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育微课应用与研究

时间:2022-09-28 10:36:5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育微课应用与研究

摘 要 “微信”、“微视频”、“微课”的出现,我们悄然来到了一个“微”时代,教师学会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教学改革中认真思考、努力实践,成为研究者、探路者、创新者。微课更适合高职教育,微课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微课的设计需要从某个项目去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微课 高职教育 设计模式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14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Micro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Take the automobile maintenance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WANG Gong, ZHANG Liho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ianghai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101)

Abstract "WeChat" and "micro video" and "micro class", we quietly came to a "micro" era, teachers learn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ans,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and level, and serious thinking in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to become researchers, Pathfinder, innovators.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design of micro lesson needs to choose a project to design, develop and implement from a project, and form a whole framework.

Keywords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micro lesso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sign mode; application research

微n最早出现在美国,2008年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教授最先提出这个概念。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广东省佛山市胡铁生老师于2010年率先提出国内比较系统的微课概念。在我国应用微课教学首先从中小学开始,2011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第一届中小学优秀微课比赛,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为了进一步推广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教育部举行了第一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1600多所院校和近12000名高校教师参赛。从此微课逐渐得到了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实践,高职院校也结合高职教学自身的特色,将微课广泛应用到教学中。

1 微课广泛应用的必然性

微课是指以视频、动画等形式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而开展的符合课程标准的直观的形象的教学过程。

微课为什么会得到广泛应用呢?从科普频道的知识讲解到生活频道的点点滴滴,我们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微课,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微课优秀案例。它实际上是由学生获取知识的特性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需要决定的。学生获取知识有三个特性:

(1)直接性。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尽管我们努力学习,也远远赶不上知识增长的速度。因此学生学习时,希望摒弃冗长的铺垫,挤去虚无嗦的水分,直接获得知识。

(2)便捷性。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随时能得到帮助与解惑是学习者的最大的快乐,微课通过互联网提供了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可能。

(3)有效性。学生学习时,希望所花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尽可能的少,而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收益和回报,在有限的时间学习到最需要的知识。

而微课正是能在短时间内使学习者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地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

微课是一种符合信息时代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全新教学资源,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微课教学是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需要,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努力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理解认识微课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微课设计开发的能力,广泛应用微课教学。

2 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设计开发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制作,需要换位思考,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最成功的微课一般有如下特点:

(1)6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基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学生实际观看时长的中位数大约是6分钟。而且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更长的视频实际观看时间反倒会下降,所以,最吸引人的短视频6分钟最合适。

(2)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突出某个课程知识点或技能点就可以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少,资源容量尽可能小,可以是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的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后再观看,总之只要适合于基于移动设备随时播放进行移动学习就行。

(3)制造一对一的感觉。微课是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数据分析表明在教室、演播室录制的视频,吸引力其实不如私人场所录制方式。教师坐着面对镜头,背景可以是办公室,或者在具体实训场景,像做单独辅导一样,更容易产生亲切感,这样和坐在电脑前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前的学生所处学习环境相契合,效果是最好的。

微课中教师的头像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有教师讲课头像的受关注更多,也是为了让学生有一对一的感觉。

微课中老师在白板、黑板上边讲边画,或者在PPT上勾画要强调的内容,突出学习重点,让学生很清楚知道该看哪里,重点在哪里,能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这样做也是营造一对一讲课的氛围。

(4)经典的案例。微课要有真实的、具体的、典型的案例教学情景,比如在汽车上讲解汽车转向灯的检测。

3 高职教育微课的设计模式

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相对于本科教学更侧重于基本的概念、结构与原理,而且更强调职业技能,而微课正是能在短时间内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掌握简单原理和职业技能,因此微课最适合高职教育,微课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体现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要求。

微课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教学,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只讲授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没有许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所以表面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实际上微课自身是有系统性的,一个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设计需要从某个项目去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形成一个整体框架。下面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微课的设计为例,来谈谈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育微课的设计模式。

3.1 学生的需求分析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设计微课程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在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微课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深入分析和研究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以此为依据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并将其作为选择微课内容和形式的重要依据。

(1)分析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特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更喜欢学习一些新鲜事物,但是集中到某一项事物上的时间往往s是比较短。因此,高职教育微课应该尽量通过带有新鲜性和多元性的教学资料来教学,并尽量缩短教学时间。

(2)分析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学习基础。总的来说,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他们大多缺乏抽象思维,只能形象直观地学习知识。对于一些难理解的、专业性强、抽象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起来特别困难,因此,设计微课时应通过工学结合、理实结合方式,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如动画、视频等。

3.2 合理选择课程内容

(1)恰当的内容。微课是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学习,因此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恰当,要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课程特色相结合,要与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微课把学生感兴趣的、重要的知识内容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并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微课是对重点难点某个知识的讲解,是常规课程的有益补充,要使微课成为课程的名片。

在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微课时,为了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能快速吸收、消化和掌握重要的知识。一个微课的内容应该把每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再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知识点,对课程内容的要进行微化设计。例如《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模块“手动变速器结构与检修”就是一个内容繁多的项目,在设计微课时,教师就要把相关的内容进行微化处理,将其拆分成“二轴式手动变速器”、“三轴式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手动变速器零件检查”“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与维修”五个微课,让每一个微课都有一个具体的内容。

(2)准确引人的标题。微课的题目是整个微课的眼睛和主题,必须准确而又有一定的吸引力,微课讲解的只是某些课程中具体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微课的题目必须准确明了,而且题目要能够调动注意力,并便于记忆,如汽车前照灯电路维修。

(3)工学结合、理实结合的讲授形式。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工学结合、理实结合,这样更能体现高职的特点。微课讲授的方式必须工学结合、理实结合,不能只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实物、实践的内容来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吸引高职学生,微课的效果才好。

3.3 微课时间

基于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特征,为有效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微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6~9分钟,对于内容多、涉及面广的课程项目内容应尽量将其细分为多个微课。

3.4 微课的实施

微课在设计制作完成后,应该请一些汽车修理工、工程师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对微课进行完善修改。最后将制作好的微课通过一些网络平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观看学习。

4 结束语

微课是一种与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创新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在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微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已经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推广建设。在基于现代学制下如何更好地开发设计与实施微课, 如何与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整合,如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还需要我们高职教育者不断去探索和实践。我们要将“信息化热”不断转变为一种教学常态,把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到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当中来,与课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2] 徐宏海.教育教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6.

上一篇: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题干中含有“至少”的关系代数查询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