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8 10:44:1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它对于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不同之处,它是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基础上而逐渐的完善起来的,其控制程度的好坏不仅会直接的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笔者指出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有效的对策用于其问题的解决,以期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问题 措施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将直接的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威胁,因此,当前必须建立一套与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相匹配、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整个内部控制之中,从而确保事业单位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良好的发展下去。

一、当前时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高

事业单位要想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加强培养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然而,当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者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也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认为这一制度可有可无,他们只重视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的单位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人员没有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与体系成为了一种形式,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将其具有的功能作用充分的发挥,效果不容乐观。

(二)会计核算不够规范性,单位实际资产不清

内部控制是否是切实可行、是否具有良好的效果,与健全完善的会计记录系统是紧密相连的,当前,有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不够标准规范,具体体现在:会计原始凭证审核过程不够严格,并且在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时也不够全面;财务核算处理过程不具规范性,如固定资产实际管理过程较为混乱,没有将财产盘点制度贯彻落实到工作中,经常有账外资产的现象发生。还有部分事业单位账簿上虽然有固定资产,但是其在实际中已不存在,同时对于实际使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将其入账,从而形成了账外资产。

(三)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完善

当前,绝大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一套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各项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因此难以在实际中发挥良好的效果,从而使其各种制度与方法只是一种摆设。

(四)严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当前,有不少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严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这样就无法科学合理的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价。随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审计制度已经无法与当前的内部控制需求相适应;其在考核事业单位过程中通常都是以目标及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主进行考核,制定的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并且也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机制用于业务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功能作用的发挥。

(五)内部控制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市场经济逐渐的向国际市场靠拢,在原来的会计准则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更加健全的会计准则,既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会计法》中可以看出,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执业证书;而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不仅要具备会计执业证书,同时还要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但是,当前我国个别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是由不熟知会计知识的人员兼职,严重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缺乏辨别能力。这样的财会人员无法达到内部控制的实际要求,导致单位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缺乏必要的力度,内控失效。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各个职能部门的实际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将事业单位的运营效果全面的体现出来。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单位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并促使他们要定期的学习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加以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另外,光有单位领导重视也是不行的,还必须将这一意识贯彻落实到全员的工作中去,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从而使其单位上下对内部控制知识的统一认识,根据内部控制自身具有的风险及容易失控的特点,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向单位各级人员宣传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理念,以此调动单位各个职能部门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意识。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不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还是事业单位都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以及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依据;每个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目标、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当前应在新内部控制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特点,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还要通过强有力的控制,提高控制效果。同时,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应建立与其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将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另外,应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授权给单位各项业务人员并且其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授权内容严格执行,对于重大的业务事项以及资金数额较大的支付行为应进行集体决策。目前我国财政部门已经颁布了关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这一重大举措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漏洞填补了。

(三)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事后控制力度

当前,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缺乏较强的内部审计力度,因此,当政府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的财务管理较为混乱,重要工作岗位的人员经常存在贪污、私自挪用公款的行为,并且资产数额较大,而单位领导者对于这一违法行为却全然不知。所以,当前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单位财务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将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进一步强化,避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当前,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方法时比较重视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而很少有关于问题出现后的处理方法,一个效果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全过程中的,不仅要有事前与事中两种控制,更要有事后控制,其主要对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考核以及评价,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找出存在的缺陷,以此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效性进行评估,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弥补存在的缺陷,这为单位管理人员制定未来计划提供了有利的依据,由此可见,进一步强化事后控制对于单位实现预期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重视内部信息沟通与反馈

首先,事业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沟通制度,将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进一步强化,以此将信息贯穿于各个部门,这样,单位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就会得到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各项工作正常顺利的运行。其次,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执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模式,这一举措大大避免了因人为而导致的操作失误。

(五)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

执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内控人员应对单位内部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与控制,这就需要内部控制人员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政策、法制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提高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内部控制人员。另外,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以理论与实际结合为原则,全面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水平、职业道德水平,从而达到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的要求。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性且复杂的工程,其控制的好坏将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威胁,所以,当前,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单位的各个部门之中,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根据问题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思红.试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会计师,2010

[2]穆冬枚,陈伟.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思考[J].会计师,2009

[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4]《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交通征集)2008年第7期

[5]刘红梅.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税,2009(7) 43-44

[6]袁超.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9):91

上一篇: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