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的发展前景

时间:2022-09-28 05:24:01

浅谈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的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推进,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应势而生,主要从市场机遇、政策导向、建筑节能的需求和建筑保温安全防火的需求四个方面简述其有利因素,它将取代传统的砌块工艺,加工过程节能利废,以一个全新的建筑理念和以优异的使用性能满足现代建筑对绿色墙体材料的需求。

关键词: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住宅产业化;建筑节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green since the heat preservation of lightweight wall panel should be potential, mainly from the market opportunity and policy guidanc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and building insulation fire safety requirements four aspects briefly describes its advantages, it will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block technology, energy saving, waste processing, with an entirely new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o the green wall materials.

Key words: green since the heat preservation; Light quality wall plat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0 前言

中国人口众多,对于住房的需求量很大,并且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对于住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我国目前建筑业的生产方式仍是采用现场制作和湿作业方法,建设周期长、房屋质量差别大、能源消耗过大等问题突出,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与要求。由此,住宅产业化这种新的产业方式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关注[1-2]。

住宅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的住宅建设生产方式,也称为住宅工业化,即采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建造生产住宅。具体来讲,就是集住宅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构配件生产、现场组装建造、销售和售后服务集为一体的完整产业系统。在实现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工业化的方式来生产组成建筑各部件、构配件,需要建材等行业的支持与推动,从而实现住宅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在整个建筑构件中,各类墙板占构配件的绝大多数,因此进行住宅工业化中质量高、装配性能好、运输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系列组装墙板研发、设计、专业化生产的工作非常重要[3-4]。

新型材料工业化生产是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采用普通混凝土在工厂预制外墙板、内墙板、楼梯、阳台、楼板等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新型轻质材料主要应用在内墙板、楼板和填充砌块上。预制外墙板由于需要保温节能、防水抗渗、抗冷热变化等一些严苛的使用要求,一般采用普通混凝土进行预制,使用新型轻质材料较少。采用普通混凝土预制的外墙板自重大,对吊装要求较高,因此,采用集保温、防水、隔声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轻质材料预制自保温轻质墙板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主要包括隔墙板、分户墙板、非承重型围护墙板和承重型围护墙板。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的长度一般为2400mm~3200mm,宽度一般为600mm,厚度有90mm、100mm、120mm和150mm,抗压强度在3.5Mpa和35Mpa之间,干密度≤1100kg/cm3,导热系数≤0.5 W/m·K,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是由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成型而成的。

下面介绍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的应运而生的几大有利因素。

1 市场机遇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民大众居住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墙体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必将为新型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提供很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建筑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每年的房屋建筑面积呈增长趋势。到达2020年我国建筑施工面积63亿平方米,竣工面积为30亿平方米,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为8208亿块标准砖。到2020年新型墙材的产量占墙体材料产量的比例率至少要达到点80%,建筑应用比例率达到90%以上,可以预测我国墙体材料的需求巨大,特别是在国家对节能环保建筑进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保温率高、节能效果好的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将成为主打产品,我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2年11月14日建科〔2012〕218号文件——《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争取到2015年,推动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100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10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绿色建筑占新增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推动建设领域资源降耗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可以预测我省墙体材料的需求巨大,特别是在国家对节能环保建筑进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保温率高、节能效果好的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将成为主打产品,节能环保墙体材料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2 政策导向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了 〔2013〕1号文件——《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通知》,其中“重点任务”的第八条提到“推动建筑工业化。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积极推行住宅全装修,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

2012年11月14日建科〔2012〕218号文件——《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重点提到的几条,对于本项目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1)“持续完善绿色建筑法规标准”,

(2)“切实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建设”:启动100项省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保障房等开展示范建设。推动各市多点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建设一批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促进城市资源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

(3)“加速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等相关产业,促进绿色建筑相关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推进绿色建筑结构、部品与构配件的通用化产业化,大力引导并推广住宅全装修与装配化发展。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建筑部品装配化建设,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形成绿色建筑产业链在全省的合理布局。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国家产业政策为新型节能环保型墙体材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 建筑节能利废的需求

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建建筑要向强制执行国家已颁布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进,逐步提高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比例,增加节能建筑面积。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设计标准,有条件的城市率先执行节能率65%的标准。根据2011年10月国家节能标准要求,对于分户墙和楼梯间要求传热系数小于1.0 W/(m2·K),且不允许做内保温,因此就必须将该部分墙体材料发展为自保温墙材,本项目的提出正是适应了建筑市场和住宅产业化市场的这种强烈需要。因此,开发新型保温墙体材料,完全符合这一发展趋势。

本公司所生产的自保温轻质墙板中要消耗粉煤灰和聚苯颗粒等固体废弃物,按年产30万平米轻质墙板计算,消纳粉煤灰用量约为1000吨,消纳聚苯颗粒约为20000m3。

4建筑保温安全防火的需求

近年来,以聚苯板为主材的建筑保温体系存在的火灾隐患、脱落隐患、耐久性、服役期后产生巨量垃圾等问题逐浙暴露出来,业界呼吁淘汰泡沫聚苯、泡沫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的声浪日高。

在上海胶州路等国内几次大火之后,业界人士越来越意识到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是导致大火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公安部认识到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重要性,随后出台了公消[2011]65文件强制外墙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必须达到A级,从发展趋势看,以无机保温材料取代有机保温材料进行建筑保温,将会成为历史发展及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

根据2011年10月国家节能标准要求,对于分户墙和楼梯间要求传热系数小于1.0 W/(m2·K),且不允许做内保温,因此就必须将该部分墙体材料发展为自保温墙材,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的出现正是适应了建筑市场和住宅产业化市场的这种强烈需要。

5结论

绿色自保温轻质墙板是针对现代高层建筑,生态住宅,框架结构和低层建筑而研发生产出来的组装式自保温墙材,它取代了传统的砌块工艺,加工过程节能利废,以一个全新的建筑理念和以优异的使用性能满足现代建筑对绿色墙体材料的需求。它的诞生标志着墙体材料更新换代将取得一个新的飞跃。

经过多年的研发,该技术现已成熟,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这一产品将会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成为未来建筑自保温墙材的主导产品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东卫, 蒋洪彪, 于磊.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J]. 建筑学报, 2012(4): 10-18.

[2] 杨靖. 国内住宅工业化技术应用研究[J], 住宅科技, 2011(2): 33-38.

[3] 杨嗣信, 侯君伟. 实现住宅产业化要“四化”并举[J]. 建筑技术, 2013(2): 102-104.

[4] 楚先锋. 住宅工业化技术研究之路[J]. 城市建筑, 2008(1): 30-31.

上一篇:新形势下的土地一级开发的模式及风险管理 下一篇:关于公路桥梁施工检测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