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河湖景观设计要点及规划建议

时间:2022-10-29 02:09:48

浅论城市河湖景观设计要点及规划建议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高,对城市中的河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内容,这些都迫切需要城市河道设计突破以前的设计瓶颈,以满足新衍生功能的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河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建设生态河湖景观的要求,通过探讨河湖景观设计的几方面问题,提出了河湖景观规划及在今后发展中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湖;景观设计;生态建设;河湖规划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city modernization, the higher demand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people also,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construction rivers in the city and new content, these are urgent need to the design of urban river channel design break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ew derivative function,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urban lakes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lakes and rivers landscape design were discussed through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the landscape of lakes i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colleague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lake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lakes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自古以来,城市大多因水而起,因水而兴,也常常因水而衰,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其毗邻的河流水体息息相关。人类也把河湖水系当成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喜欢在水边安家落户,喜欢营造山水园林。现代社会,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河湖水系的效益越来越明显。水系能蓄纳、排泄洪水,能提供水源,同时也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水系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环境、水利、社会等多种效益。随着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水系生态和自然景观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由于人们对城市河湖的环境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对水系的治理和建设工作蓬勃开展开来。此外,近年来河湖治理的思路和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只考虑泄洪、输水那种单一的模式,变为考虑生态景观、亲水性、文化性等综合性问题。

1.城市河湖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满足城市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市并且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的、生态的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二是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既要考虑到工程的要求,又要考虑景观和生态的要求,不能简单地把园林设计搬到水边来,要依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三是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市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并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建设一些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河流公园,使城市河湖周边的空间成为最引人人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2.生态建设对城市河湖景观的要求

城市河湖是以人居民为主要对象进行服务的事业。城市河湖产生的“生态效益”是从改善人体生理健康的角度服务于人类;“安全效益”是创造减灾条件为人类服务;“景观效益”是从改善人的心理机理和精神状况上服务于人类;“游憩效益”则是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质量上服务人类。总的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问题。

优质的空气、阳光、水及通风条件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21世纪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前提条件。城市综合资源的集约开发和利用,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因气起、气由水生,一个良好的水循环过程势必带来良好的人聚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型水环境总的来说要考虑城市河流中滨河带要能反映本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等。

3.城市河湖景观设计探索

近几年,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注重把城市水利与城市旅游、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市的一个亮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市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水利建设特别是河湖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

3.1城市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市水利建设中通过路堤园结合,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理念,对于促进城市亲水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中,要从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滨河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市公共空间。基于这种理念,景观规划对沿岸新建的建筑物要作出严格控制,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建筑离岸距离,避免出现“岸上看不到水,水中见不到岸”的状况。河岸的休闲功能对沿岸绿地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沿岸要营造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加滨水绿地的景深。

另外,要考虑到河流流经地段的文化内涵差异,对其滨河带采用的景观设计的手段也应有所区别。河段流经历史建筑时,可以考虑河坡上垂柳拂水等景致;河段流经住宅小区时,应有体现“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景致。因为市民对于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空间景观的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规划设计者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时,应提出对景观改造的总体设想。近年来,安徽省在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十分注重与城市环境改造相结合,如合肥、芜湖、黄山等一些与水为邻的城市,以城市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借水兴城,结合旧城改造、河道整治、道路绿化和城市开发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防洪整体能力,而且成为提高城市品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河势顺了,水面宽了,两岸绿了,环境美了,城市也就亮了。

3.2河流整治过程中可利用水体的多样化来美化环境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因此,水体的质量对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城市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试图将城市河道填埋,变成汽车道路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而实际上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给我们的增益。因此,我们在城市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

3.3河湖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湖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湖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被照对象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人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亮化后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亮化后的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另外,不时变换灯光,与水平的、静静的河岸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河岸的空间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气。

4.城市河湖规划与发展的建议

4.1加大河湖绿化带的建设

坚持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宏观上把握绿化的整体效果。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中观上要突出重点,特别要以居民密集、位置重要的游园、绿带为重点,精雕细刻,建成风格各异的的园林景观。微观上要在树种的选择上,注重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结合,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充分考虑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规律,并以绿带为纽带把风格各异的游园联结起来,建设完整的带状公园。

4.2河湖设置亲水景点

充分考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加大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治。在城市河湖的建设中,应增强水的亲和力,在治理过程中,结合周围环境适地设置亲水景点,让市民接触并了解自然,通过改善水边环境和创造与众不同的景观来提高城市的愉悦感。

4.3注重水文化的内涵

城市河湖建筑物的建设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创造一种成为社会象征的景观印象,利用叠水、浪花、喷泉、水幕等展示水景,增强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艺术感,保护利用古代水利工程和古老建筑物,努力保护和利用体现首都历史和传统的水利工程设施。恢复古城原有的、因改造而覆盖的水面。

5.结束语

城市的河湖景观应该形成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和持续发展,并体现鲜明的场所性和强烈的特征感,成为城市中具有环境独特性和舒适性的亲切空间,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质量。

上一篇: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的土地一级开发的模式及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