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典型句 促读写迁移

时间:2022-09-28 05:48:26

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积段成篇,这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一般程序。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从写话到习作,应加强习作与阅读的联系,坚持读写结合。而悟典型句式、促读写迁移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有利于实现感悟——积累——表达的飞跃。

一、悟总起句,促言之有物

总起句在篇首或段首,起概括全文或全段的作用。阅读教学中聚焦总起句,悟其总领,能训练学生围绕一句话把习作写具体。

语言的理解总是先于语言的生成。引导学生认识总起句的特点,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从概括到具体。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围绕第一自然段的一句话来写的,而第二、三、四、五自然段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是不可多得的训练教材。

教学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写的有关于西沙群岛的海水、海底、鱼、海滩、海鸟,再思考全文围绕哪句话写的,哪些自然段也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接着以第六自然段为例找出总起句和分述句,最后师生读书交流,从鸟多、鸟蛋多、鸟粪多感受西沙群岛的确是鸟的天下。

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启发:像课文那样围绕一句话,从几个角度观察、描写,就能把这句话写具体。接着,笔者要求学生以“公园里百花盛开美丽极了”为总起句,试着写一段话。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理出可以从颜色、形状、气味、种类等几个方面入手,写出公园里鲜花之多、鲜花之美。

由此生发开去,以后陆续试写“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家乡索桥雄伟壮丽”“畲乡歌会精彩纷呈”“中秋佳节喜气洋洋”“生日大餐十分丰盛”等,同学们渐渐地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具体了。

二、悟过渡句,促言之有序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连句成段。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课文一写长廊,二写万寿山,三写昆明湖,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皆用过渡句衔接,这种移步换景的写法,确实在文章“连”字上下工夫。

教学时,围绕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展开阅读,感悟课文“连”字上所下的工夫。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围绕思考题提笔勾画,找出了以下三个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然后请同学们把这三个句子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全篇课文的思路就十分清晰了,好像跟随作者进行了一番游历。

接着,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要注意“景”和“步”一一对应,走一“步”写一“景”,做到“景”随“步”现,“换景”有序,“移步”不乱。写景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抓住景物特征、讲清立足点的转移,做到移步换景。

按照移步换景的要求,同学们仿写“一次游览活动”,由此生发开去,以后陆续试写“开心一刻”“家乡美容师”“环保小卫士”“啄木鸟行动”“小小辩论会”等写人记事的习作,从仿到做,着力在句与段、段与篇的“连”字上下工夫。

三、悟想象句,促言之有情

想象句,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融进了情感因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系语文大师叶圣陶名作,其第四自然段中,面对这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醉如痴。因此,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停了,“我”仿佛与虫共语。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把学生带入童话的意境之中,而且包含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意。

教学时,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为引子,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只有让学生把自己也比作荷花,并把她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象,才能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看到了我们就是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舞!”

“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和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

“我听到池中水伯伯在说:‘看,荷花亭亭玉立,多美呀!’”

这时,我再次让学生放飞想象:“你听到了水伯伯和荷花的对话吗?”一女生有点羞怯地站起来说:“水伯伯在说:‘荷花姑娘,我每天看着你的倒影,怎么也看不够!’荷花姑娘说:‘多亏了你呀,给了我生命的水,谢谢你了,水伯伯!’”

物我两忘是情感的最高境界。在这个片段阅读中,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聆听想象,融情于景,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丰富的想象激荡着脑海,激情的表达就脱口而出了。

课后“小练笔”是写自己喜欢的花。同学们模仿“荷花”写法大胆想象,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由此生发开去,以后陆续试写“假如我当家”“我站在领奖台上”“标点符号的争吵”“我心中的邓小平爷爷”“假如没有电”“神奇的自行车”等习作,都可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使习作饱含童真、童趣。

四、悟“精准”句,促言之有度

用词准确、语言生动是说明性课文的一大特点。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删减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就有很多表达准确的语句。例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不是突如其来的蜕变,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如删减比较、对比朗读“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与“恐龙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自主品读“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与“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等表达准确的句子。

接着,再让学生用“我是××龙”的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恐龙的演化过程,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境展开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恐龙进化的知识,自由练说,同组交流。由此生发开去,以后陆续试写“我的小天地”“我心爱的玩具”“请到我家来作客”“校园一角”等习作,让学生从关注文本语言到模仿、借鉴学习表达,形成读写结合、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小学三、四年级语文学习,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凭借文本读中领悟,仿中创新,特别是感悟一些典型句式,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再从仿到作,以读写迁移为突破口,求得学语文、用语文双丰收。

上一篇:写文章为什么要强化观点意识 下一篇:例谈小学数学预习题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