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观察兴趣 挖掘习作素材

时间:2022-09-28 07:00:13

激发观察兴趣 挖掘习作素材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使学生摄取一幅幅生活“镜头”,留下一幕幕美好的回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次集体活动后,有的学生把活动写得有声有色,有的学生却写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除了写作水平的差距外,主要是观察能力上有差距。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观察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突出的一项活动就是“小眼睛、大世界”,我们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汇报。如,课前看看老师,课间看看校园的某处景物或某个同学,放学路上看看让你感兴趣的某件事,回到家看看妈妈给你买的水果……学生兴致很高,似乎有很多说不完的话。

有一天学生汇报时说:“老师,我刚才看见你是笑呵呵进班的,这么高兴,一定是发奖金了吧。”全班哄堂大笑。我随机引导:“难道只有发奖金才会让人愉快吗?猜猜今天老师这么高兴还会有什么原因?”学生就五花八门地说开了,有的说受到校长表扬了,有的说听了一个笑话,有的说获奖了。我边听边装作不经意地翻翻手中的作业本,马上就有学生猜到了:“是某个同学的作文写得非常精彩吧!”我笑着点头称赞:“认真观察的同学总会发现别人察觉不到的东西。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柯南呀!”他们又笑了,他们的观察意识更加强烈了。

光让学生看还不行,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养成习惯,这是学生习作的前提。所以每次观察之前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先明确观察的是什么;然后理清观察的顺序,如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接着抓住该事物的特征,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最后展开合理想象。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种植物时,我捧着一盆君子兰花走进教室,安静的教室里顿时躁动起来。学生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在小声地议论着。开始我并没有阻止他们,等他们平静下来后,我提醒他们要按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先看这盆君子兰的整体怎样,然后进一步观察叶子的分布情况,每片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有几朵花,是什么颜色的,每朵花有几个花瓣,花蕊什么样。学生观察后,按照观察顺序用一段话把看到的说一遍,再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观察植物的方法,而且言之有序,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课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己去观察一种花,再写下来。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条理清晰。

生活是个万花筒,只有给学生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他们才会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才会写出异彩纷呈的好文章。

上一篇:试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 下一篇: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无效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