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文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时间:2022-09-28 10:54:01

浅析人文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对人文贸易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国际贸易的深远影响,研究基于人文贸易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我国贸易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文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 影响

一、人文贸易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贸易价值观正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生成,也就是人文贸易的出现,它借助于国际贸易体制的深刻变化,使得全球贸易形式不再只是关注于生存问题,而开始考虑到社会性问题。

在传统的发展理念下,贸易发展更多的是以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极少去思考大自然以及我们的社会系统所能承载多少。此外,盲目的经济发展也使得人类社会同生态环境出现对立,使得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为沉重代价的,并随之产生了生态恶化、贫富差距加深等后果。

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发展理念对全球经贸发展的错误引导。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前提,要考虑到长期利益与未来人们的幸福,杜绝片面追求当前利益,避免因为想要单纯地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而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甚至从根本上伤害贸易发展的基础,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事实上,我们所努力追求的是人们对各种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就是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而不是对资源使用量的无限增加;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当下人文主义思想在经济发展中的表现,是人文贸易发展对国际贸易的深入影响。

二、人文贸易的特征

(1)在国际贸易中追寻新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最初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的丹・麦多斯教授,他认为:以大量自然资源的迅速衰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能持久。人文贸易所追寻的可持续发展应是超过以往的、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方式。它打破一般意义上的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关心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关心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关注于人类的和谐生存与发展。

(2)在国际贸易中追寻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紧迫性,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国际上也成立了相关机构来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陆续了许多法规文件、术语标志等,以实现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3)在国际贸易中追寻非经济利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等都是非经济利益。追寻非经济利益开始使得产权保护、环境、劳工保障等变成焦点,并逐渐延伸扩大。追寻非经济利益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希望将人文贸易与非经济利益逐步引入国际贸易体系。

三、人文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人文贸易的出现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包括对国际贸易理论、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际贸易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

(1)人文贸易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首先,对引导国际贸易发展的价值观的影响。对于理性经济人的设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观点,是当代经济发展及其理论研究的重点。对贸易发展的研究多是基于人类会受到个人利益影响并给出较为理性的决定这一假设之上。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涌现,在贸易发展过程中逐渐引发人文性的新思考。人文贸易的思想理论是基于“以人为本”这一点,并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贸易更多的是着眼于人的生存与完善,提出人的整体价值探求,瞩目于现实生活的最基本意义,并去努力实践之。其思想价值的发展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追求效益最大的“理性经济人”的设定提出不同论点。其次,对传统贸易能够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再思考。对于传统贸易发展能够推动经济福利的论点是全球贸易发展过程中最为广泛传播的观点之一。它在构建全球贸易机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以往的贸易理论恰恰未能考虑到环境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的影响。

(2)人文贸易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人文贸易的出现也使得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以其为借口的贸易保护将会越来越多。贸易产品的质量、工艺等都有着统一的国际性标准,比如ISO9000等都代表了人文贸易精神。尽管当前许多标准都是以贸易保护的形象出现,但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际贸易的大趋势,当其被大部分人所认可之后,就会变得合理。部分国家为了稳定国内经济,有可能打着人文贸易的旗号,在已有各类贸易壁垒的前提下,制订出更为严重的新的壁垒来阻碍别国产品的引入。而且可能会产生于贸易产品的各个环节,使得防不胜防。可以说,人文贸易与追寻非经济利益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正在加快向发达国家或地区倾斜,在某些方面变成某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新借口。

(3)人文贸易对国际贸易体制的影响。随着人文贸易的发展,怎样去调整好生态环境和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国际贸易体制的众多准则都提出了质疑。比如,经济发展过程与多方面环境标准的争议对当下的国民待遇准则提出了挑战;环境问题和与环境发展相关的生态倾销要求人们去再次深入的思考公平这一准则;众多发展中国家在生态环境上能不能享受特定待遇等。人文贸易的发展,将从全新层面去讨论两者的共生问题。

(4)人文贸易对经济全球化下收入分配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既会完善已有的收入分配机制,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而且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量在贸易全球化发展下的今天正在被严重削弱,所以在人文贸易的影响下,我们要努力构建尽可能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四、基于人文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1)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就要以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最终目标,推动国际贸易的长期化增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要与人文贸易的发展思路相一致。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必须突破以往的仅仅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想法,而是在推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更要注意经济质量的提升,将以前的物质增长为主发展为以人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只是看重眼前利益,要着眼于利益的长效化。

(2)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对策。第一,再次思考国际贸易的效益来源,改善国际贸易增长形式。改善贸易的增长形式,就需要再次深入的思考获得贸易效益的源头。首先需要构建人文贸易的评估体系,在计算贸易效益的考核数据中加上对生态、社会的评价,在整体上考核贸易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全面影响。基于此,再次思考国际贸易的效益来源,对存在资源浪费的产业做出技术上的升级,提升效率,推动贸易发展机制的优化,追求贸易效益的长效增长。第二,构建贸易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机制。构建贸易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增强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及时考虑到贸易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影响,追求贸易、环境的共同发展;其次,是构建人文贸易保护准则,推动绿色贸易的发展,科学构建我国的绿色规范,不仅能够增强国内经济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三,面对全球贸易的“人文壁垒”,建立全面的预警机制。人文贸易的发展也同时产生了一定的“人文壁垒”,为了避免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就要建立对应的预警机制,对贸易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人文壁垒”的进行及时的检测、分析并迅速给以有效应对,改善不良风气,以确保人文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国内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了经济发展的受益群体。在未来如何继续发挥国际贸易的助推作用,并有效避免某些国家在贸易发展过程中设置的障碍,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汉嵩. 论国际贸易价值的新取向――人文贸易主义[J]. 对外经贸实务, 2010,(3).

[2]陈奕昌. 试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 经济视野, 2014,(18).

[3]富小良. 建立国际人文贸易以促进可持续贸易的发展[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

上一篇:财务公司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思考 下一篇:浅论反倾销对我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