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

时间:2022-09-28 09:14:12

浅谈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粹。同时,它又不断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音乐文化,音乐体裁丰富多样。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从表演形式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民间说唱艺术、民间戏曲音乐。

一.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感想

通过一学年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学习,笔者初步了解了朝鲜族、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箔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藏族、畲族、高山族等各民族的音乐。最直观的感受是通过课上播放的音频和音像资料,及课后的民歌背唱,切身体会到了每个民族的音乐都各具特色、风格鲜明。朝鲜族富有情调的爱情歌曲《阿里郎》及《桔梗谣》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在学习朝鲜族音乐时,也学习了朝鲜舞及了解朝鲜鼓的鼓点,体现了歌、舞、乐为一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学习《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感受到了蒙古族辽阔、舒畅、奔放的音乐形象和蒙古族人民豪爽的性格。还有那富有浑厚、低沉、沧桑嗓音的民间歌手深情的演绎了《土尔扈特故乡》,或许只有身临其境及相似的经历才能唱出其深沉、忧伤的韵味。在介绍蒙古族音乐时,那神奇的呼麦唱法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甚至三个声部,无不为这一少数民族音乐瑰宝所叹服。达斡尔族民歌《回娘家的路上》,歌者演唱时在喉部发出的抖动的声音在教室里回绕独具魅力。在她的演唱中丝毫察觉不到“学院派”的痕迹,所谓的“学院派”,即西方传承过来的美声唱法,或中国的民族唱法,演唱要求共鸣、位置统一,这是我们评判演唱演唱功底的标准之一。而在《回娘家的路上》歌者演唱中,体会更多的则是即兴、自然不经过“学院派训练”的演唱,我想这也是民歌魅力所在,土生土长,即兴性极强,地域风格明显,浑然天成。介绍藏族音乐时,观看了一段视频资料:一群建筑工人各自拿着自己的劳动工具整齐划一的在施工,口中念念有词的在歌唱,期间奏出了美妙的乐章。藏族人们以这样的一种“音乐形式”来劳动,在劳动的同时自娱自乐,劳动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体力劳动的辛苦,并且乐在其中。此刻,我认为音乐无时不刻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音乐具有教化、促进劳动、凝聚团结人民的功能,音乐已经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每一个民族。而越是原始的部落,音乐和劳动的关系更为直接。

二、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

“口传心授、心领神会”是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传统方式,即:师徒传承,显然这种直接的传承方式,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较好的保留传统。然而,少数民族音乐优秀传统要继承不能仅限于师徒传承。笔者认为教育传承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音乐教育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学校音乐教育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更是当代各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正如魏煌先生所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中国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成果,还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上,具有本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然而,目前的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待改进,因为长期以来,大部分艺术院校以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视了中国音乐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均是西方的和声、复调,却鲜少有高校开设少数民族音乐理论课程,而大学生是中国未来音乐的希望,却在他们这一代断层了。因此,笔者以为如果能以学校音乐教育这一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效果更佳,传播范围更广。

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遭遇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快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振兴民族经济的同时,人文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文化水平的发展与提高,网络化、信息化使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联系、互相学习的渠道增多,共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民族差异的东西越来越少,民族文化会随着大一统社会的产生而逐步消失。我们应意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应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异类文化的碰撞能互相汲取营养,从而增强各自的发展竞争力,虽然形式变化了,但是民族审美标准、民族情趣没有变化,核心没有变。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要发展,必须时刻关注年轻一代的青少年的发展以及需求,他们是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希望。而当今的普遍现象是,青少年们对自己本民族的音乐知之甚少,随着电子音乐的到来,青少年们似乎更热衷于新潮的东西,例如流行歌曲,电声音乐,酒吧音乐、迪厅音乐。笔者认为这一形势不可避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要由新的一代年轻人来加以传承发展,可加入一些现代流行元素,换一种形式来介绍给大众青少年们,并通过大众媒体这一形式来传播。少数民族音乐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必须考虑到大众们的审美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如何加以传承发展的。

结语

“问渠哪来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何让更多的人,包括本民族的歌者和听众和其它民族的歌者和听众,去喜欢、欣赏、传唱这些来自民间的、充满乡土气息的音乐?单纯地进行原汁原味展示是不够的,应进行创新。作为活态性的文化必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变迁,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也如此。如果只强调它的传承性,而不注重它的创新性,那么,任何艺术将会失去其生命力。(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一篇:浅谈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构成 下一篇:论极简主义指导下的现代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