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29 12:20:33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摘 要: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例,探讨了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化学实验设计得更加生动有趣,如何将实验过程设计得充满悬疑,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操作学习中探索无限的化学奥秘,探究性实验教学无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一、通过各种教学情境,引出问题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离不开课前几分钟的导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引入话题、提出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疑问情境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们在情境中既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又对本次实验课题、需要验证的问题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课,可以采取探究性实验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让学生们都捂住嘴巴、捏住鼻子,看看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多久,然后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游戏情境,学生们都了解到了氧气是生命的必需品,人人都离不开氧气。当大家都还沉浸在情境之中时,教师便悄悄地将实验问题引出:“那么,大家知道怎么制作氧气吗?今天就来亲自动手制作一瓶氧气。”

二、经过深入交流讨论,提出假设

提出实验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时学生的疑问一般都比较多,教师则根据学生的疑惑,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辅助素材给学生借鉴,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让各小组进行充分地讨论,将讨论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讨论结果都记录下来。对于实验中的关键性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提出,供学生们提前讨论和预估。

假设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但是在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特别慢,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快其反应速度,顺利提取氧气呢?教师再例举出硫酸铜、活性炭、粉笔末、二氧化锰等物质,让学生探究思考哪一种物质最适合做催化剂。通过分组实验进行比较,学生发现二氧化锰是最适合的催化剂。

三、尝试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假设

经过前面的思考分析及交流讨论,学生已经明确了本次实验的假设,现在就是动手操作,验证假设的正确性。这一阶段是学生们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实验的关键性环节,也是验证学生前面思考、推理假设正确与否的关键,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有效保障。

例如,制取氧气实验。首先,各小组将准备好的实验仪器连接起来;然后加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进行反应制取氧气;最后,进行氧气收集。在此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实验失败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仔细思考、观察研究,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许是实验装置连接错误,或许是收集气体的方法不对,等等。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寻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并重新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论证。在这个环节中,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小组交流总结、分享经验体会

通过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和实验操作验证,学生们可以得到实验结果,获取经验和知识。接下来就组织各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的所思、所学、所疑、所获等。

比如,在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三种方法收集气体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在本次试验中采用哪种收集氧气的方法,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判断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是否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在实验中的使用方法,等等。经过各小组讨论之后,再让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分享各组的学习成果、经验和体会。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学生们掌握了相关的化学知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五、课外拓展延伸,学会迁移应用

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情,适当地引导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们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透过化学现象,去掌握化学的原理和本质,应用到生产生活之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所以,最后这个环节必不可少。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翻译原理,与周围的生活、社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用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用生活实际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通过这样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将学生的课内知识与课外经验相融合,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文中的教学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探究性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是大有作为的。实验本身就具有操作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而探究性实验更强化了这些特点,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中,教师要通过设置情境来吸引学生,设置疑问来引发学生的不断思考,在这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等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小兰.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J].聚焦新课程.2009,(1).

[2]张玉花.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学知报,2011,(1).

上一篇:高中物理新课程教法探讨 下一篇:浅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科学演示实验中的有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