挪作他用;第三,返回的现金流还可以循环出借,从而实现持续增值。另外,作为一种新兴的小额信贷模式,P2P小额信贷致力于将商业化和公益化相结合,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创新之处,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向农户了解,农户对这种借贷模式海比较满意。但是局了解,目前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资金成本偏高,存在监管困境等。但总体来说,这种融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户解决融资难题,增加他们的收入,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勇.统筹城乡投融资体制建设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3]闫先东.:“在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现代农村经济的政策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年第1期.

[4]庞明川:“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保障机制的构建”[J],《财贸经济》,2006年11期

作者简介:

李真真(1988.11—,女,山东东营人,汉族,现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上一篇:论我国会计准则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拓展 下一篇:浅谈虚拟培训在中小型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