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传媒重组获批政策取向应关注

时间:2022-09-28 05:13:32

粤传媒重组获批政策取向应关注

《动态》:粤传媒(002181) 10月19日公告,重大资产重组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广州日报》成为继之前《浙江日报》之后的第二家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怎么看待这次重组?

孔铭:粤传媒的实际控制人广州日报社是华南第一大报,华南地区的报业龙头,也是全国版面规模最大,经济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报业集团之一,广告收入连续多年成为国内地方报业第一。目前,报社旗下共拥有1张主报、13张系列报、5份杂志和2个网站。根据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相关行业政策,广州日报社将通过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将下属传媒类优质经营性资产整体注入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粤传媒,实现广州日报社传媒类主营业务的上市。这些经营性资产包括:广州日报经营有限公司、大洋传媒及广报新媒体公司。目前,广州日报社通过广州传媒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洋实业间接持有粤传媒37.73%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广州日报社将直接及间接持有上市公司68.45%的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重组完成后,广州日报集团的新媒体资源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多媒体整合的信息传播平台,大洋网、手机报、手机大洋网、手机应用、iPad 应用成为公司在新媒体上的五大产品线,形成完整的全媒体产品组合。

《动态》:粤传媒这个时候获批重组通过好像有点配合国家政策的意味。

孔铭:你的感觉是对的,9月29日,浙报传媒借壳停牌一年多的ST白猫登陆A股。同属经济发达地区的粤传媒紧随其后获批重组,都拜政策的东风所赐。10月18日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培养文化行业成为各地经济支柱产业的精神。都成为重组成功的外在动力。

《动态》:为何不将报业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新闻采编和内容提供也纳入重组方案范围?

孔铭:报业上市是推进党报改革的重要举措,经营与采编必须“两分开”。盈利的部分由专门的经营部门完成,负责主流舆论内容采编和制作的部门由采编人员完成,这是在市场化过程中保证舆论引导性的必然举措。采编和经营“两分离”的方式,使粤传媒没有可以交易的报业集团应有的版权资产和版权收入,只有相应的采编费用支出。为此,在重组方案中,对实际盈利额未达目标时,大股东将对上市公司进行差额补偿的方式进行“兜底”。

《动态》:本周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公告?

孔铭:汤臣倍健(300146) 10月21日的2011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90.21%;实现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03%;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是随着公司营销网络优化项目,品牌建设项目等募投项目的开展,对市场开拓产生效益。今年销售网点扩张速度很快,截止到10月,终端数量达到1.8万多个,预计今年底覆盖至2万个。新增销售收入中有70%来自于新增终端。外延式扩张带来了销售收入的急剧增长, 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20%。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产能瓶颈问题也随之突显。同日公告的斥资两千多万在珠海买地扩大生产也是为了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此外,从三季报来看,有五家基金产品三季度选择了增持。这也延续了前两个季度机构增持的态势。连续三个季度获得机构增持,这在目前的市场中很罕见,目前机构持股数919.10万股,占流通比33.58%。这个比例不算很高,立讯精密(002475)二季度末机构持有流通股的比例曾达到惊人的67.21%。另外,超日太阳(002506)10月21日公告两项目试产成功,项目达产后合计税后利润达3.17亿元。2010年公司净利润仅2.2亿。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是1.4亿,全年约在2.6―2.8亿之间。因而达产后明年公司业绩将暴增。

上一篇:赶底阶段戒急用忍 下一篇:ST力阳:连续涨停有底气