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9-28 06:20:45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胃镜检查病例,比较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的Hp感染率,并将反流性食管炎按洛杉矶分类法分级,比较各级反流性食管炎的Hp感染率。收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7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第1周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治疗(口服雷贝拉唑10 m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后口服雷贝拉唑10 mg,2次/d;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10 mg,2次/d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复查胃镜,治疗组行14C呼气试验检测Hp,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胃镜下食管炎症的改善。 结果 回顾性分析发现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Hp感染率分别为38.12%和56.2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反流性食管炎A、B、C、D级HP感染率分别为41.87%、37.74%、31.63%和2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呈现反流性食管炎等级越轻,Hp感染率越高的趋势;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治疗组进行Hp根除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的88.68%相当,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55.88%,对照组为8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种保护性因素。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b)-0066-03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食管连接处抗反流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并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的疾病,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一个主要类型[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致病作用已得到公认,但是其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仍是目前争论的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4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情况,并将已经确诊的107例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Hp根除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食管炎愈合情况的影响,以探讨Hp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胃镜检查病例,比较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并将反流性食管炎按洛杉矶分类法(LA分类)[2]分级,比较各级反流性食管炎Hp感染率。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7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其中男39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1±11.0)岁;对照组53例,其中男3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7±1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52例患者(2例因青霉素皮试阳性剔除),第1周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治疗,方案:雷贝拉唑(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204)10 mg/次,2次/d+克拉霉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10551)500 mg/次,2次/d+阿莫西林(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210)1000 mg/次,2次/d,后口服雷贝拉唑10 mg/次,2次/d,对照组53例患者给予雷贝拉唑10 mg/次,2次/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方法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对本病有效的药物。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复查胃镜,治疗组行14C呼气试验检测Hp,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的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 将反流性食管炎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胸骨后疼痛、嗳气、腹胀、上腹痛等常见症状根据患者症状轻重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0、1、2、3分,总分为症状积分,症状积分改善=(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症状积分改善≥95%;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或虽偶有症状但很快消失,70%≤症状积分改善

1.4.2 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判定标准[3] 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采用Olympus CV-260电子胃镜,结果由专人负责,将反流性食管炎按洛杉矶分类法(LA分类)[2]分为A、B、C、D级,分别记为1、2、3、4分,内镜阴性记为0分。痊愈:胃镜下食管黏膜正常;显效:胃镜下炎症未消失,治疗前后积分差为2分;有效:胃镜下炎症未消失,治疗前后积分差为1分;无效:胃镜下炎症未消失,治疗前后积分差为0分或为负值。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如为正态分布,且各组间具有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回顾性分析

2.1.1 慢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Hp感染率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胃镜检查病例共14 675例,确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448例,其中男1032例,女416例,Hp阳性共552例,Hp感染率为38.12%;慢性胃炎7836例,其中男3607例,女4229例,Hp阳性共4405例,Hp感染率为56.21%,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1.2 各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 将1448例反流性食管炎串屠 按洛杉矶分类法分级,其中A级652例,B级522例,C级196例,D级78例,四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p感染率分别为41.87%、37.74%、31.63%和2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呈现反流性食管炎等级越轻,Hp感染率越高的趋势。见表2。

2.2 随机对照研究

将107例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食管炎分级、临床症状积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经14C呼气试验复查,42例患者Hp阴性。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对照组为88.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2.2 两组胃镜复查情况及疗效比较 治疗两周后治疗组38例完成胃镜复查,其中34例Hp阴性,对照组35例完成胃镜复查。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55.88%,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自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Barry J.Marshall和 J.Robin Warren培植出Hp以来,Hp感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针对Hp的治疗也有比较成熟的方案。但研究者发现随着对Hp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Hp感染率逐渐下降,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的个案不断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绝大多数高Hp感染地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和Hp感染率的下降呈负相关趋势[4]。另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p感染率与胃食管反流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5],故推测Hp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相关。近年来,关于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但争议较多[6]。近年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根除Hp不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危险性,也不加重已存在的GERD[6-7];但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根除Hp可能会增加GERD发生的危险性[8-9]。韩国学者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等级的加重Hp感染率降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阴性与Hp阳性相比,食管炎等级更严重[10]。

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胃镜检查病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Hp感染率为38.12%,慢性胃炎患者中Hp感染率为56.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反流性食管炎A、B、C、D、级Hp感染率分别为41.87%、37.93%、31.63%和2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呈现反流性食管炎等级越轻,Hp感染率越高的趋势,与目前多数研究结果一致[11]。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Hp根除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黏膜炎症的影响发现,治疗组进行Hp根除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当,但是根除Hp后,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的改善疗效较对照组差。以上结果提示Hp感染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一种保护因素,推测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① Hp感染引起胃黏膜炎症,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增加,胃泌素可加快胃排空,且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增高,减少反流产生。②Hp感染可导致胃体炎,尤其是cagA阳性的Hp菌株感染的萎缩性胃炎严重,壁细胞的破坏导致胃酸分泌量减少;另外Hp可以产生尿素酶,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升高胃内pH值,减少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减轻反流物对食管的损伤。③ Hp感染导致胃体炎,近端胃体持续不断地释放炎症介质,直接或间接影响食管黏膜,提高食管对酸的敏感性。

目前也有很多学者对Hp感染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持相反的观点,鉴于大样本人口普查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明确。

[参考文献]

[1] Vakil N,van Zanten SV,Kahrilas P,et al. The Montre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 [J]. Am J Gastroenterol, 2006,101(8):1900-1920.

[2] Lundell LR,Dent J,Bennett JR,et al. Endoscopic assessment of oesophagitis:clinical and functional correlates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Los Angeles classification [J]. Gut,1999,45(2):172-180.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4] Ho KY,Cheung TK,Wong BC.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in Asian countries:disorder of nature or nurture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21(8):1362-1365.

[5] Malfertheiner P,Megraud F,O'Morain CA,et al.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IV/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 [J]. Gut,2012,61(5):646-664.

[6] Saad AM,Choudhary A,Bechtold ML.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Scand J Gastroenterol,2012,47(2):129-135.

[7] Qian B,Ma S,Shang L,et al.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J]. Helicobacter,2011,16(4):255-265.

[8] Nam SY,Choi IJ,Ryu KH,et al.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s eradication on reflux esophagitis and reflux symptoms [J]. 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10):2153-2162.

[9] Yagi S,Okada H,Takenaka R,et al. Influ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reflux esophagitis in Japanese patients [J]. Dis Esophagus,2009,22(4):361-367.

[10] 孙慧,徐三平.DDW幽门螺旋杆菌研究新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6):353-357.

[11] Unal S,Karakan T,Dogan I,et al. The influence of Helicobacterpylori infection on the prevalence of endoscopic erosiveesophagitis [J]. Helicobacter,2006,11(6):556-561.

(收稿日期:2013-04-23 本文编辑:郝明明)

上一篇: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研... 下一篇: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鼾症手术中七氟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