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9-28 07:08:52

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就《新课标》要求来看,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进一步明晰,这为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一线教职工的积极参与配合,热切响应新型教育理念的号召,认真反思教学,努力改进教学技能与方法。在此结合笔者本人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就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历史知识不能成为学生脑子里机械式填塞的词句。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而这"读"史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看似是有点痛苦的。每到考试前夕,总能见到很多学生手捧历史教材在冥心苦背,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背书,他们确实背功了得啊!在考试时也能拿到高分,可是在考试过后没有几天脑子里就只剩下只言片语,再过一段时间就一片空白了。这种现象在各学校都是很普遍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却未能真正解放学生,也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顽疾。那么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否与我们陈旧的教学方式有关呢?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抛弃以前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以各种适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是活的进而提高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技巧,课堂上的不死板、不呆滞是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于历史教学,我们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开拓学生思维、鲜活他们的记忆力。例如多媒体教学的引进与开发,客观真实的记录片,形象可感记录历史的照片(有条件的话可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拜访历史见证者等等),还可恰当利用乡土资源,通过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来追溯到某个朝代的种种习俗,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学习本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如何准确把握历史的时间脉络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最头痛是难以记住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顺序,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所掌握的就只是一些分散的、彼此孤立的历史知识,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历史的前因后果,更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因为在新课程中历史教材完全打乱了以前编年史的编排体系,而是按照专题史的体系来编排的,可能上一课学的秦朝的历史,下一课就跳到唐朝,再下一课跨到了清朝。这就像把现代社会流行的"穿越"剧搬到了课堂上,在这种时间和朝代的穿越中,学生很快就昏昏然、不知所学了。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不着急教繁杂的具体知识,而是首先给学生列出一个较简单的朝代顺序表口诀,比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短短五十个字就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理清了。其次,老师也可以运用时间轴来解决,从远古到近现代,标出重要的几个时间分界点,比如:夏朝(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朝(58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唐朝(618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元朝(127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大统一、清朝(1636年)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朝代记住了。第三,老师也可以归纳朝代的阶段特征来帮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顺序,比如: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明清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如果教师把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必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

3.以史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以及应试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人的培养,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教科书中唐太宗的至理名言,给我们以启发。知史而不忘本,身为一名历史老师,教授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他们怎样看待事物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老师应将这种要求具体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在讲述人教版必修①政治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同时也应强调政治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演变。在讲述必修②经济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推动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制度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必须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在讲述必修③思想文化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它反过来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讲述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改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派与守旧派力量对比等综合性因素。在讲述选修④《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应使学生明确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史实,基本标准是看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在评价中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就《新课标》要求来看,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进一步明晰,这为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一线教职工的积极参与配合,热切响应新型教育理念的号召,认真反思教学,努力改进教学技能与方法。在此结合笔者本人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就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历史知识不能成为学生脑子里机械式填塞的词句。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而这"读"史的过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看似是有点痛苦的。每到考试前夕,总能见到很多学生手捧历史教材在冥心苦背,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背书,他们确实背功了得啊!在考试时也能拿到高分,可是在考试过后没有几天脑子里就只剩下只言片语,再过一段时间就一片空白了。这种现象在各学校都是很普遍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却未能真正解放学生,也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顽疾。那么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否与我们陈旧的教学方式有关呢?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抛弃以前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以各种适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是活的进而提高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技巧,课堂上的不死板、不呆滞是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于历史教学,我们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开拓学生思维、鲜活他们的记忆力。例如多媒体教学的引进与开发,客观真实的记录片,形象可感记录历史的照片(有条件的话可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拜访历史见证者等等),还可恰当利用乡土资源,通过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来追溯到某个朝代的种种习俗,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学习本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如何准确把握历史的时间脉络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最头痛是难以记住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顺序,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所掌握的就只是一些分散的、彼此孤立的历史知识,不能从整体上来把握历史的前因后果,更不能将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因为在新课程中历史教材完全打乱了以前编年史的编排体系,而是按照专题史的体系来编排的,可能上一课学的秦朝的历史,下一课就跳到唐朝,再下一课跨到了清朝。这就像把现代社会流行的"穿越"剧搬到了课堂上,在这种时间和朝代的穿越中,学生很快就昏昏然、不知所学了。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先不着急教繁杂的具体知识,而是首先给学生列出一个较简单的朝代顺序表口诀,比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短短五十个字就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理清了。其次,老师也可以运用时间轴来解决,从远古到近现代,标出重要的几个时间分界点,比如:夏朝(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朝(58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唐朝(618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元朝(1271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大统一、清朝(1636年)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朝代记住了。第三,老师也可以归纳朝代的阶段特征来帮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顺序,比如: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明清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如果教师把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必将极大地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

3.以史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以及应试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对人的培养,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教科书中唐太宗的至理名言,给我们以启发。知史而不忘本,身为一名历史老师,教授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他们怎样看待事物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老师应将这种要求具体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在讲述人教版必修①政治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同时也应强调政治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演变。在讲述必修②经济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推动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制度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必须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在讲述必修③思想文化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它反过来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讲述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时应使学生明确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改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派与守旧派力量对比等综合性因素。在讲述选修④《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应使学生明确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史实,基本标准是看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在评价中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下一篇:在牧区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